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一??
摘 要: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是鄧小平理論中的重要文獻,這是鄧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這篇講話為為開啟中國的改革開放的進程掃清了思想障礙,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重溫這一重要講話既是不忘改革開放的創業艱辛,也是為當前深入推進改革提供可鑒的經驗和前行的勇氣。
關鍵詞:鄧小平;解放思想;改革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滄桑巨變。鄧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做了重要講話,講話的內容實際上成為幾天之后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這次講話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后來被收錄《鄧小平文選》,題名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重溫這一講話,有利于更好的凝聚改革共識,更好的推動全面深化改革。
一、講話的背景——處于歷史的十字路口
人生旅途中,常會遇到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上選擇走那條路,往往成為人生發展的拐點。國家的發展進程中也是這樣,1978年的中國就來到了這樣一個十字路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當時選擇怎樣的道路,決定著中國未來如何書寫。
1976年,中國雖然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但對于“中國應該向何處去”,這個舉國上下都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卻并沒有清楚的回答。當時我們的選擇之一就是繼續走之前的老路,1977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大就是這一選擇的標志。十一大雖然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幫”為標志而結束,但黨的思想路線卻依然停留在過去,沒有糾正“文化大革命”中錯誤的理論、政策和口號,仍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這實際上就是繼續在走“文化大革命”的老路,這讓歷經了十年“文革”浩劫的廣大群眾不免失望。
那么,當時的中國應該怎樣走出一條新路呢?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歐美以及中國周邊的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和地區,在新科技浪潮的推動下社會面貌發生了巨變,當時中國的發展已經嚴重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中國如何才能盡快縮小差距,這是擺在最高決策者面前的一道時代考題。向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靠攏,去模仿他們走過的路,可以說這是非常便捷的答題方法。而歷史給出評判是那么的吊詭而又耐人尋味,她在告誡我們這種靠攏和模仿,一不小心就可能鉆進別人套路。驗證這一評判的是我們曾經的“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隨著1985年戈爾巴喬夫的上臺,蘇聯一頭扎進了西方世界的懷抱,他們全盤否定自己的歷史,模仿西方的發展道路,而結果是令人扼腕嘆息——紅旗落地,亡黨亡國。給世界共產主義運動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要走出一條自己的新路,既不能迷信原來的老路,也不能盲從別人套路,尋求新路的過程既是對自己過去的反省總結,也要對別人經驗學習借鑒。回望來時路,我們心中有一分走出了自己道路的自信和篤定,但不禁感慨篳路藍縷的創業艱辛。
二、講話的主旨——為改革掃清思想障礙
講話的第一部分,小平同志就開宗明義的指出,“解放思想是當前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當時的中國在粉碎“四人幫”之后,沒有立刻將工作重心轉移,而是提出了“兩個凡是”的方針。兩個凡是”的方針的實質是僵化的教條主義思想。小平同志通過肯定當時針對“兩個凡是”所進行的真理標準大討論,強調了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提出要“獨立思考,敢想、敢說、敢做”。還強調,“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這樣鏗鏘有力、振聾發聵的話語,為整篇講話奠定了基調。
接下小平同志就從三個方面圍繞應該怎樣實現當時的解放思想而展開論述。
首先,小平同志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他說,“必須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確的集中”,“當前這個時期,特別需要強調民主”。他指出,“我們要創造民主的條件,要重申‘三不主義: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這讓廣大人民群眾和黨政干部,吃下了定心丸。他還強調,“要加強法制”以保障民主。
接下來小平同志從如何看待過去,以及怎樣迎向未來,談應該怎樣解放思想。小平同志強調,處理遺留問題為的是向前看,對于歷史上的冤假錯案,“我們的原則是‘有錯必糾”。同時他也指出,“安定團結十分重要”。也就是說,我們不應該糾結于過往,而是要將目光放長遠。對于歷史上重要人物,以及重要歷史時期的評價,小平同志指出,“有些事經過更長一點的時間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評價”,這種“放一放”的態度,其實也是尊重歷史的態度。
對于當前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小平同志說,“要向前看,就要及時地研究新情況和解決新問題,否則我們就不可能順利前進。”他明確的指出了當時推進改革的重點問題,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和經濟政策。在管理方法上,“當前要特別注意克服官僚主義”,“還要向外國的先進管理方法學習”。在管理制度上,“要特別注意加強責任制”,同時“要注重物質利益”。而在經濟政策上,“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率先富起來”。他睿智的以為,“這是一個大政策,一個能夠影響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政策”。這個大政策,確實推動了中國改革事業蓬勃發展,推動了中國面貌日新月異。
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是這樣評價這篇講話的:1978年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篇講話,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沖破“兩個凡是”的禁錮,開辟新時期新道路、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四十年后的今天,當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體會重溫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講話,我們仍然需要堅持這篇講話的主旨中心——解放思想,仍然需要強調這篇講話的目標所指——向前看,這是一個沒有終點、沒有止境的征程。相信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我們重溫這一偉大的歷史講話,可以為我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汲取信仰的力量和思想的營養。
(作者單位:中共益陽市委黨校,湖南 益陽 4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