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英
截至2014年底,我國律師已達27萬多人,律師事務所已達2萬多家。[1]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對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有效發揮律師作用、完善和發展司法制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級檢察機關和全體檢察人員應當充分認識律師在法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法律規定,尊重和支持律師依法履行職責,依法為當事人委托律師和律師履職提供相關協助和便利,切實保障律師依法行使執業權利,共同維護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2]。
一、當前檢察環節律師執業權利保障存在的問題
我國新《刑事訴訟法》對律師刑事辯護制度進行了諸多方面的完善,但刑事律師在檢察環節辯護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律師參與訴訟活動限制重重。我國《刑事訴訟法》與《律師法》規定的律師權利主要有會見權、閱卷權、調查取證權、辯護不受侵犯權、人身權、特定情況下的保密權等。而實踐中影響律師執業最為突出的問題一直集中在會見權、閱卷權、調查取證權和辯護不受侵犯權。
(一)會見難。目前律師反映檢察環節會面當事人難,尤其是在特別重大賄賂案件偵查階段。實踐中,一些檢察機關和檢察人員在以偵查為中心的思維慣性下,對辯護律師介入偵查本能地進行戒備和限制,以“特別重大賄賂案件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應當經偵查機關許可”為由,不安排律師會見。
(二)律師閱卷難。有律師反映,有的檢察機關為保證公訴人獲得證據方面的信息優勢,以辦案人員出差為由,拖延時間,不及時安排律師閱卷;有的不提供完整的案卷材料,或不提供重要證據據。律師復印案件材料,檢察機關收費標準不統一,有的地方檢察院存在濫收費問題;檢察院案件管理部門與審查起訴部門對接不暢,律師聯系或者預約閱卷花費時間較長,安排閱卷不及時,閱卷排隊現象時有發生。
(三)申請收集、調取證據難。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至第四十一條規定了律師申請收集和調取證據的權利。但在司法實踐中,個別檢察機關對于律師調取辦案機關未提交證據的申請、向被害人等收集案件證據材料的申請、要求檢察機關收集調取證據的申請和向服刑犯收集案件相關材料的申請,不及時審查或者不予回復。
(四)庭審辯論辯護難。有律師認為,控辯雙方實力懸殊,訴訟地位不平等。公、檢、法機關基于打擊犯罪、維護穩定的需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權利重視不夠、保障不足。庭審上審判員不愿認真聽取律師的意見,導致其不能很好地行使辯護權,或者是為被告人辯護時受到阻撓或刁難。
2.刑辯律師存在較大的執業風險。經過立案、偵查、審查起訴而移送到法院的刑事案件,大多經過了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層層審查,控訴一方的證據材料相對較為全面扎實,而在當前的司法環境下,律師介入刑事案件能夠開展的工作范圍和程度有限,辯護律師感到大多數案件難有作為,調查取證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刑事責任風險。而且,《刑法》第306條規定了“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偽證罪”,該規定在規范律師執業行為的同時,也極大地限制了辯護律師的執業空間,被稱為懸掛在刑事辯護律師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全國律協曾對23個律師偽證罪案例進行分析,其中11個涉案律師被無罪釋放或撤案,錯案率將近一半[3]。
二、檢察環節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內容
2014 年 12 月 16 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以下稱《規定》)?!兑幎ā穼z察機關保障律師各項執業權利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對促進檢察人員嚴格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司法行為、提高檢察機關司法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依法保障律師的職業權利
一是保障律師的知情權。明確了律師向辦案機關了解案件情況時辦案機關應當依法告知和辦案機關作出重大程序性決定時應當及時告知的范圍。二是保障律師的會見權。明確了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明確了律師會見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時辦案機關不得以法律規定之外的理由限制律師會見,此外,《規定》還提出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聽,辦案機關不得派員在場,看守所為律師會見提供便利等方面的要求。三是保障律師通信權。明確了除特殊情形以外辦案機關不得對辯護律師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往來信件截留、復制、刪改等。四是保障律師閱卷權。對閱卷方式、閱卷時間、閱卷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規定,進一步保障律師閱卷權,與此同時也規定了律師的保密義務,不得將國家秘密披露,散布。五是保障律師申請收集、調取證據權。明確規定了律師向辦案機關提交自行收集的證據材料,申請調取辦案機關未提交的證據材料,申請向被害人等收集案件相關材料,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申請向正在服刑的罪犯收集案件相關材料等內容,勢必有效解決律師調查取證權的困境。六是依法聽取律師意見。明確了辦案機關應當聽取律師意見的情形和相關附卷程序。七是保障律師庭審權利。包括保障律師庭審前的申請權,保障律師參加庭審和安全檢查、出庭便利的具體措施,庭審過程中的訴訟權利保障、申請休庭、發表辯護代理意見,向法庭提出異議,申請查閱庭審錄音、錄像以及與庭審相關的通知和文書送達等內容。八是偵查機關對律師采取強制措施時,應當在規定時間內通知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或者所屬的律師協會。
(二)建立健全救濟、追責機制,落實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律師執業權利救濟機制?!皺嗬葷菣嗬U系闹匾琳稀薄!兑幎ā返谑粭l規定,對于律師關于阻礙其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控告和申訴,“人民檢察院控告檢察部門應當在受理后十日之內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或者本院有關部門、下級人民檢察院予以糾正,并將處理情況書面答復律師;情況不屬實的,應當將辦理情況書面答復律師,并做好說明解釋工作。人民檢察院在辦案過程中發現有阻礙律師依法行使訴訟權利行為的,應當依法提出糾正意見?!币笕嗣駲z察院控告檢察部門對律師反映的情況,無論是否屬實,一律予以書面答復。
二是建立完善檢察人員違法違紀行為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規定》第十二條規定,“對檢察機關辦案部門或者檢察人員在訴訟活動中阻礙律師依法行使會見權、閱卷權等訴訟權利的申訴或者控告,接受申訴或者控告的人民檢察院控告檢察部門應當立即進行調查核實,情節較輕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具有違反規定擴大經許可會見案件的范圍、不按規定時間答復是否許可會見等嚴重情節的,應當發出糾正通知書。通知后仍不糾正或者屢糾屢犯的,應當向紀檢監察部門通報并報告檢察長,由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有關規定調查處理,相關責任人構成違紀的給予紀律處分,并記入執法檔案,予以通報?!睂z察人員阻礙律師依法行使執業權利,尤其是超出法定范圍阻礙律師會見的行為,采取提出糾正意見、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給予紀律處分、記入執法檔案、予以通報等方式加強監督。
總之,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是中央的決策、法律的規定、律師的期盼。檢察官和律師秉承相同的法治理念、職業信仰和核心價值觀,同屬法律職業共同體,都是法治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身為檢察機關,我們要嚴格執行《規定》,努力在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構建良性互動的檢律關系,發揮好律師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法制日報》2015 年9 月21 日。
[2]《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第2條對檢察機關正確認識律師在訴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
[3]董林濤: 《訴訟職能與辯護權保障研討會觀點綜述》,載《中國司法》2014 年第2期,第38 頁。
(作者單位:福建省建寧縣人民檢察院,福建 建寧 3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