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樹華
【摘 要】目的:觀察互動式主題討論法在高職護理教學的應用。方法:選取我校2017年9月~2018年1月在校高職護生90名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45)與互動組(n=45),對照組行傳統(tǒng)教學,互動組行互動式主體討論教學,對比兩組效果。結(jié)果:互動組各項成績相比對照組更高(p<0.05)。結(jié)論:通過互動式討論法可有效提高高職護生教學效果,保障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互動式主體討論;高職護生;護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R821.4+2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151-01
基礎護理是將藝術、科學、人文融為一體的綜合應用學科,主要目的在于教育護生護理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并培養(yǎng)優(yōu)良的護理作風及修養(yǎng)品德[1];目前我國高職專科護理教學課程較少,在護理課堂教育中也多采用教師講解,學生接受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知識灌輸過于僵化,使得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質(zhì)量低下。因此,為增強高職護生學習積極性與互動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我校將互動式討論法應用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9月~2018年1月我校高職護生90名分為對照組與互動組,對照組45名,男2名,女43名,年齡19.4~22.2歲,平均年齡(20.95±1.36)歲,上期末平均成績(72.45±11.36)分;互動組45名,男3名,對照組42名,年齡19.6~21.9歲,平均年齡(20.87±1.25)歲,上期末平均成績(71.73±11.02)歲,對比兩組一一般資料(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教學經(jīng)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資深教師行傳統(tǒng)教學;互動組行互動式主體討論教學。
1.2.1 理論課設計 首先將所有45名學生隨機分為9小組,每組5人,并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組長,1周1換;①課前準備:教師在課前根據(jù)下次講課內(nèi)容,擬定互動主體、設計討論問題,下發(fā)至各小組,指導小組成員搜尋整理相關資料,研究討論問題,并自行制作發(fā)言稿及演講PPT,完成課前預習任務。②課堂討論:由教師介紹教學主題基本概念后,組織各組組長上臺發(fā)言,介紹本組針對學習內(nèi)容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組成員可提出問題及疑惑由其解答,若出現(xiàn)意見不同的情況,可展開辯答、討論,教師做好監(jiān)督教育工作,積極鼓勵提出問題突出、觀點鮮明的同學,并對討論中出現(xiàn)的錯誤觀點及時給予講解、糾正,保證學生學習接受正確知識;發(fā)言討論后,由教師對本節(jié)內(nèi)容的重點、難點再次進行總結(jié)指導,分析互動課堂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改進,最后指導學生完成總結(jié)復習任務,并收取書面總結(jié)材料。
1.2.2 實踐課設計 實踐教學中仍采用理論課中的分組模式,并于實踐課前5~7d將實踐內(nèi)容總結(jié),指出最佳解決方案及建議;并指導學生嚴格完成實驗報告,收取報告材料。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期末成績。
1.4 統(tǒng)計學 數(shù)據(jù)納入SPSS17.0軟件,(x±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互動組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互動主體討論教學起源于歐洲,主要是通過學生與學生間,學生與教師間的討論交流的互動式教學方法,通常包括教師概要講述及專題研究討論兩部分組成[2],近年來,我國護理教育領域也將此方法引入基本護理教學中,并快速得到了廣泛應用。
高職學生相比部分本科院校學生而言,基礎學習能力較差,更加無法適應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通過互動式討論教學,可將教學主體由教師轉(zhuǎn)變?yōu)閷W生,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喜好特點及理解角度學習、研究問題,并通過與學生、教師間的討論研究,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極大程度提高了學習效率[3];并且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提出的臨床問題及解決措施,都是常見且能夠?qū)嶋H應用的“硬知識”,并能給予學生新鮮感,激發(fā)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高職護理教學中運用互動討論法可有效激發(fā)護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何伯紅, 王榮俊, 劉靜. 情景模擬與互動式主題討論教學法在高職護生護患溝通能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J]. 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17, 42(4):525-528.
[2] 何海艷, 段艮芳, 吳學華. 中高職護生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實踐與效果[J]. 護理管理雜志, 2016, 16(12):889-891.
[3] 陳英, ChenYing. 同步教學在高職基礎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6, 22(12):1677-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