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劉麗麗
【摘 要】呼吸內科疾病具有發病急、病程長、易復發等特點,且發作起來非常嚴重,對患者的生活有著嚴重的不利影響,護理不當還會造成病情惡化、疾病轉移,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對患者的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研究呼吸內科臨床與康復護理。
【關鍵詞】呼吸內科;臨床;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131-01
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而且能夠有效降低護理不當引發的感染以及并發癥,達到更好的護理效果,提高呼吸內科疾病的治愈率,值得推廣應用。本文以98例呼吸內科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對其進行人性化護理以及常規護理,旨在探究科學有效的呼吸內科疾病的臨床護理方法,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在2012年2月――2013年6月總共收治了98例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并對其進行了常規呼吸內科疾病的檢查,均符合呼吸內科疾病的診斷標準,然后利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隨機分為了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患者,其中,觀察組的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年齡在23-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8歲,病程在2個月-8年之間,平均病程為43年,女性22例,年齡在20-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3歲,病程在1個月-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9年;對照組的5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年齡在25-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2歲,病程在3個月-75年之間,平均病程為42年,女性23例,年齡在20-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6歲,病程在15個月-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7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史、病情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觀察組采用人性化護理方式[1],即在心理、環境、藥物、呼吸等方面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護理,心理護理:就是通過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緒、心態,并通過語言鼓勵、眼神鼓勵等,積極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使其樹立康復的信心,并積極配合;環境護理:就是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凈、整潔、通風等,并將病房溫度控制在22℃-24℃之間,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環境,且要注意病房的陽光照射,藥物護理: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呼吸通暢情況、護理效果、并發癥情況等進行統計記錄。患者的呼吸完全通暢,呼吸內科疾病的癥狀完全消失;好轉:患者的呼吸基本通暢,呼吸內科疾病的癥狀基本消失;無效:患者的呼吸內科疾病的癥狀沒有消失。對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效果觀察組的50例患者中,47例痊愈,2例好轉,1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的50例患者中,18例痊愈,15例好轉,17例無效,總有效率為66%,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分析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50例患者中,2例發生了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4%,對照組的50例患者中,12例發生了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4%,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對比分析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按照制定的呼吸內科臨床路徑的要求治療疾病,通過進行必要的理化檢查,合理 用藥,規范治療手段,可以提高臨床療效,優化病房管理,減少醫療糾紛,杜絕 醫療事故的發生。臨床上患有西醫呼吸內科臨床路徑中的肺血栓栓塞癥、社區獲得性肺炎、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癥和支氣管哮喘的住院病人多見于老年人,通常以 咳、痰、喘為發病特點,臨床常見偏重的不同,某些患者還伴隨有不同程度的心 腦血管疾病或糖代謝異常。許多老年病人由于體弱經常發病,反復使用抗菌素, 入院后的痰培養常見不同程度的霉菌或真菌,而且肝腎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損 害,單純使用西藥治療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遠期療效往往不夠理想。中醫學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其特點是整體觀念,辯證施治。應用中藥飲片 內服治療疾病,如果理法方藥絲絲入扣,臨床可以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經絡是 人體運行氣血、協調陰陽、聯絡臟腑、 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通路。應用中藥敷 貼特定的腧穴對呼吸系統疾病具有獨特的治療作用。由于中藥外用不經過消化道 吸收并且極少通過肝臟,可以減少藥物對胃的刺激和對肝腎的毒副作用,使藥物 的有效成分發揮其治療作用,達到激發、調節機體的免疫力,修復病變環境的目 的。在按照中醫理論正確辯證的前提下,根據病情合理選擇運用中藥針劑、中藥 穴位敷貼、中藥熏洗、中藥灌腸、中藥茶飲等中醫藥多手法治療,有別于中醫病 房原有注射加飲片的治療模式,能夠增進臨床療效,減少住院時間,節約住院費 用,加快病房的床位周轉,拓寬科室的業務范圍,體現中醫簡、便、廉、驗的特 色和優勢。我科在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過程中注重認識疾病的特點,完善診療方案,在 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論文交流 西醫呼吸內科臨床路徑的制定中加入了中醫辯證施治、中醫藥多手法治療,在路 徑表單的主要護理工作中也加入了具有中醫特色的飲食指導。臨床醫師按照制定 的中西結合呼吸內科臨床路徑用藥,按照西醫診斷疾病和中醫理論辯證施治,根 據病情需要合理運用中醫藥多手法治療,采用中醫與西醫結合,內服與外治結合 的模式治療呼吸系統疾病。飲食清淡、多吃低鈉的流質食物,發作期,要注意補,多吃些清肺潤肺的水果(如梨,西瓜,枇杷),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因為肺熱肺燥痰就會多,可傷及肺陰,對慢性支氣管炎的恢復不利。應少吃脹氣或難消化的食物,避免腹脹壓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難。居住的室內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干燥。屋內保持衛生整潔。床單、被褥、衣物要勤于更換、清洗,盡量把過敏原清洗除去室內不要吸煙,不要養貓、狗、鳥等動物,不要養花,因有的花粉可致敏,誘發支氣管炎。正確對待病情,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情緒易激動都有可能誘發此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另外建議我多注意活動鍛煉身體,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參考文獻
[1] 張艷玲論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6(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