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健
摘 要 本文圍繞廣東工業大學學生團支部建設現狀開展網絡問卷調研,發現高校學生團支部對“一學一做”認識不足,在活動形式與內容上有待創新,也缺乏有效的條件與資源保障,提出團支部應該進一步健全制度建設,增強團員意識教育;不斷提升團干素質,豐富團支部活動特色;努力構筑網絡陣地,打造團支部精神家園,以促進高校學生基層團建活動提質增效,扎實貫徹落實好團中央“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的精神。
關鍵詞 一學一做 高校學生團支部 基層團建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9.038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s a network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ent group branch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t is found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 branch ha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one school, one job", needs to be innovative in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activity, and lacks effective conditions and resources to protect the group. The branch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the members' awarenes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group and enrich the activities of the group branch; strive to build an online position, create a spiritual home for the group branch, and promote the grassroots group building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implement We will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One Learning, One Doing" education practice in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Keywords one learning, one doing; college student communist youth league; grassroots league building
1 “一學一做”背景下提升高校學生基層團建的意義
2017年2月,團中央印發了《關于在全團集中開展“學習總書記講話 做合格共青團員”教育實踐的通知》,要求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干部、團員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扎實開展“一學一做”教育實踐。堅持“一學一做”成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向全面從嚴治黨的高標準、嚴要求看齊的重要行動,是貫徹中央群團改革決策部署,深化共青團改革攻堅的重要實踐,是推進從嚴治團、增強團員先進性和光榮感的重要抓手。
高校學生團支部作為重要的基層團組織,研究如何創新其團建活動內容和方式,對深入開展好“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增強高校基層團組織改革的針對性與時效性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2 高校學生團支部開展團建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2.1 團支部對“一學一做”認識不足
“一學一做”是團中央提出的,在全團范圍開展的一次教育實踐活動,是促進廣大共青團員踐行好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共青團改革的重要動力,也是基層團支部應該常抓不懈的一項團建工作。調研發現,大部分團員對“一學一做”的認識仍舊存在不足,受訪學生中,有50%不了解“一學一做”的內涵,僅有不到20%表示了解,另外超過30%表示所在團支部沒有舉行過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內容的相關團建活動,有50%左右表示沒有閱讀過《團章》,所在團支部也沒有開展過學習《團章》的相關團建活動。因此,“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的覆蓋面仍需進一步擴大。
2.2 團支部活動形式與內容有待創新
在新的時代背景與歷史發展階段中,團支部如何創新開展好團支部活動,增強對團員青年的思想引領與成長服務,成為基層團組織建設一個重要的課題。調研發現,在問及所在班級團支部側重開展了哪些團支部活動,受訪學生選擇的結果排行前三位的分別是“推優入黨會議”“戶外素質拓展”“集中會議學習”,而在希望團支部日后能更多地開展哪些團支部活動這一題中,選擇“外出參觀交流活動”“實習、志愿服務等校外社會實踐活動”“文體競賽娛樂活動”“實用技能培訓”“戶外素質拓展”等選項的受訪學生均達到50%左右的比例。此外,在問及同學們基于何種考慮參加團支部活動,有58.8%的受訪學生選擇“為了加強政治理論學習”,59.2%選擇“為了增添班集體的榮譽”,68%選擇“為了增進同學間的友誼”,而有62.4%選擇了“為了提升社會實踐能力”,而當問及同學們覺得所在班級團支部需要從哪些方面對團支部活動加以改進時,有74%的受訪學生認為是“應加大創新,進一步提升團建活動的貼近性與吸引力”,50.4%認為是“應加強團支部內部成員的學習與討論,進一步有效落實‘一學一做”,41.6%認為是“應加強對外交流與聯絡,進一步拓展開展團建活動的途徑與資源”。由此可見,同學們認為團支部活動的形式與內容應不只局限于課堂學習與會議討論,走進社會開展各類實踐活動更能激發同學們參與團支部活動的積極性,提升基層團組織生活內容的實效性與生命力。
2.3 團支部活動缺乏有效保障
在“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精神的指導下,團支部要有效提升團建活動的成效,離不開組織領導,專業指導,人員、物資等各方面的支持與保障。調研發現,當問及認為影響團支部開展團建活動效果的因素,75.6%的受訪學生認為是“在大學環境中,同學們集體觀念的弱化”,62.4%認為是“同學們學習壓力、生活壓力較大,將更多的精力與時間投入到其他方面”,46%認為是“團建活動缺乏有經驗的老師指導”與“團建活動經費有限”,34%認為是“團支部缺乏優秀的學生干部帶領”,此外,當問及認為所在團支部的支部委員會成員在工作能力上存在哪些不足,65.6%的受訪學生認為是“創新意識不足,無法策劃開展出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團建活動”,60%認為是“組織能力不足,無法充分調動同學們參與團建活動的積極性”,39.6%認為是“溝通能力不足,無法拉近與普通團員的距離,群眾基礎不扎實”,32%認為是“管理能力不足,無法做到從嚴要求團支部成員,致使團支部松散”,30%認為是“業務知識不足,無法較好地服務同學們以及按程序做好各項團建工作”。貫徹落實好“一學一做”,離不開基層團組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還需要有機整合平臺、人才等資源,才能夯實基層團建工作的基礎,實現新的作為。
3關于改進高校學生團支部團建活動的思考
3.1 健全制度建設,增強團員意識教育
開展“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是推進從嚴治團、增強團員先進性和光榮感、為實現中國夢凝聚青春力量的重要抓手,因此,各級團組織要深刻認識到共青團員是團的肌體的細胞、團的活動的主體,在保持和增強團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中具有基礎性作用,要在開展團建活動的過程中把發展團員和團員教育管理嚴格起來,不斷增強團員意識教育,讓團員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要不斷完善團支部建設的各項制度,尤其要深化落實好“三會兩制一課”這一團組織生活基礎制度,不斷創新“一課”形式、豐富“三會”內容,建章立制做好團員教育評議與團籍注冊工作,除了始終加強對團的基礎知識、習總書記系列講話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要內容的學習研討,還可以通過儀式教育不斷增強廣大團員的身份認同感,例如,五四青年節當天,我校團委舉行紀念“五四”運動99周年暨建團96周年主題升旗禮,進行了升國旗儀式,表彰了一批“五四”評優獲獎團員青年,還舉行了年度新團員入團宣誓儀式,這一系列儀式感極強活動融入了團章、團史教育與榜樣教育,為廣大團員上了一堂生動、活潑的團課,促使廣大團員強化理想信念與團員意識。
3.2 提升團干素質,豐富團支部活動特色
在基層團支部當中,支部書記、委員等學生干部是團員中的先進群體,其思想品德與實踐能力決定著團組織工作水平與工作成效的高低。因此,應該高度重視學生團支部干部的培養教育工作,以“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為重要依托開展新時代團干部素質提升工程,例如開展理想信念專題教育:做黨和國家發展史、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內容的介紹與解讀;舉辦時政熱點輔導報告:做黨的十九大、全國兩會等重要的中央黨政會議精神解讀,國內外重大焦點事件及社會現象評析;策劃綜合能力提升系列講座:包括創新能力、干部素質、審美情操、社交禮儀、網絡素養等若干專題,提升學生團干的政治水平與理論功底。其次,還可以通過開展參觀紅色革命勝地、走訪改革開放前沿地區、進行戶外團隊素質拓展等現場教學與體驗式活動,提升學生團干的視野、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此外,創新團支部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是提升團支部活力的重要途徑,這是凝聚和教育引導團員青年的重要載體,因此,高校學生團支部應把握團員青年的成長需求,結合學科專業特點,開展富有時代氣息與現實意義的特色主題活動。
3.3 構筑網絡陣地,打造團支部精神家園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新媒體平臺與手機應用的層出不窮改變廣大青年學生的學習、生活與娛樂習慣,身處網絡世界成為當代大學生重要的生活形態,這就要求團組織必須深度把握大學生聚集網絡的新特點新情況,創新工作思路與方法,努力構建凝聚廣大青年學生的新媒體網絡陣地。高校學生團支部應立足團員青年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需求,將團支部活動與網絡進行有機結合,增強團建工作與活動的貼近性與吸引力,實現線上線下互動。例如,我校著力在廣大團支部中推動建設“青年之聲”互動社交平臺與易班網校園網絡社區,聚合正面、健康、豐富的網絡資源,探索與開拓線上教育、管理與服務廣大青年學生的新路徑,努力反映青年學生心聲與訴求,關注青年學生學習生活的熱點焦點內容,為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成才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與保障,切實在基層團支部當中為青年學生打造一個網絡上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 薛皓潔.“一學一做”背景下增強高校團員意識的新途徑[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37(6):95-97.
[2] 袁源,馬俊,林楠.新形勢下提升高校團支部活力的思考與對策[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6.26(6):21-24.
[3] 馬心童,李靈東.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基層團支部建設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