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娟
摘要:錢某某自駕游至T縣H村旅游,并入住該村農家樂,后某日早上6時左右至設有警示標志的村中溪流游泳,溺亡。提供旅游服務的三被告已經盡到必要的安全保障義務,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關鍵詞:安全保障義務;合理限度范圍;充分性;現實性
【基本案情】
2017年8月11日,錢某某與妻子程某某一行31人自行組團自駕游至T縣H村旅游,并入住該村農家樂。2017年8月13日早上6時左右,錢某某與同行友人一起來到村中溪流游泳,后不慎溺水,經搶救無效后死亡。
經審理查明:
在事發溪流岸邊,H村村民委員會設有告示牌,告知“水深危險嚴禁涉水游泳,否則后果自負”,并在溪流岸邊的樹上懸掛告示牌“水深危險,注意安全”。錢某某前往事發水域游泳并非收費的旅游項目。
【裁判結果】
T縣法院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判決如下:
三被告未違反安全保障義務,駁回四原告的訴訟請求。
【爭議焦點】
本案的爭議焦點主要在于三被告對于游客的安全是否已經盡到相應的安全管理責任?存在二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三被告未盡到相應的安全管理責任,系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理由如下:1、H村作為國家級4A旅游景區,開設開放的水域供人游玩,卻未有配備相關安保人員,未能及時發現錢某某的危險,導致在其發生溺水后沒有人員進行及時搶救;2、始豐溪系飲用水源保護區,依法不應設置游艇等娛樂設施,也不應允許游客游泳。綜上,三被告作為H村旅游服務的提供者,存在重大過失,未能盡到合理的安全保障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另一種意見則認為三被告已經盡到必要的安全管理責任,理由如下:1、H村村民委員會已經在相關水域設立警示牌,告知事發水域嚴禁游泳。死者錢某某在游泳前應當已經看到該警示牌,并且其下水時間為早上6時許,水溫較低,其應當知曉下水游泳可能造成的危險。死者在明知該水域嚴禁游泳且存在相應危險的情況下仍下水游泳,其自身應對本次事故承擔全部責任;2、事發水域為天然水域,并非經營性水域,游泳也并非收費的旅游項目。另外,涉案水域系T縣始豐溪源頭,亦并非飲用水源頭。
評析:國家消法規定的安全保障義務,既包括對商品和服務本身的安全保障義務,又包括對消費環境的安全保障義務。而本案涉及的恰恰是對消費環境的安全保障義務。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賓館、商場、餐館、銀行、機場、車站、港口、影劇院等經營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消費者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第九條則更為明確地規定,賓館、商場、餐館、銀行、客運場站、影劇院、游泳池、洗浴室、健身房、游樂園、風景區等經營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消費者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的消費環境,保證其經營場地、服務設施、店堂裝潢、商品陳列、網絡環境等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場所和設施,經營者應當以顯著的方式設置安全使用說明、警示標識,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就現有法律規定而言,我國對于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采取的是過錯責任,其主要意思可以概括為:經營者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合理限度范圍”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標準,應當結合充分性和現實性兩方面考量:
1、充分性方面:經營者采取的各種安保設施,是否充分應當以是否足以保障消費者的安全為判斷標準,如事先是否設置警示標志、制定應急預案,事故發生當時各種安保設施是否正常運轉,事后經營者有無及時地采取救助措施等。在本案中,三被告事先在事發水域已經設有警示牌,告知“水深危險嚴禁涉水游泳,否則后果自負”,并在溪流岸邊的樹上懸掛告示牌“水深危險,注意安全”,且此警示標志應當已經被死者看到。至于三被告在死者溺水當時沒有安排人員進行及時搶救,則還需要考慮現實性問題。
2、現實性方面:現實性是指經營者采取的各種安保設施,是否符合經營者的承受能力。在本案中,涉案水域系天然水域而非經營性水域,面積較大,要想做到配備足夠的安保人員,時時刻刻對水域游泳情況進行監管,需要耗費巨大的財力、人力,這顯然已經超過了三被告的承受能力。此外,死者錢某某起床后未告知農戶去向,與同行友人來到涉案水域游泳,其下水時間為早上6時許,三被告不具有知悉其下水游泳的現實可能性。如果將死者溺水的責任歸結到三被告上,則顯然不合理。
綜上,本案中的溺亡事故系因死者錢某某本人的重大過失造成,應當由死者本人承擔全部責任,三被告已經盡到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作者單位:浙江省天臺縣人民法院,浙江 臺州 31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