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蓮 李龍 于文泉
【摘 要】目的:研究中風偏癱運用中醫針灸與康復醫學相結合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從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接受的中風偏癱患者中,抽取56名,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均28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觀察組實施中醫針灸于康復醫學相結合治療方案,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中風偏癱中運用中醫針灸于康復醫學相結合治療能夠有效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中風偏癱;康復醫學;中醫針灸
【中圖分類號】
R821.4+2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089-01
中風又稱急性腦血管意外,以偏癱、失語,甚至突然意識喪失等為臨床主要癥狀,起病急驟發展迅速,在短時間內腦部損害癥狀達到高峰,如患者幸存,則神經功能恢復緩慢,目前臨床中藥物治療是主要方案,但效果不佳[1]。鑒于此,本研究對中風偏癱患者實施中醫針灸于康復醫學相結合治療,旨在提高中風偏癱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接受的中風偏癱患者中,抽取56名,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均28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1例,年齡48~79歲,平均年齡(63.5±15.5)歲。觀察組中,男16例,女12例,年齡49~79歲,平均年齡(64.0±1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結果P>0.05,可作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給予對陣藥物、顱內降壓、吸氧以及康復治療。觀察組實施中醫針灸與康復醫學相結合治療方案。(1)中醫針灸治療,選取30~50毫針于患者去吃穴、合谷穴、足三里、外關穴、昆侖穴、陽陵泉穴等穴位施針進行治療。若患者有神志障礙則需要施增智開竅針法,風池穴、翳風穴、完骨穴、神庭穴、本神穴、百會穴施針;若患者上肢偏癱則選取曲池穴、大椎穴、陽池穴等;若患者下肢偏癱則選取太溪穴、委中穴以及環跳穴等;若患者口眼歪斜則選取人中穴、地倉穴等施針。(2)康復醫學治療,先對患者做上肢伸展拉伸等被動訓練以及下肢屈曲、轉踝等被動訓練,1周后逐漸輔助患者對上下肢功能進行主動鍛煉;根據患者康復情況逐漸加強鍛煉,開始進行站立、平衡、走路、負重等訓練。
1.3 療效評價與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神經功能跟缺損評分降低幅度超過90%,或者病殘程度為0判定為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幅度≥50%,或者病殘程度為1~3級判定為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幅度<50%或評分增加判定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研究兩組治療效果納入SPSS21.0中統計與分析,采用x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經過不同方案治療后,對照組治療效果分別為:顯效25.00%(7/28例)、有效28.57%(8/28例)、無效46.43%(13/28例);觀察組治療效果分別為:顯效32.14%(9/28例)、有效60.71%(17/28例)、無效7.14%(2/28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86%(26/28例)顯著高于對照組53.57%(15/28例),x2=39.358,P=0.000;組間比較結果P<0.05。
3 討論
中風偏癱是指人體某一部分隨意運動的機能減弱或者喪失,由于腦部分神經細胞壞死導致大腦跟偏癱相應的部位失去了聯系導致的癱瘓,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癥狀,精神改變、肢體麻木、出現嗜睡狀態、頭暈等是偏癱常見癥狀。據數據顯示,80%以上中風的患者會留下一側肢體癱瘓的癥狀,經康復后,30%在工作年齡的患者在病后1年多可恢復工作,50%以上可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中風偏癱患者的康復長期在康復科中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認為,是由于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調,而造成的血氣運行不暢、氣血虧虛導致血瘀內阻、氣機不通,俗稱中風,中風多因身體素質下降,年老正衰,肝腎元氣不足,或疲勞內傷導致氣血內虛,從而引發血脈不暢,導致局部腦組織供血不足。《黃帝內經》中將中風描述為“偏枯”、“仆擊”等,治療則重針灸;《金匱要略》始定名為中風,將喁僻不遂、不識人、舌強難言等癥統一于一個疾病。楊振華[2]在研究中對針灸結合康復治療中風偏癱后治療效果確切,可有效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本研究中,通過針灸對神經肌肉進行刺激,陽陵泉穴、足三里、為腧穴近治作用,能夠促進患者下肢血液循環和營養供應,百會居于巔之正中,為三陽五會之所;翳風穴、完骨穴以及風池穴是治療失語的重要穴位;神庭具有醒神開竅之效;風池為陽維脈、足少陽之會,具有息風平肝、解表祛風之效;本神為足少陽穴,有疏利少陽經氣之效等,結合康復醫學治療,對患者進行主動和被動訓練,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綜上所述,運用中醫針灸與康復醫學相結合治療中風偏癱,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提高患者對肌肉支配的準確性,是有效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徐磊, 華啟海, 閻興洲,等. 針灸結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后偏癱的臨床研究[J]. 中華全科醫學, 2016, 14(10):1745-1747.
[2] 楊振華. 中醫針灸結合康復治療中風偏癱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