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寧 張郁
摘 要:
論述了政治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分析了當前政治生態環境存在的一些問題,從四個方面發現一些共通的問題,通過摒棄官場舊習,嚴格執行法律,完善獎懲機制,樹立正確用人觀等四個方面進行改善。
關鍵詞:政治生態環境;獎懲機制;用人觀
一個國家的政治生態環境與從政者也有這樣的密切的關系,以唐代為例,唐玄宗的開元年間,政治清明,優秀的人才層出不窮;而到了天寶年間,唐玄宗因開元盛世而愈發自傲,耽于享樂,不問國事,以至于爆發了“安史之亂”。以史為鑒,政治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了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目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深度改革時期,各種思潮的涌入,加之政治制度的不完善,讓許多從政者沒有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使得政治生態環境嚴重破壞。
一、 政治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政治生態環境如同植物的土壤,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才可以結出國富民強的“善之果”。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是國家健康發展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的“民貴”學說道出了國家政治的重中之重。西漢建立初期,國家貧窮,民生艱難。漢高祖劉邦出行,連四匹毛色一樣的馬都湊不齊,而將相出行只能乘坐牛車。當漢文帝即位以后,勵精圖治,勤儉寬和,廢除了誹謗妖言之罪,廣開言路,使大臣們敢于提出不同意見。于是朝堂上下一心,合力推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待到漢景帝年間,只要不遇水旱之災,百姓自給自足,郡國倉廩豐實。
二、 當前政治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當前政治生態環境存在一些共通的特點,堪稱是禍國殃民的“四宗罪”:其一結黨營私、其二目無法紀、其三紙上談兵、其四平庸無為。結黨營私,古來有之,究其源頭,都是“利”字當頭;目無法紀,體現了“權”大于“法”的社會現實,源于法治社會的不健全;紙上談兵,是官場浮夸習氣的集中表現;平庸無為,在其位不謀其政,其問題在于用人制度的弊端和考核機制的不健全。
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是廣大公務人員的福音。老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當一個干勁十足的公務員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比不過身邊的“富二代”、“官二代”和“馬屁精”的時候,當一個勇于實干的公務員發現自己晉升的道路上還排著無數看報紙、喝茶水的前輩時候,他們心中的天平很容易就失衡了。因此,政治生態環境的優劣影響著從政者的發展方向。
三、解決當前政治生態環境問題途徑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黨的十八大召開以后,對腐敗問題的高壓態勢逐漸成為常態,而無論是“八項規定”、“四個全面”還是“三嚴三實”,都透露出新一屆領導班子對政治生態環境的重視。
不破不立,摒棄官場舊習,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八項規定”吹走了文山會海,吹走了鮮花條幅,吹走了前呼后擁,吹走了闊氣的官威;“八項規定”吹來了高效行政,吹來了一切從簡,吹來了深入基層,吹來了親民的關懷。“四個全面”展現了國家的全新戰略布局,閃耀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光輝。“三嚴三實”全力打破“庸懶散貪”的官場惡習,堪稱是新時期整頓吏治的典范。“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改革往往伴隨陣痛,但是只要跨過了難關,廉潔奉公就會慢慢成為習慣,風清氣正就會慢慢成為常態。
令行禁止,嚴格執行法律,把權力關進法律制度的牢籠。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律的執行力彰顯了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能讓從政者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
有進有出,完善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公務人員的積極性。完善的獎懲機制一方面可以給有為之人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條件,一方面可以震懾那些庸庸碌碌的無為之人。政府公職關系到公共利益的分配,而公職人員則代表了政府的形象。只有通過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公務人員的積極性,才能讓政府實現社會的最大利益化,才能讓人民群眾對政府更加信任。
用人有道,樹立正確用人觀,培養德才兼備的后備力量。黨中央領導曾經多次強調過:“不能讓老實人吃虧”。許多踏實肯干的人都不善言辭,而不少巧舌如簧的人都少有業績。因此要樹立正確的人才選拔標準,重視對人才德行的全面考察,選拔出深入基層、腳踏實地、深得民心的優秀人才。
環境影響人,人也同時在影響環境。國父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公務人員首先應具備一種公益精神,無論是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指揮,還是默默無聞的加班加點,為國為民是無悔的追求。若是一個人心里只是盤算著“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耽于享樂,擺闊顯威,那么就不能染指公共權力。“掙錢不當官,當官不掙錢”,既然當初選擇了做人民的公仆,那么就請摒棄貪念、脫離平庸、拒絕偷懶、告別散漫。當每一個從政者都嚴格要求自己的時候,風清氣正便蔚然成風,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也將逐漸形成。
[參考文獻]
[1]許耀桐.當前要注重反對官僚主義[J].同舟共進,2011(5).
[2]于建嶸.中國政治發展存在的問題與方向[J].人民論壇,2011(6).
[3]辛向陽.當前我國腐敗現象的新特點與反腐敗的對策[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5).
(作者單位:1.沈陽建筑大學,遼寧 沈陽 110168;2.沈陽市氣象局,遼寧 沈陽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