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凌
【摘 要】目的:探究貧血鑒別診斷中血液檢驗紅細胞的作用及價值。方法:自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進行檢測的30例貧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中的觀察組,另選取同時間段內進行血液檢測的30例健康人員作為對照組,對兩組研究對象血液檢測中紅細胞各縣參數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研究對象HB、MCH、MCV檢查參數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RDW檢查參數與對照組相比較高,差異對比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貧血的鑒別和診斷中,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的方式具有較高的可行性,臨床研究發現,貧血患者的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與健康人員之間具有較大差別,因此,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可以作為貧血鑒別的依據。
【關鍵詞】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貧血;HB;MCH;MCV;RDW
【中圖分類號】
R969.4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210-01
貧血是臨床血液疾病中發生率較高的一種疾病,主要的發病原因是由于患者后天失血、血液缺損、溶血等耗血量較大疾病的發生,患者臨床表現較明顯的有頭暈心慌、膚色蒼白等癥狀,根據貧血的類型不同又分為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以及地中海貧血多種,據臨床研究統計顯示,貧血患者中女性要遠遠高于男性,如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身體造成較大影響,因此針對貧血的有效診斷是血液研究工作中的重點內容[1],本次研究自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進行檢測的30例貧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中的觀察組,另選取同時間段內進行血液檢測的30例健康人員作為對照組,探究貧血鑒別診斷中血液檢驗紅細胞的作用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進行檢測的30例貧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中的觀察組,另選取同時間段內進行血液檢測的30例健康人員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男8例,女22例,年齡28-69歲,平均年齡(43.25±2.56)歲,體重40-73kg,平均體重(59.36±2.56)kg,對照組男9例,女21例,年齡27-68歲,平均年齡(43.76±2.79)歲,體重43-75kg,平均體重(56.34±2.26)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研究對比。
1.2 方法 兩組研究人員均為晨起空腹采血,血量采集為2ml,均使用血液樣本分析儀對所采集血樣進行研究分析,確定血液樣本中的HB、MCH、MCV、RDW指標情況,并詳細進行記錄[2]。
1.3 觀察指標 使用醫學研究中對血樣檢測相關評價指標對本次研究中血樣檢測結果進行統計評定,以此分析對照組與患者足研究對象血液中紅細胞相關檢測結果。
1.4 統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信息均使用SPSS19.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通過t進行檢驗,使用P值進行判定,P<0.05時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血液檢查結果
觀察組研究對象HB、MCH、MCV檢查參數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RDW檢查參數與對照組相比較高,差異對比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統計及對比情況如下表1。
3 討論
隨著患者貧血情況的不斷發展,患者體內中樞低氧情況越嚴重,由此會誘發患者出現乏力、嗜睡、心悸、呼吸困難及皮膚蒼白等情況,如不及時進行治療控制會發展至心律失常甚至造成患者心功能障礙[3],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除對患者心腦系統影響之外,嚴重貧血還會對患者消化系統造成一定傷害,導致患者出現食欲下降,消化功能障礙,以及內分泌紊亂情況,女性患者有可能出現月經早衰等情況[4],因此貧血患者的早期診斷對患者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盡早診斷出患者的貧血狀況才能夠選取相適合的治療方式幫助患者進行治療,臨床中針對貧血的診斷最常使用的為血液檢測,血液檢測中紅細胞參數情況對貧血的檢測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對紅細胞體積分布、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細胞平均體積及血紅蛋白濃度的檢測能夠準確的判斷患者的貧血狀況,還能夠為患者的治療提供治療依據,選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式[5]。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研究對象HB、MCH、MCV檢查參數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RDW檢查參數與對照組相比較高,差異對比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能夠明顯展示出患者的貧血狀態及貧血程度,對貧血的檢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可知,做好貧血的檢測工作對于貧血患者的病情掌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醫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貧血狀況及貧血程度,以選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治療,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在貧血檢測臨床應用中起到了顯著的效果,對貧血的檢測及診斷具有較大價值,得到了檢測醫生的一直好評,值得進行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江鴻. 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對貧血患者的鑒別診斷價值分析[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7, 6(2):209-210.
[2] 陳芳, 范曉玲. 聯合檢測血清VitB12及鐵蛋白在貧血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7, 6(2):229-229.
[3] 張偉, 丁大朋. 紅細胞參數及鐵指標鑒別慢性病貧血與慢性系統疾病性貧血的評價[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 13(18):2593-2594.
[4] 唐仁強, 李彬, 李輝. 平均紅細胞含量、平均紅細胞體積及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在缺鐵性貧血與地中海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意義[J].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16, 44(8):60-62.
[5] 顧李霖, 康慧媛, 潘玉玲,等. 骨髓細胞形態、細胞化學染色及骨髓活檢切片聯合檢測在低原始細胞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與溶血性貧血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6, 24(1):13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