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園
摘要: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重大的政治任務,積極推進十九大精神“進課堂”,使學生對十九大精神入眼入耳入腦入心,一是要認真研讀十九大報告原文,掌握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二是要整合教學資源,推進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三是要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十九大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課;經濟生活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深刻領會與落實十九大精神是當前一項重要任務。作為政治教師,在思想政治課中融入十九大精神責無旁貸,必須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學科優勢,推進十九大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讓十九大精神在青年一代入耳、入腦、入心,以堅定青年一代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人才。
一、研讀報告原文,掌握“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黨的十九大精神,體現于習近平的報告之中,凝練于十九大的主題之中。黨的十九大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這個主題開宗明義,宣誓了我們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么樣的奮斗目標。十九大報告,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意義深遠,要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下更大的功夫。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水,政治教師要向學生傳達十九大精神,要認真研讀十九大報告,不斷挖掘理論深度,吃透十九大精神。政治教師對十九大精神思想精髓、核心要義的準確領會和把握,以及對理論的認同和踐行,都將會激發學生學習十九大報告的興趣和熱情。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在忠實理解原文、完整準確解讀、融匯貫通上下足功夫,想清楚、搞明白報告中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舉措。教師自己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了,才能更好地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政治教師應深入了解十九大報告中的新提法與教材有什么不同,更要深刻理解這種變化。例如:“為什么說我們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為什么轉變”等等。 此外,政治教師還要積極思考如何有效的把十九大報告中“主要矛盾”、“新征程”、“兩個階段”等新提法融入思政課堂,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廣大青年學子的頭腦。例如:十九大報告中對社會矛盾做了最新論斷,從教材《經濟生活》中“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那么這種轉變有何重大意義呢?如何理解?這些都是學生難以理解和混淆的理論知知識,作為政治教師只有自己先學懂、吃透,做到理論體系融會貫通,才能有效地將十九大精神貫穿在具體的授課中,讓學生廣泛接受。
二、整合教學資源,推進“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
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整合優化已經成為現代教學課程改革的一大發展趨勢。政治課融入十九大精神要合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發揮教學資源最大化效益,推進“十九大精神”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一,整合課程教材的內容。教材相對于時政有滯后性,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適當進行創造性的加工,依據十九大精神及時調整現有教材的相關教學內容。例如:《經濟生活》第十課中,“奮斗目標”由教材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到十九大新提法“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推動城鄉經濟一體化”變化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些最新變化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密切聯系時政,根據最新的文件精神整合教材。十九大精神要進學生頭腦,重點就是要整合教材的內容,將十九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融入課堂教學中,深化學生的理解。
第二,編寫輔助性的教材學案。以問題為導向,以興趣為動力,編寫十九大相關輔助性教材或學案來深入學習和領會十九大精神。如武漢市第二中學把《十九大精神進課堂》的“新教材”作為政治課本的補充,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探索,從“十九大的歷史意義”、“新時代”、“新矛盾”、“十九大報告對青年的殷切期望”等內容出發,引導學生們進行了探究式學習。在這個過程中,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平等交流的學習環境,增加了學生參與感,激發了學習熱情,學生自覺地積極地探究思考,切身體會十九大精神的豐富內涵,加深對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貫徹。
第三,合理使用多媒體。多媒體教學使授課方便、快捷、時效,圖片動畫和視頻能更直觀形象的展現教學內容,往往易受學生歡迎。思想政治課要合理使用多媒體,如在《經濟生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中關于“消費觀”我們就可以用一些圖片,視頻來展示不同消費觀。讓學生聯系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現狀,面對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的嚴峻形勢,十九大報告提出生態文明理念,順勢融入十九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生態環保意識,讓學生更深切地感知十九大精神。
三、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的教學效果
推進十九大精神進思想政治課,關鍵就是要在教學方法上創新。要改變那種單一的、灌輸式的教學,擺脫照本宣科似對黨的文件進行照搬照抄,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參與度、接受度。
第一, 活動討論法。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有關十九大的討論,學生自主發表意見,相互質疑、相互啟發,激發學生獲取相關知識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經濟生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這一知識點時,就可讓學生圍繞“中學生如何進行綠色消費”這個問題開展討論,甚至課后安排一些綠色環保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真正踐行十九大生態文明理念。
第二,問題探究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精心創造條件,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并以問題為主線,通過師生共同探討研究,得出結論,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時,老師為學生提供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相關資料,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為什么變了?”為問題進行探究,啟發學生深入理解黨的十九大中的“新提法”,學習十九大精神。
第三,激勵教學法。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在教學中加入競爭元素,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針對十九大中與教材《經濟生活》相關的一些關鍵詞,開展專題辯論、主題演講、時政手抄報、十九大征文比賽等活動,通過比拼的形式或給予一定的獎勵激發學生學習十九大的熱情和積極性,學生在競爭、合作、交流中深化對十九大精神的學習。
運用不同教學方法和形式,重在根據學生特點,努力把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興趣點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動口、動腦、動手、主動參與,只有讓學生“動起來”,才能使枯燥的思想政治課課堂“活起來”。
總之,政治教師要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認真專研教材,大膽創新,精心設計教法,探索育人新途徑,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把提高政治教育教學質量真正落到實處。努力地把十九大精神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每一環節,讓十九大精神在青年一代中入耳、入腦、入心,切實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地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
[2]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福州35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