摘 要:美術是一門高雅的藝術,要想提升美術藝術的鑒賞水平,就要學生學會帶著藝術的眼光欣賞美麗如畫大自然賦予人類美麗的風景,用創造性的愿望和豐富的想象力,以及用協調顏色,身臨其境去采風寫生,去臨摹陶罐、蘋果、雞蛋等“藝術品”,讓彩筆生花、彩筆生輝。使學生在美術藝術鑒賞中,去追求新穎、美觀、內在、富有情趣藝術內涵,陶冶情操,通過美術的藝術欣賞,用巧妙的構思和有趣的幻想,加之鑒賞的靈感,用神奇的彩筆把事物優雅的造型和美麗的曲線,栩栩如生地躍然紙上,來表現樹的蒼勁,花的嬌嫩,從而提高臨摹繪畫能力。
關鍵詞:欣賞興趣;提高品位;增強靈感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浩瀚的大自然中,美無處不在,而且豐富多彩,絢麗多姿,作為高中的莘莘學子如何把這種美留在人間,這就需要學生帶著一顆好奇心,帶著濃厚的興趣,用智慧的眼睛去尋找美、發現美、鑒賞美,再用創新思維和想象力去幻想美、勾勒美,最后再用神奇的彩筆帶著藝術靈動去臨摹、寫生創造美、展示美。我們欣賞浮云下連綿的山巒,也可以去徜徉于山間涓涓的小溪,當然還可以玩味上帝賦予大自然的靈性,例如,水中悠閑自在的魚兒,草叢中活蹦亂跳的兔兒,還有樹上鶯歌燕舞的鳥兒,還有藏在隱蔽樹林里的狐貍等等,我們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欣賞古色古香的遠古時期的青銅器、漢代耬車、唐朝的曲轅犁、宋代孩兒瓷枕、清代的琺瑯彩等藝術品;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欣賞古今中外的美術大家留下的價值連城的傳世珍品,例如,唐朝畫圣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元朝王冕的《墨梅圖》等,激發學生欣賞興趣,提高學生品味書畫的內涵,使學生在感悟中產生繪畫的期盼和沖動,帶著靈動的情感去臨摹,去繪出秀色可餐的美畫。
一、 轉變教學理念,激發學生鑒賞美術的興趣
傳統的美術課堂是“填鴨式”灌輸模式,美術老師擁有美術課堂的“話語霸權”,學生是被動的觀眾,導致學生失去了對美術課的興趣,也抹殺了學生對美術的藝術靈感,使美術課堂變得沉悶如一潭死水,失去了激情和活力,導致低效美術課堂,老師無奈學生困惑。隨著美術新課改春風的沐浴,美術老師的教學理念轉變了,教學模式更新了,為了激發學生欣賞、學習美術的興趣,放飛學生熱愛美術的情感,展示臨摹的個性和悟性,美術老師擯棄了“師道尊嚴”的理念,擯棄老師是絕對權威的思想,營造輕松、民主、快樂的教學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成為美術課堂鑒賞藝術的主角,使學生在美術藝術鑒賞中實現“我自主、我鑒賞、我快樂、我臨摹、我提高”。美術課堂由講堂變學堂,教師變導師,講授變探究。在美術藝術鑒賞中采用開放性、創新性教師模式,在藝術鑒賞中鼓勵每個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鼓勵臨摹思維開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對學生在藝術鑒賞中發表新穎,獨到的見解,在臨摹中展現出特殊的靈性,老師都要面帶微笑不吝嗇表揚的話語,例如,“你的鑒賞品位高,很棒!”對那些美術“困難戶”在臨摹中有閃光點,老師都要投去驚訝、驚喜、欣賞的目光,或者豎起帶去正能量的大拇指,給學生進行美術鑒賞、臨摹的自信心,同時也愉悅了學生的興趣,為學好美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 要引導學生鑒賞生活物品,幫助學生掌握臨摹的技巧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要我們留意觀察,我們生活中有無窮無盡美麗的鑒賞臨摹之源,這就需要美術老師在鑒賞臨摹中精心巧妙的引導,例如,在春夏之交,我要求學生到自家的菜園子去欣賞各種蔬菜,如辣椒的結構,西紅柿的顏色和形狀,白的、紅的惹人的大蘿卜,晶瑩透亮紫色的茄子,還有滿身帶刺開著黃花的黃瓜,還有上青下白的大蔥,還有滿身毛茸茸的毛豆等等,如果你要用藝術的眼光欣賞,就是一幅幅美麗綠色畫卷;還有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啟發鑒賞和繪畫的靈感,老師可以有的放矢地從市場上買來一些蘋果、黃梨、葡萄或者油桃等水果,指導鑒賞的方法,傳授臨摹的技能技巧;老師有時為了讓學生感悟生活用品的藝術性,老師在美術課堂拿出出土的陶罐、碗,有時再拿幾個雞蛋和這些物品放在一起,讓學生進行鑒賞,讓學生討論臨摹的途徑。這些生活中的蔬菜、果類、用品,如果能夠科學引導學生加以欣賞、比較,在學生藝術的目光中都變成了藝術品,都成為學生鑒賞、臨摹的活水之源,從而極大提高了學生繪畫靈感。
三、 創設新穎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成為鑒賞藝術的主角
為了能開闊學生藝術視野,啟發學生創作的藝術思維,美術老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來展現美術大家精致作品的圖片,來刺激學生的感官,來感染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深厚的美術底蘊,提高鑒賞臨摹水平。例如,我讓學生鑒賞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流派,我用多媒體展示大衛的《拿破侖加冕》《馬拉之死》,特別安格爾的《泉》,是學生藝術美與人體美的有機結合;接著播放美術圖片:具有浪漫主義風格的法國著名畫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現實主義畫家俄國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現代主義畫家西班牙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使學生看的如醉如癡,接著播放中國的美術大家徐悲鴻的代表作《八駿圖》《愚公移山圖》《田橫五百士》等,以及張大千的《四屏大荷花》《長江萬里圖》《愛痕湖》等,然后再通過多媒體展示當代著名畫家田偉平的《貓趣圖》、楊志立的《雪竹》等,在老師的主導下,分小組討論分析這些佳作的妙處,調動學生鑒賞的積極性,提高了臨摹的能動性。
總之,美術欣賞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們在引導學生在美術鑒賞中,既要看熱鬧,更要看門道,在臨摹中就要看悟性,又要看靈性,在繪畫中既要激發興趣,又要實實在在掌握鑒賞和臨摹寫生技巧,更好地落實素質教學。
參考文獻:
[1]田華.貫穿新課標精神,提升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水平[J].文教資料,2010(09).
作者簡介:
張璇,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