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g Data·大數據
2017年度歌曲十大“最”
2016年中國音樂產業細分行業市場規模
2016年是實施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一系列產業政策規范、引導、扶持下,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達3253.22億元,實現了穩定快速增長。
以數字音樂產業為代表的新動能成為推動中國音樂產業整體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同時,在政策扶持和資本青睞下,傳統音樂產業與新興音樂產業加快融合,不斷重構產業鏈條、創新商業模式、激發消費活力,推動音樂產業在經濟新常態下正式進入快速增長的“新時代”。
2012—2016年中國音樂產業基地總資產與營收
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成都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及各音樂園區。2016年國家音樂產業基地的總資產達234.34億元,同比增長31.0%。營業收入總額119.34億元,同比增長49.2%。
201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基地園區建設“退出機制”的管理辦法,規范、引導國家音樂基地園區的運營與發展。各基地在園區建設中,積極推動“音樂+創意”產業融合和轉型升級,加強基地之間的聯盟以增強產業集群效應,全方位深層次拓寬音樂產業價值鏈。
2017年中國城市音樂教育資源&人才指標排名
中國各城市的音樂氛圍一路向好,音樂產業已在文化產業中居于重要地位,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巨大。城市經濟成長性、音樂資本和底蘊、音樂人才培養等均影響音樂產業的發展。
關注音樂領域高考生必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日益相互交融,音樂藝術已逐漸成為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
不同院校的專業方向略有區別,不同方向專業的學制時間亦不同。建議有意向的考生多關注本省政策、了解目標院校簡章和校考政策,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
聽TA說
@大西瓜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獨立音樂人)
我是一個純純的理工科學生,從小熱愛音樂,現在是一名獨立音樂人。由于既會作詞、譜曲,又能演唱、繪畫,我被朋友們戲稱為“一體機”。
臨近畢業,驚覺大學竟似在眨眼間一閃而過,好像還什么都沒經歷過,對未來感到迷茫又忐忑。我突然懷念青澀的時光,于是寫下了自己歸鄉系列的第一首歌。
剛開始工作時,我和其他同學一樣,希望順順利利,不讓家人朋友擔心。可現實里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初生牛犢不怕虎”不過一句戲言,現實往往讓人變得迷惘,熱血變得冰涼。夜里常常毫無來由地想家。歸鄉系列的第二首歌在此時寫下。
畢業后不到半年的時間,我走過不少地方,認識了許多人,一大圈下來,突然發現,自己似乎從未參與過老家的發展史。直到此時才意識到,自己真的好些年沒有認真地看過家鄉、觸碰過故里。雖然并非“少小離家老大回”,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家鄉是舊模樣,自己卻變了樣。盡管有些許傷感,但熟悉的味道還是讓自己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歸鄉系列第三首歌就此誕生。
2017年,我終于發表了自己的首張全原創作專輯,希望行走萬里歸來時,你我仍舊是少年。
@Molho
(上海音樂學院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影視配樂)
做影視配樂,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不存在標準流程。
一般來說,我會和導演制片等談新工作,簽NDA(保密協議)、看樣片,并且明確片子的風格和時長。如果對方有需要,把自己的demo(樣片)發過去,一切都談妥了就簽合同。各個cue(一種標記文件)的位置和風格需要與導演面對面明確,如果沒有固定助手,還需要決定是否找臨時助手,助手的職責也要考慮清楚。出cue sheet(電視節目演播次序表)后正式開寫,期間自己也要監督助手工作并給出修改意見。寫完一個reel(卷)或全片后,和導演面對面確認要修改的部分。
寫、確認、修改,這個過程會重復若干次,直到全部cue通過后,開始找棚和樂手,錄音、混音就在這之后進行。導出所有的stems(按音色分類保存的文件)并發送給re-recoding mixer(混音師)后,自己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當然,如果是大項目,還需要明確cue sheet的版權,談清楚是否出原聲集等后續事宜。
實際工作中會有各種突發情況,項目結束后也要隨時跟進,有問題則及時彌補。電影有其他宣傳活動時要配合,影視配樂也是需要交際和談判的。
@木白羽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電影專業,音樂總監)
沒有人不愛光,但燈光照不到我的位置。作為節目的音樂總監,我是翻紅金曲的幕后功臣,但始終坐在幕后角落里。
我始終堅信歌手要突破。在我看來,一檔音樂節目的魅力在于讓歌手直面挑剔的觀眾和挑戰,在這種良性的“廝殺”中置之死地而后生。
做音樂一定要做滿、做全,這是我的原則。2015年,我同時做3檔音樂節目的音樂總監,那一整年我基本上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別人說我是工作狂,但除了工作,我還能做什么呢?其他的沒什么意思啊!
在我看來音樂非常好玩。我時常搜集、學習各種新鮮樂器,在電腦前、錄音室一待一整天,享受把音樂玩出花樣的過程。
不論是在什么時代,不論是在幕后或臺前,做歌手或總監。對我而言,玩音樂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更是一段殊途同歸的人生旅程。
@勤勞的小朵
(南京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專業,古箏培訓老師)
我從小就學習古箏,每天堅持練習,十歲時達到了專業十級水平。后來成功考進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就讀音樂教育專業,并跟隨教授繼續學習古箏。
再之后,我又進行了古琴研修,我的老師是中央音樂學院的琴歌才女。
2008年起,我在一個培訓中心教授古箏、古琴。我的學生有四歲幼童,也有七十歲老人。在全國以及省市級比賽中都有學生獲得名次,自己也多次獲得“優秀教師”的稱號。
每次自己的學生參加高考取得優異名次時,我都由衷為他們高興且自豪。
在我看來,教育事業是良心事業,我愿繼續用愛和音樂呵護孩子成長、陪伴自己的每一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