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迪柯
摘 要: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近現代以來,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新文化運動再到社會主義文明,無數次巨大的思想變革在我國發生。然而,這始終沒有徹底破除國人的諸多封建迷信觀念。當前,封建迷信現象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星占、風水、命相和神鬼等的思想和行為蔚然成風,在日常生活中幾乎習以為常,而這顯然并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文明應有的圖景,對于社會的長期發展、穩定與和諧有不可忽視的制約效果。本文試從分析封建迷信概念及本質入手,對其表現形式加以分析,進而探究其存在根源,最后提出關于破除封建迷信、阻遏及監督封建迷信傳播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封建迷信;存在根源;破除對策
1、封建迷信的研究現狀
1.1 封建的定義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封建迷信”一詞是由“封建”與“迷信”兩個詞所組成的合成詞。在《辭海》中,“封”的第一個解釋為“帝王把土地賜給臣子”;“建”則解釋為“創立、設置或豎立”。需要注意的是,“封建”一詞沒有單獨詞條,多數場合中作為“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等詞的簡略說法。為了不產生歧義,本文中的“封建”代指“封建思想或制度”。
1.2 迷信的定義
“迷信”,指的是人類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是在歷史發展過程的局限下對自然現象的主觀反映——而顯然,這一反映與客觀事實并不相符。在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對許多自然現象無法解釋(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科學技術相對發達的現在,這種現象依然客觀存在),便認為在人世之外,還存在“上帝“、“佛祖“、“鬼神“等在主宰著人的命運。從客觀角度上來說,迷信作為群眾性認知,在特定的歷史時代具有促進生產力發展及推動文明進步的作用,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的迷信已經成為了落后及愚昧的表現。
1.3封建與迷信的有關研究
然而,“封建”與“迷信”分別是兩種概念(封建思想與迷信思想)的省略說法。毛澤東同志說過:“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科學的。他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在這里,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反封建反迷信”指代的是“反對封建、提倡民主”與“反對迷信、提倡科學”兩個不同概念的省略??梢?,封建迷信這個概念并不科學,至少并不嚴謹。至于該概念何時開始得到廣泛使用,據考證是廣泛運用于解放后,被首次提出的時間則待進一步考證,在此不作深究。
2、封建迷信存在的根源及表現形式
2.1封建迷信現象的存在根源
封建迷信的存在根源,按照其在不同社會領域的的影響分為為歷史根源、經濟根源、科技與科學素養根源等。
2.1.1歷史根源。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是導致封建迷信活動盛行的根本原因。如之前所述,封建迷信在一定的歷史階段確實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使得我國的封建專制文明高速發展——但是,這也使得封建迷信思想在我國群眾的心中根深蒂固。作為落后于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封建迷信思想在反封建革命中得以幸存,并且等待著適宜的環境以死灰復燃。
2.1.2經濟根源
馬克思說過,小農經濟“使人的頭腦局限在極小的范圍內,成為迷信的馴服工具,成為傳統規則的奴隸?!庇捎谥袊奈拿黝悇e為大河文明,小農經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國內極為發達,并一度成為我國的立國之本,即使在現在也在我國的經濟體系中占據了相當的一部分——因此,我國在經濟根源上為封建迷信奠定了存在的物質基礎。
2.2封建迷信的表現形式
結合目前社會實際與調查結論,再結合陶躍宏、張興斌、郭向周、楊菊芳及嚴萍等合著的《封建迷信在云南一些地方泛濫的調查與思考》中的觀點,封建迷信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2.2.1世俗迷信
這種迷信表現為相信某些活動、儀式、數字、自然現象或日期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會帶來好運或厄運。譬如,我國許多地區都有“喜鵲叫,喜事到”和“烏鴉報兇”之類的說法,很多人認為“4”是不吉利的數字,等等。
2.2.2鬼神迷信
這種迷信認為世間存在某種超自然的生命形式(如神仙、鬼怪、精靈),這種生命形式具有強大的力量,并對自然現象與生老病死具有控制能力。農村盛行的“叫魂”、“跳大神”行為就是典型例證;某些祭拜行為(如家喻戶曉的“西門豹治鄴”中所謂“祭河伯”的行為)也可以歸為這一類迷信。
2.2.3人體功能迷信
這種迷信以某些個別偶然現象為依據,相信某些人具有超自然的能力。這種迷信的典例即為法輪功邪教,其信徒堅信邪教頭目李洪志擁有所謂的“四大功能”。
2.2.4特殊的迷信活動
這種迷信的表現形式較為特別,沒有一定的共性,但多半表現為對某些區別于之前三者的特定目標的深信不疑?!端焉裼洝分杏刑岬竭^一顆長在柳樹洞中的李樹被稱之為“李君”、享受祭祀的故事,大概可以概括此類迷信,在此不做贅述。
3、封建迷信對人的影響
與正常合理的宗教信仰不同,封建迷信具有高度的危害性,必須堅決杜絕、取締。以下是封建迷信的危害。
3.1封建迷信對人的思想影響
3.1.1對人們接受科學傳播的影響
封建迷信在極大程度上會阻礙科學的傳播。在震驚海內外的天安門自焚事件中,幾名法輪功的信徒不顧一切地為求“圓滿”而自焚,這一舉動顯然與最基本的常識背道而馳。封建迷信的受害者會固執地認為,自己所相信的就是事物的本質。在他們眼中,世界就是由超自然的力量或實體所掌控的。這與現代科學顯然是背道而馳的。然而,正常人會選擇接受現代科學,但迷信者們會由于科學否定了其信仰的對象而對科學產生排斥甚至抵制。
3.1.2對人們接納有關政策法令的影響
封建迷信妨礙政策法令貫徹執行,并且在相當程度上蠱惑了人民群眾的心智。在我國為2008年北京市奧運會做準備時,北頂娘娘廟一度也在規劃范圍內,但許多群眾以“遭報應”、“觸怒天神”為由阻止工作人員拆遷。雖然最后考慮到娘娘廟的歷史價值沒有拆遷,但迷信群眾阻礙我國政府政策實施已經是客觀現實。同時,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嚴肅處理封建迷信。出于所謂“捍衛信仰”的理由,封建迷信的受害者對這一系列政策法規視而不見,嚴重地妨礙了其得到貫徹執行。
3.2封建迷信的社會影響
3.2.1對社會秩序的影響
封建迷信的受害者經常不分時間、場合,大張旗鼓地進行封建迷信活動。像是2001年,法輪功邪教的迷信者圍攻中南海,極大地擾亂了首都的社會秩序,在國內外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3.2.2對公民守法意識的影響
封建迷信的受害者們以迷信內容為金科玉律,法律意識淡薄,很容易作出無知的、觸犯法律的行為。更嚴重的是,有很多受害者本無意犯法,卻由于自身法律意識薄弱、法律知識欠缺和封建迷信的蠱惑走上了違法甚至犯罪的道路,令人扼腕嘆息。
3.2.3對建設社會主義文明的影響
社會主義文明是先進的、科學的,與落后的、愚昧的封建迷信有本質上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封建迷信的存在極為嚴重地阻礙了社會主義文明的建設,是必須改造取締的落后文化。
3.3封建迷信對人的人身與財產安全影響
許多封建迷信的受害者們偏聽偏信,生病不就醫卻求神拜佛這一類的事情常有耳聞。更有甚者,崇拜邪教,聽信邪教頭目的歪理邪說,為了所謂“信仰”不惜自殘,“1.23”天安門廣場自焚案件就是典例。
4、封建迷信的破除對策
在了解了封建迷信現象的成因及存在根源后,就能夠有的放矢地采取破除對策,遏制封建迷信的進一步蔓延、防止其危害進一步擴大。同樣是在吳冠鳳先生的論文中,以大量的筆墨說明我黨在建國初期對封建迷信的破除措施(如搗毀物質基礎、對擴散形式進行改造、對傳播對象進行引導教育)。而根據本人所提出的一份問卷調查,有42.4%的受訪者認為迷信流行的基礎是物質生活的匱乏;而近三成受訪者認為封建迷信常以傳統文化活動的形式進行傳播;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為較高的科學素質是避免陷入封建迷信的基礎。本人結合黨的原則以及調查的實際結果,提出一些破除對策。
4.1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迷信者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生活中的物質問題無法解決而轉向了精神上的逃避,最終走向了迷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夠卓有成效地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并為根本上消除迷信提供了物質與現實基礎。
4.2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切實提高國民科學文化素養
只有當迷信者能夠意識到迷信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相違背時,他們才可能根本地與迷信決裂。同時,只有當一個人的文化素養足以理解基本都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常識時,他才有可能意識到迷信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相違背。這就要求政府:
1、大力發展義務教育。
2、堅持不懈地進行科學及無神論的宣傳教育。
3、增加投入,勉強文化設施建設。
4.3加強監督管理,對于封建迷信活動依法進行打擊
政府在破除迷信的努力中,應該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建議如下:
1、治理整頓宗教場所。
2、深入整頓文化市場。
3、對于封建迷信活動的從事人員,應該以教育改造為主,并在必要的情況下依法進行管理與處罰。
4、加強對于參與封建迷信活動群眾的管理與教育。
5、結語
精神的歧途比精神的荒蕪更為可怕。當然,法律是對抗封建迷信的有力武器,但封建迷信畢竟是精神活動。為了確保封建迷信在思想上無立足之地,接受科學的人生觀及世界觀、提高文化素養顯得極為重要。如果在思想上阻斷了封建迷信存在的根源,那么“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將是科學且徹底的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1]夏征農,陳至立.辭海 第六版普及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08.
[2]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01.
[3]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4,10.
[4]吳冠鳳.建國初期黨對封建迷信的破除及其啟示.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
[5]高興.新農村建設中封建迷信的表現特征、危害及破除對策.鄭州輕工業學院.
(作者單位: 廣州市鐵一中學,廣東 廣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