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華
【摘 要】目的:通過各種護理干預來提高深靜脈置管透析病人的透析療效。方法:通過觀察住院及門診病人共50例患者各種干預方法提高透析療效。結論: 各種方法干預使患者血流量提高,透析效果好。
【關鍵詞】深靜脈置管;透析;血流量;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196-01
深靜脈置管是透析病人作為臨時性血管通路的重要通路之一,因此,它的暢通與否直接關系到病人的2018年分別以門診和住院共30例患者干預取得滿意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30例 。男20例,女10例 年齡40-60歲。置管時間最短14天,最長60天。全部穿刺成功,無導管堵塞及空氣栓塞。
1.2 方法 全部采用頸內靜脈留置導管。向患者講明置管的目的,可能出現的風險及并發癥,簽署知情同意書。取患者仰臥位,頭部略轉向左側(一般選右側穿刺),肩下可放置一塊軟墊,使頭后仰,以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和鎖骨構成的三角形頂點為穿刺點,觸到頸內動脈搏動后向內推開頸內動脈,在局麻下用6號半針頭探測到靜脈后,連接5ml注射器到16號套管針,對著同側乳頭方向與皮膚呈45°向后稍向外方向緩慢進針,邊進邊抽回血,刺入靜脈后見回血,固定針頭,囑患者不要咳嗽或深呼吸,卸下針管,快速放入導引鋼絲,退出穿刺針,用擴張管擴張皮下隧道后置入頸內靜脈留置導管,抽出鋼絲,見回血通暢時分別注入肝素和生理鹽水,夾閉管道,防止空氣進入體內,縫針固定留置導管,覆蓋無菌紗布[1]。
2 護理對策
頸內靜脈導管術引起血流量不足的原因:(1)感染:由于透析病人將其作為現階段主要透析通路,使用頻率高,病人自身免疫力差、貧血都可使單核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及T、B淋巴細胞的免疫反應下降[2],術中不注意無菌操作,病人未學會怎樣護理靜脈導管都會引起靜脈導管感染不得不拔掉導管或做細菌培養,從而影響透析的充分性治療。(2)導管的位置與深度:由于許多臨床醫師都對導管位置與深度把握欠佳,導致病人在開始透析及期間嚴重出現管路因血流量不足而倒抽血液的現象,血流量只能維持在較低水平,從而影響透析治療的效果。(3)血栓形成:許多患者凝血功能差,長時間留置導管很容易形成血栓,導致透析時引血不暢,血流量欠佳影響透析治療效果。(4)血流量不足 患者低血壓或者貧血嚴重都會影響血液是否能順利的從導管中引出,根據患者生命體征及貧血程度,決定患者透析時血流量的高低。這些都是影響血流量不佳,導致透析不充分的原因。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留置導管應怎樣護理,在非透析日時應怎樣保護好導管不打折、不受感染等諸多情況,從而 Vせ頰咄肝齔浞中浴M幣慘憂懇交と嗽倍暈蘧僮韉墓勰睢*?
深靜脈留置導管的學習 應加強年輕醫師對深靜脈留置導管的學習:部位、體位、注意事項及有可能引起的并發癥;邀請高年資醫師組織學習及講座,指導年輕醫生學會深靜脈留置導管的學習。
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對于凝血功能差的患者、高凝狀態的患者應加強留置導管封管次數并及時調整肝素封管劑量,從而避免血栓發射以保證透析患者治療效果。
糾正貧血及營養不良 由于透析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貧血及營養不良,所以透析間期應加強營養,患者應攝入優質蛋白、維生素以及鐵、鈣,改善營養不良[3]。根據患者血色素高低及時給予輸血及其它治療,加快糾正貧血以達到透析充分性。
小結
深靜脈留置導管引起血流量不穩,使患者透析不充分,嚴重影響患者透析療效和生活質量,引起原因多、效果不滿意,因此醫護人員應加強對患者觀察及護理,指導患者對留置導管的認識,在透析期間保證患者透析安全,加強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保護意識,預防并發癥發生。醫護人員應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保證透析質量,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符霞等.血液透析護理實踐指導手冊.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R473-62.
[2] 王質剛 臨時血管通路的并發癥.第2版血液凈化學.2003,9月第2版.
[3] 鄧秀梅,葉曉青,王曉萍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飲食宣教〔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