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麗
【摘 要】
目的:通過加強對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預防跌倒事件的發生,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方法:對發生跌倒的老年住院患者進行綜合分析。結果:加強防跌倒方面的健康教育 ,提高其認識,減少患者跌倒發生率。結論:對老年住院患者實施有效預防跌倒護理措施,建立完善的護理安全體系,能預防和避免老年患者跌倒的發生,減少護理糾紛。
【關鍵詞】 住院老年人;跌倒;原因;預防;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219-02
跌倒是一種突發的、不自主的體位改變,導致摔在較低的物體,如地板、地面上,不包括由于癱瘓、癲癇發作或外來暴力作用引起的摔倒。 由于社會人口老齡化及老年人跌倒發生率的增加,老年人跌倒已成為誘發其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對老年人健康生活造成嚴重危害。而導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分別是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2]因此預防老年人跌倒就必須從兩方面入手。做到:確立高危人群,加強預見性措施、切實有效進行健康宣教、創作有利于老年人的安全環境。對于醫院而言要將安全護理納入病房管理,做好了有效全面的預防措施,才能較好地防止老年人跌倒,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1 引起跌倒的相關因素
1.1 自身因素
1.1.1 跌倒史
大量研究表明,跌倒史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險性因素。有跌倒史的老年人比無跌倒史的老年人動態和靜態的平衡能力顯著下降,因此有跌倒史的老年人更容易發生再次跌倒。
1.1.2 年齡
年齡與老年人跌倒的發生呈正比,隨著年齡的增大,跌倒的發生率也增大。
1.1.3 性別
女性大于男性,女性跌倒的幾率約為男性的2倍,并且女性跌倒后發生骨折的概率大于男性.這與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導致骨質疏松有關。
1.1.4 平衡和步態
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下降,是引起跌倒的主要因素之一。從生物學角度分析,步態不穩將導致跌倒。老年人的下肢肌肉收縮能力下降,腳跟著地,踝跖屈和屈膝等動作緩慢,伸髖不充分,擺動腿抬高的程度降低,行走拖拉。所以老年人容易跌倒。
1.1.5 疾病情況
與老年人跌倒有關的疾病主要有循環系統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和關節炎。如糖尿病和關節炎可導致老年人感知覺障礙從而增加跌倒的可能性。雖然在老年人群中由于心血管系統原因導致的跌倒發生率并不清楚,但是在跌倒人群中眩暈是普遍的癥狀。
1.1.6 藥物因素
抗心律不齊藥物、利尿劑和鎮靜藥物等的使用,顯著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
1.1.7 心理因素
“擔心跌倒”的心理可以限制老年人的活動,降低活動能力并導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險性隨之增加。患者對自身能力評估過高,或自尊心過強,對危險性認識不足,或由于不想麻煩家屬、護士或護工,而事事親力親為,勉力為之,造成事與愿違的后果。
1.2 外部因素
1.2.1 與老年人跌倒有關的外部因素包括環境因素、穿著(鞋子過大、衣褲過長等均易引起跌倒)、不合適的輔助行走器等。有研究表明,大于65歲的老年人發生跌倒的51%與環境因素有關。這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包括過強過暗的燈光、光滑的地板、松脫的地毯、不適易的家具及衛生設施、過道的障礙物、浴室或樓梯缺少扶手、沙發過于凹陷或過于松軟、臥室家具擺放不當等。
2 預防措施
2.1 加強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個公認的有效降低跌倒發生率的干預措施。幫助老年人分析發生跌倒的相關因素,給予充分的講解、指導,讓老年人明白跌倒的不良后果以及自我防護措施。[4]提醒老年人生活起居做到3個30 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30s后再行走。晚上盡量使用便器在床旁小便。從椅子中站起動作應緩慢或扶穩椅把或有人攙扶,以防跌倒。久病臥床及服用降壓藥物的患者上下床、久蹲后起身速度宜緩慢,以防止直立性低血壓暈厥的發生。指導患者進行平衡和步態訓練,肌力訓練,并注意補鈣、多曬太陽,防止肌肉萎縮無力和骨質疏松。
2.2 預防生理性因素所致的跌倒
年齡偏大活動不便的人群,日常活動要有人照顧,防止跌倒,視力、聽力差的老人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
2.3 合理用藥
正確指導老年人用藥,對于服用一鎮靜安眠藥的老年人,勸其未完全清醒時勿下床活動;服用降壓、降糖藥的病人應該遵醫囑服用,并注意用藥后的反應。[3]
2.4 重視急慢性病的預防和治療
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精神疾病的病人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特別注意了解他們的暈厥史,做好預防工作。
2.5 改善不良環境
糾正不良環境因素不但可以減少環境中的危險因素,而且能增加老年人對跌倒危險因素的認識,從而自覺控制和避免引起跌倒的相關因素。[2]室內是老年人活動的主要場所,因而環境安排時應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安全,床、桌、椅的高度和位置應合理;地面應平坦、防滑、沒有障礙物;光線應均勻、柔和、避免閃爍。樓梯、走廊、廁所、浴室要安裝扶手。
2.6 將安全護理納入病房管理
老年人住院期間的安全防護應貫穿于整個住院治療護理之中,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對影響安全的各個環節 每周進行一次詳細的檢查,發現并解決各種隱患。定期組織護士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及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護理安全防范措施,建立預防老年人跌倒的應急預案,提高護理安全護理意識,做到常抓不懈,老年跌倒的護理重在預防。
2 跌倒后的應急預案
一,患者跌倒后,不可急于扶起,應先檢查患者跌倒的情況。避免用力不當造成嚴重傷害,并做好急救工作。二,治療外傷、檢查內臟器官跌倒受傷的情況,對于開放性傷口進行消毒、滅菌,對于傷至骨骼的患者將受傷肢體固定于功能位并制動,遵醫囑協助患者做必要的檢查。老年患者應急能力較差,感覺功能較遲鈍,往往傷情較嚴重,卻不能明確表達受傷的情況,需要醫護人員協助患者做好體檢,積極聽取患者的主訴,查找跌倒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防止再次跌倒。同時做好患者及家屬的開導工作,尤其傷后嚴重,愈后較差的患者,應耐心的解釋治療方案及護理措施,使患者樹立積極的生活信念,積極的配合治療及護理。
3 總結
通過對住院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措施的探討,使護理人員更全面的了解老年人跌倒不僅有 外部和內部的原因,同時護理人員的重視、關注也不可忽略,關注老年患者的每一個細節,關注老年人的方方面面。[1]防范和減少患者跌倒事件在院內的發生是一項艱巨的護理工作,尤其是目前護理人員趨于年輕化,工作經驗不足,所以應加強年輕護士此方面的知識培訓,同時還需后勤部門等的通力合作,改善病室環境,保持地面的干凈和干燥,為病人營造安全的住院環境。總之,對老年住院患者要預防跌倒的發生,建立住院老年人安全管理制度,對老年住院患者進行安全評估,予積極的護理措施,加強跌倒方面的健康宣教,提高其認識,減少患者跌倒的發生率,減少護理糾紛。
參考文獻
[1] 夏曉萍.老年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57
[2] 張金花.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最近進展.護理與康復:2016.5(5):36.
[3] 袁志敏.老年人癥狀性體位性低血壓。國外醫學老年醫學分期2017.18(3):134-135
[4] 朱志紅.老年人的跌倒問題及預防.國外醫學護理學分期.2017.16(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