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張海賓
摘 要:甜玉米對提高種植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起到積極作用,從高效種植技術分析,采用隔離種植、分期播種、合理密植、田間管理、防治病蟲、適時采收等措施,對甜玉米的高效種植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甜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甜玉米屬禾本科玉米屬中的一個甜質型類型(亞種),因其乳熟期籽粒中含糖量較高,食之味甜而得名。主要特征是胚乳多為角質,含糖分多,含淀粉較低,成熟時水分蒸發使籽粒表面故皺縮,呈半透明狀,也稱水果玉米、蔬菜玉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結構的改變,全國各地已普遍種植,甜玉米及其制成品產業發展迅速,并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因此,探究優質高產的甜玉米種植技術,對于提高我國甜玉米產量,提高甜玉米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甜玉米的生產、食用和經濟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隔離種植
由于甜玉米與普通玉米串粉雜交后,易失去原有玉米品種的種性(甜味和糯性),品質下降,隔離條件越差,品質下降越明顯。因此,種植甜玉米要與普通玉米隔離。隔離方法:
①采用空間隔離,在種植甜玉米田塊周圍300~500m內,不種與甜玉米同期開花的普通玉米或其他類型的玉米。
②采用時間隔離,即同一種植區內,提前或推后甜玉米的播種期,使其開花期與鄰近地塊其他玉米錯開20d左右,甚至更長。
③通過樹林、果園、村莊、高山、河流等自然屏障,阻擋外來花粉傳入,實現隔離。
2.分期播種
為提高甜玉米的商品價值,可采用反季節栽培,爭取早日上市或延遲上市時間,也可開展全年種植均衡上市。因此,在甜玉米生產中,從3月中旬到8月初可采取大小拱棚、地膜覆蓋、育苗移栽、盤育小苗移栽,甚至大棚栽培等設施栽培技術,以保證連續采收上市或加工利用,提高經濟效益。麥收后搶時采用播種機進行播種。播深5~7cm,采取寬窄行種植。寬行80cm,窄行40cm,即2行小麥種1行玉米后再隔4行小麥種1行玉米(具體行寬依麥茬行而定),半緊湊型品種株距30~35cm,留苗5.25~6.00萬株/hm2,實收株數5.25萬株/hm2左右;緊湊型品種株距22~25cm,留苗6.75~7.50萬株/hm2,實收株數6.75萬株/hm2左右。搶時早播,保證在6月10日播種結束。播種時應做到種子大小、播種深度、土壤墑情和行株距一致,覆土均勻無坷垃。
3.合理密植
甜玉米商品性的好壞與種植密度密切相關,應根據品種特性、種植季節、水肥管理水平和果穗的商品要求,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一般每公頃種植52500~60000株,行距60~65cm,株距30cm。
甜玉米特別是超甜玉米淀粉含量少,籽粒秕瘦,千粒重只有110~180g,相當于普通玉米的1/3~1/2,發芽勢弱,頂土力差。應活當淺播,播深超甜玉米一般不超過3cm,普通甜玉米不超過4cm。土壤水分達田間持水量的60%~70%為播種的適宜墑情。甜玉米種子易受地下害蟲及鼠類危害,可用廣譜殺蟲劑3%呋喃丹顆粒劑拌種(加少量水使殺蟲劑附著于種子上)。播種時,在播種溝按株行距稍踩實土壤,形成平整、松緊度適宜的種穴,每穴播下2~3粒拌過殺蟲劑的種子,種子上部覆蓋細土3~4cm。
4.田間管理
5葉期應進行淺中耕松土、追肥、小培土,每公頃追施尿素150kg。甜玉米苗期較耐旱,但怕澇害,水浸一夜則可死苗,遇大雨應及時排水。第7~8葉展開是雌雄生長錐開始分化期,又稱大喇叭口期或孕穗期,應及時中耕松土、追肥、培土,每公頃追施尿素300kg,氯化鉀225kg。此生育階段是決定果穗大小、穗行數的時期,充足的水肥和光照可促進正常發育,增加粒數,減少頂部退化,增加穗位以上功能葉的面積。此階段對水分的要求比苗期多,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應及時灌水、排水。
甜玉米發芽率低,出苗不整齊,在3葉期應間苗、補苗,每穴留1~2株,5葉期定苗,每穴留1株。用手拔容易傷及同一穴中的另一株苗,可用剪刀除去相對弱小的苗。普通栽培水平下,只要求一株留一穗鮮苞,以保證良好的品質,一般留最頂第一苞。最好的摘筍時機是在要摘的玉米筍剛剛吐絲時,一手握住玉米株,一手拿玉米筍由葉鞘側邊順勢用力拔出,注意盡量保護莖葉的完整性。采摘的玉米筍可以作菜或出售。甜玉米有分蘗特性,其分蘗對主莖的生長發育影響較小,往往可以形成結實飽滿的果穗,所以,在較稀植的情況下不必摘除分蘗。
5.防治病蟲
甜玉米植株比普通玉米甜,極易招致玉米螟、金龜子、蚜蟲等害蟲,應及早防治。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要保證甜玉米的品質,盡量不用或少用化學農藥,最好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玉米害蟲。防治玉米螟,重點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接種赤眼蜂卵塊,也可以在甜玉米心葉末期,用每克含有50億~100億白僵菌的菌粉0.5kg,拌成5kg左右的顆粒劑,投入心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保證甜玉米品質。化學防治忌用劇毒、高殘留農藥,在生長后期(吐絲后),可用擬除蟲菊酯農藥噴施,也可采用其他高效低毒的殺蟲劑進行藥液灌心、藥粉涂抹等方式防治。
6.適時采收
鮮果穗上市的采收適宜時期為乳熟末期,因為玉米籽粒含糖量在授粉后20天左右(乳熟期)最高,此時甜度最高,品質最佳,收早了,籽粒內含物太少,含糖量低,風味差;收晚了,雖果穗較大,產量高,但籽粒內糖轉化為淀粉,果皮變厚,吃到嘴里渣子多,失去了甜玉米的特有風味。甜玉米種植季節不同,適采期有差別,一般春夏播種的在授粉后19~24d即可,秋播的在授粉后20~26d為好,播種至采青的生育期一般75~85d。在田間確定采收期時,可以通過看花絲變化、手指挾嫩籽粒、品嘗甜味等經驗性方法來確定是否可以采收。適采期甜玉米花絲枯萎變黑,穗頂籽粒飽滿,頂端的苞葉開始變松軟。
采收時左手握住莖稈,右手握玉米穗,用力一拉即可掰下。甜玉米掰下后,基部需修整斬齊。采收時鮮苞不要在陽光下暴露太久,否則苞葉失水變黃,甜度下降,影響外觀品質。一般清早或傍晚采收為佳。甜玉米采收后,其含糖量會逐漸下降,普通甜玉米采收后每日糖分下降1.8%左右,采收后應及時加以處理,以不超過12小時為宜,最好是隨采收隨上市,采收時要帶葉。超甜玉米糖分下降比普通甜玉米慢,在室內存放2~3d或冰箱內存放7d,甜度變化不大。
(作者單位:1 山東省鄆城縣張魯集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2 山東省鄆城縣種子公司,山東 鄆城 2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