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永平 韓曉輝 劉敏 蔣磊
摘 要:符離集燒雞產業鏈創新實踐基地,與企業緊密合作,建立“校中廠”和“廠中校”實踐教學基地,構建與市場接軌的專業實踐教學培養體系,加強了產業鏈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學生實訓環境建設,提升專業服務地方產業能力,創新了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校企合作等模式,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符離集燒雞;產業鏈;實踐基地;建設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15-0170-04
Abstract:The innovative practice base of Fuli roast chicken industrial chain closely cooperates with enterprises. It aims to establish a practice teaching base with factories in schools and schools in factories,as well as construct a specialty education objective integrated with the market. And it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s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students training environment. Whats more,it improves the ability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services to local industrial chains,and innovates the modes of talent cultivation,practical teaching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which are typical,demonstrative and operable.
Key words:Fuli roast chicken;Industrial chain;Practice base;Construction
高等職業教育是與區域經濟聯系緊密的教育形式,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生命力體現在與區域產業鏈對接并為產業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1]。本文探討了針對安徽省宿州市符離集燒雞產業,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符離集燒雞產業鏈建設,構建學院動物科學、食品和電子商務等專業創新實踐基地,培養高素質創新性技能型人才,促進符離集燒雞產業發展,實現校企雙方共贏的教學模式。
1 符離集燒雞產業鏈構成及經濟發展狀況
符離集燒雞產于安徽省宿州市符離集鎮,是中國四大名雞之一。2006年,獲得 “地理標志產品 符離集燒雞”(GB/T20558-2006)國家標準,2010年10月認定為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符離集燒雞是公用品牌,目前在宿州市符離集鎮燒雞企業28家,比較知名品牌有劉老二燒雞、徽香源燒雞、中華燒雞、李華燒雞、李魁燒雞等品牌。符離集燒雞產業鏈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燒雞廠帶動,對產業鏈基地進行升級改造,目前有淮北麻雞養殖基地、麻雞飼料生產及疾病防控基地、屠宰及冷凍基地、燒雞生產和加工基地、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銷售基地養殖基地。主導產品為不同規格和不同包裝的系列燒雞,還有燒雞醬、雞腿、雞翅、雞胗、雞肝等系列熟制品,同時供應淮北麻雞白條雞新鮮、微凍和凍藏產品。劉老二燒雞和徽香源燒雞等龍頭企業通過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據符離集鎮燒雞產業統計,2017年從事符離集燒雞產業原料雞養殖(淮北麻雞)、燒雞生產和銷售的人員9000人,加工企業28家,符離集燒雞的銷售網點已遍布宿州、徐州、合肥等全國許多大中城市,符離集燒雞及相關產品年銷售2.5千萬㎏,年銷售收入9.5億元。
2 對接符離集燒雞產業鏈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內涵
“對接符離集燒雞產業鏈”就是對接產業進行專業培養目標更新,面向市場培養人才,建立“校中廠(校內實訓基地)”和“廠中校(校外實訓基地)”,實現工學融匯。對接內涵主要是動物科學和食品加工技術專業與符離集燒雞產業鏈對接;養雞課程與淮北麻雞養殖環節對接,肉食品加工課程與符離集燒雞加工對接;實訓教材與工廠崗位技能對接;學校建立教學做一體化教室,工廠車間滿足學徒制實訓,將符離集燒雞產生過程與教學過程對接;教師與工廠科研人員和技術員對接,學生與師傅對接;學生行為習慣與工廠個人操作規范對接;學生畢業證書與養雞、食品檢驗等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對接[2]。
2.1 對接符離集燒雞產業鏈“校中廠”和“廠中校”創新實踐基地建設 符離集燒雞產業鏈“校中廠”和“廠中校”實踐基地建設主要指淮北麻雞養殖實踐基地建設,符離集燒雞加工及質量檢驗實踐基地建設,符離集燒雞電商銷售實踐基地建設。
2.1.1 淮北麻雞養殖基地建設 “廠中校”淮北麻雞養殖實踐基地建設,指符離集燒雞龍頭企業“劉老二”燒雞、“徽香源”燒雞原料基地-淮北麻雞養殖基地,采取公司+農戶的形式。金華農牧公司屬于“劉老二”燒雞下屬企業,是“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生產淮北麻雞12萬余只。淮北麻雞生產采取規模化養殖,建立淮北麻雞養殖追溯體系,對養殖環境水源、大氣環境進行監測,對飼料及獸藥等投入品進行檢測,對生產工程進行全面監控,并進行詳細記錄,建立追溯體系信息管理系統。學生實踐教學在教師及養殖場工人指導下進行追溯體系每個環節的實訓,如進行環境監測、飼料檢測、養殖過程管理及養殖廠廢棄物的治理。“校中廠”淮北麻雞養殖實踐基地建設,指學生在校內實訓基地及實驗室進行養殖技術實訓。一是學院動物科學系養殖實驗室改擴建為“教學做”一體化教室,仿真養雞場檢驗及追溯體系環境,教學以技能訓練為主線,通過視頻教學、教師講解、實踐訓練,交流討論等環節,培養學生的技能,提升技能熟練水平。二是學院動物科學系養殖場仿真企業養雞場建設,在對學生進行飼養、繁殖及疾病防治技能訓練的同時,重點是協助教師進行淮北麻雞養殖科學研究,如溫濕度和光照與生長繁殖研究、不同飼料喂養與雞肌肉纖維生長的相關性研究、集中養殖與放養對淮北麻雞品質的影響、疫病發生發展的研究。三是動物科學系動物疾病防治醫院常年有專家教師做診,學生輪流值班,產生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1.2 符離集燒雞加工和質量控制實踐基地建設 “廠中校”符離集燒雞加工和質量控制實踐基地建設,指食品加工技術和養殖專業肉食品加工課程與符離集燒雞對接對接。在符離集劉老二燒雞廠,按校企合作協議,在屠宰、醬鹵、殺菌等車間,按學徒制教學模式,由企業技術師傅培養學生。學生按照《符離集燒雞加工企業質量控制體系》總體要求,按《符離集燒雞加工作業指導書》操作規范,進行實訓,一般按照40d實訓時間輪崗燒雞屠宰加工環節(包括屠宰檢驗、屠宰、冷藏凍藏、清洗整形、凃糖油炸、醬鹵、殺菌包裝、污染物無公害化處理、實體店銷售和電商銷售)。
“校中廠”符離集燒雞加工和質量控制實踐基地建設,指按企業生產流水線模式建立學院符離集燒雞屠宰、醬鹵、包裝、殺菌等加工流水線,同時在學院建立肉食品(含燒雞)檢驗和質量控制實驗室。為強化與企業深度合作,學院引進符離集燒雞骨干企業,如“劉老二”燒雞廠和“徽香源”燒雞廠等企業,合作建立“教學、生產、科研、實訓、培訓、創業、技能鑒定”7大功能于一起的“教學工廠”,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訓+技能鑒定+就業創業”教學實訓一體化職業教育模式。
2.1.3 符離集燒雞電子商務實訓基地建設 符離集燒雞產業園在政府指導下,有專業技術人員和宿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共同建立中國符離集燒雞交易網(http://fljsj.99114.com),屬于中國網庫旗下的1個關于符離集燒雞批發銷售、符離集燒雞原輔料采購、符離集燒雞招商和加盟的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專業的符離集燒雞交易平臺,擁有豐富的符離集燒雞資源,中國符離集燒雞交易網為學院經濟管理系類電子商務等專業學生提供電商實訓。符離集燒雞兩大規模化品牌企業“劉老二燒雞”和“徽香源燒雞”,分別在“天貓”、“京東”和“淘寶網”交易平臺上建立符離集燒雞銷售鏈接,銷售新鮮燒雞、袋裝燒雞、禮品燒雞、燒雞醬等系列燒雞品種近36種,為學院經濟管理系電子商務等專業學生提供電商銷售實訓條件。學院建立電商實踐教學實訓基地,按符離集燒雞企業及宿州市高新區產業園企業實際工作場景,引入企業真實工作項目,配備40個標準工作位,并依據企業項目變動進行調整。學院電商實訓基地由企業提供工作項目和技術指導,宿州市高新區產業園提供行業平臺支持,采取產教融合、工學一體培養模式,為符離集燒雞產業及其它產業培養技能型人才和提供技術服務。
2.2 對接符離集燒雞產業鏈創新實踐基地在實踐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2.2.1 對接產業鏈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動物科學、食品加工技術和電子商務等專業對接產業鏈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首先是分析產業人才需求現狀,分析產業的職業崗位技能需求,確定培養目標設置與產業鏈相吻合。專家委員會分析產業鏈的技術特點及崗位需求,確定初級崗位和中高級崗位職業技能標準,并與職業資格證書、實驗室認可技能相匹配。分析產業鏈環節知識能力崗位需求,分析專業培養目標,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體系,形成與區域經濟緊密聯系的高職教育體系[3]。在動物科學專業家禽養殖和疾病防治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按照國家農業部《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管理辦法》等要求,學生在常規養殖環節技能實訓的基礎上,實訓重點是符離集燒雞養殖企業標準化養雞場建設管理辦法、養雞場環境評價及無公害處理方法、飼料添加劑檢驗檢測技術。目前符離集燒雞養殖企業正準備投入先進的智能化養雞場,學院組織學生到智能化養雞場參觀學習,在智能化養雞場建設中對學生進行智能控制系統實訓,學習飼料供給、給水、清糞處理技能,學習互聯網雞舍控制技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及相應教學內容根據目前養雞前沿技術進行調整、充實、更新,實踐教學緊密聯系養殖企業,培養學生實訓技能與養雞場先進技術相適應。
2.2.2 對接產業鏈創建“學工同境”的學生實訓環境 “學工同境”的學生實訓環境是指在真實的職業環境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學生學習環境與工作環境的一致性。符離集燒雞產業鏈實訓基地強調學院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深度融合,創造課堂外的養殖、加工和銷售全程實訓基地,在產業鏈實訓基地開展專業建設、課程開發、科學研究。培養學生具有畢業后的零距離上崗的技能,學生畢業后選擇為地方經濟服務近距離上班的特點。在符離集燒雞檢驗及質量控制“學工同境”實訓中,學校食品微生物及理化檢驗實驗室和“劉老二”燒雞實驗室均按實驗室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及實驗室認證(ISO/IEC 17025)的相關要求進行建設好管理,建立相同的實驗室《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指導書》[4]。學生在學校按符離集燒雞《作業指導書》要求進行燒雞微生物檢驗、燒雞理化檢驗,學生檢驗結果定期與“劉老二”燒雞實驗室檢驗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強化學生基本實驗操作技能,養成良好的技能操作習慣。學校組織學生定期到“劉老二”燒雞實驗室進行實訓,按技能操作難易度,全過程從事實驗前期準備、實驗過程操作和實驗結果處理等實訓,在工作環境學習符離集燒雞檢驗及質量控制體系技能。
2.2.3 對接產業鏈把名師引進學校、把行業協會引進學校,創新實踐教學 學院聘請企業符離集燒雞質量管理部門宿州市質量監督管理局、宿州市畜牧局及宿州市農產品檢測中心長期從事食品行業人員和企業生產技術人員擔任學院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并兼職學院相應專業的部分實踐教學任務,讓學院師生直接接受名師指導。如學院聘請宿州市動物疫控中心主任李尚敏進行養殖環境治理專題講座,學院師生了解符離集燒雞產業鏈養殖基地污染整治情況,了解畜禽污染資源化利用及發展新型生態化養殖最新進展。
學院是符離集燒雞行業協會會員單位,行業協會單位包括符離集燒雞所有生產和銷售企業。行業協會每年在企業和學院組織新產品發布與產品展示、產品檢驗實驗設備展示與交流、養殖基地農商對接及銷售情況、電子商務平臺銷售演示等系列活動,為學院師生提供學習交流平臺。地方政府積極指導符離集燒雞行業協會建設,主動指導行業協會開展符離集燒雞產品創新升級,定期邀請專家在學院開展符離集燒雞研討,借鑒外地食品行業經驗使符離集燒雞快速發展道路,學院師生在參與研討中了解肉食品行業生產及銷售情況,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及就業技能。同時行業協會會員聘請為學院相關專業建設專家,為學院專業建設提出指導性建議。
2.2.4 學生到企業實訓,教師到企業掛職 學生到企業實訓有3種形式,一是利用雙休日到企業;二是學期中生產性頂崗實訓,一般安排4周;三是第6學期到企業在養殖、環境控制、屠宰、冷藏、醬鹵、殺菌和電商銷售等崗位進行輪崗實訓。學生到企業實訓,企業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場地環境,技術工人按學徒制對學生進行實訓指導,把車間變課堂,進行開放式教學。這種工學交替的實訓教學方式,學生養成過硬崗位技能。
教師到企業采取以下幾種方式,一是掛職式,安排青年教師到企業,時間半年以上,由企業安排1個崗位,進行獨立性工作,同時參與企業研究項目和員工培訓任務,教師具有一線工作經歷,積極參與學院課程改革、教材開發。二是兼職式,利用假期和雙休日到企業,參與企業研究項目,指導學生實驗實訓,如在養殖環境治理方面教師積極參與符離集燒雞養殖基地禁養區、限養區、可養區“三區規劃”,學習養殖環境規范化技術,推進養雞場環境綜合治理,促進養雞行業健康發展[5]。教師傳授知識和技能與生產實際脫節是目前高職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教師到企業,參與企業的生產、科研和管理,不僅拓寬了教師視野,教師掌握符離集燒雞產業鏈最新的生產技術,提高專業技能,獲得企業對人才培養、專業課程、崗位技能需求的第一手資料,教師根據市場人才需求確定專業培養目標,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同時教師到企業,給企業帶來豐富的行業發展動態知識及最新研究成果,拓寬企業一線科研人員的思路,加快企業新產品的研發進程。
2.2.5 與燒雞企業和相關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讓專業實踐教學在與產業鏈對接中有更多話語權 學校符離集燒雞研發中心積極與江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蒙城五洲公司、宿州市農產品檢驗中心、宿州市質量監督管理局和符離集燒雞企業等科研機構和行業開展全面、深度合作,為符離集燒雞企業提供淮北麻雞無公害養殖技術和養殖場環境治理措施、淮北麻雞追溯體系方案制定、符離集燒雞醬鹵技術改進及新產品研發、符離集燒雞檢驗檢測技術和技術工人培訓,全方位推進專業與產業鏈對接。企業提出的科研課題是企業生產過程需要解決的問題,具有較強的應用前景,如企業提出的燒雞加工廠環境治理問題、燒雞小包裝新產品開發和肉雞品質與燒雞質量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燒雞企業的發展方向。學校養殖和肉食品學科教師了解學科前沿,有較好的實驗條件和科研經費,有資深專家、研究生導師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支持,從項目立項申報、前期準備、研發過程、研究結果全過程在企業研發團隊的配合下,進行實用性研究。教師承擔企業科研任務不斷優化教師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實踐能力,促進學校的實踐教學改革;教師在研發過程合理配置科研資源,培養了教師的組織協調和研發能力,在實踐教學中培養過硬的操作技能;教師在進行產品研發時學生廣泛參與,培養了學生實踐技能。教師承擔或參與企業科研任務,給企業創造經濟和社會效益,企業新產品研發依賴學校,企業質量控制需要學校教師指導,學生到企業實驗實訓不在是學校單方面的需要,校企產業鏈深度合作學生實驗實訓轉化為企業、學校和學生的共同需求,學校在專業實踐教學中有更多話語權。
3 對接符離集燒雞產業鏈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的成效和思考
符離集燒雞產業鏈創新實踐基地,構建了與市場接軌的專業培養體系,加強了專業核心課程實踐教學內涵建設,提高了一大批的青年教師實踐技能水平,培養了崗位技能適應性強的畢業生,專業招生就業形成“進口旺,出口暢”的良性循環。
3.1 創新實踐基地打造了“1個基地3個中心”,全方位為區域經濟服務 學院創新實踐基地建設,打造了“1個基地”,即央財支持的動物科學實訓基地,“3個中心”即學校與宿州市農產品檢測中心合作建設的符離集燒雞質量檢測中心、符離集燒雞生態化養殖研究中心、學校與符離集“劉老二”燒雞企業建設的電子商務中心。“3個中心”積極開展為地方經濟服務,指導地方企業學習先進的養殖、加工和電子商務實用技術,開展燒雞產業鏈企業員工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并發放職業技能證書,承辦安徽省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安全培訓任務,近3年累計培訓學員1240名,承辦2期共520名安徽省青年農場主培訓。
3.2 開展系列實踐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成果顯著 學校聘請行業協會、企業專家、部分高職院校教師與學院專業教師共同修訂學院畜牧獸醫、食品加工技術等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制定核心課程教學標準和實踐教學標準。修訂了家畜家禽養殖技術、飼料營養與加工、肉食品衛生檢驗、肉品儲藏加工技術、物聯網技術等12門實踐教學校本教材。學生參加安徽省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累計獲得2個2等獎、2個3等獎和優秀組織獎,學院畜牧獸醫和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畢業生雙證率達100%,學校在宿州市組織的中高職學生技能大賽中連續多年獲得第1名,物聯網教師也在宿州市組織的全市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第一名。
3.3 產業鏈教學團隊實踐教學成效突出 近3年,學院養殖、食品加工和電子商培養了28名骨干教師、6名專業帶頭人、高級技師15名。教學團隊骨干教師教師均是宿州市人社局專家庫成員,積極投身宿州市地方經濟服務。學院加強對聘請的產業鏈企業一線師傅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聘請的教師帶動高職教育專業建設和辦學水平的優化。
3.4 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的思考 高職教育實踐教學嵌入產業鏈,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養殖、加工和銷售全方位技能型人才,燒雞產業鏈的發展帶動高職教育適應市場辦學。隨著產業鏈的技術不斷更新和產業鏈的細分,產業鏈將衍生新的產業崗位群,如燒雞產業鏈近期衍生標準化養殖、養殖無公害處理和實驗室認證管理等崗位,將專業群及專業實踐教學與產業鏈對接,專業建設內涵將不斷提高,專業實踐教學將不斷補充新的教學內容。高職教育打破原有模式,通過企業、行業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技術研發中心等方式,才能適應產業發展;高職教育根據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優化專業建設和專業實踐教學,高職教育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6]。
參考文獻
[1]閭志俊.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與區域產業鏈的對接策略研究[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8(1):5-8.
[2]趙寶林,趙波,朱曉玲,等.基于產業鏈的中藥類專業群構建研究——以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4(1):113-116.
[3]王武林,倪永宏,范從山,等.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的對接研究——以蘇中為例[J].職教論壇,2014(3):55-60.
[4]呂永平.符離集燒雞檢驗實驗室認可的思考與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4):172-173,190.
[5]鄭春賢.高職院校專業教師赴企業掛職鍛煉的思考[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08,2(4):48-50.
[6]谷鈺,李輝,牛汝良,等.推動實習基地建設,提高實踐教學水平[J].實驗室科學,2010,13(1):170-172.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