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玲
【摘 要】本文從預立醫療的倫理基礎和法律角度出發,結合我國國內欠發達地區預立醫療發展現狀,對預立醫療在我國的實行前景進行分析思考,這對緩解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倫理基礎;法律保障;地區特點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282-01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future of pushing advance directives in less developed region from ethical perspective and legal question,which comb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dvance directives in the developing regions of China.And it plays a important role to perfect the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in the poorly developed district.
Key words:the advance directives, the ethical base, legislation,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1 預立醫療的倫理基礎
預立醫療,全稱為預立醫療照護計劃是一項從國外引進的醫療理念,迎合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把患者的生命意愿作為是否繼續醫療服務的考慮因素之一,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避免過度醫療、促進醫患溝通等方面有著積極意義,但是其實施過程與我國“貴生、輕死”的倫理道德相違背,尤其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因其文化經濟特點,導致預立醫療的施行面臨新的挑戰,本文就此現象,對預立醫療在我國的推行現況進行分析。
現代醫學技的術患者能夠盡最大可能延長生命,然而也使患者失去了自由和尊嚴,家人也跟著痛苦,致使很多人害怕“如何死”甚過“死亡”本身,寧愿拒絕積極性的醫療處置,因而感覺有患者按自己意愿提前做出決定的需要。
2 各國家和地區預立醫療相關法律法規健全情況
通過了解歐美日韓等國家及臺灣的預立醫療相關法律法規健全情況[1-6],預立醫療在經濟發達的國家陸續合法化,并逐漸進入亞洲。雖然各個國家和地區因其觀念的文化的不同,預立醫療的推行度存在各自的差異,但醫療服務中尊重患者是否接受醫療措施的自主權、推行指定代理人制度已經成為國際趨勢。
3 中國國內預立醫療發展狀況
3.1 部分學者和醫院率先開始相關研究 我國王麗英等[7-8]已在經濟相對發達的上海地區開展針對預立醫療照護計劃的態度及影響因素調查。內地部分醫院也認識到了AD的重要性,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就引用了美國醫療機構評審聯合委員會國際部的《聯合委員會國際部醫院評審標準》。該標準第三章中就明確規定:“醫院應告知病人和家屬在拒絕或終止治療方面的權利和責任”、“醫院尊重病人對終止復蘇搶救和停止生命支持治療的愿望和優先選擇”。
3.2 醫護人員和患者及其家屬的觀念 在我國一些欠發達地區,醫療資源和服務水平有限,經濟和文化水平相對落后,但百姓對預立醫療的需求卻是同樣迫切。
首先,根據一項調查顯示醫護人員支持實施預立醫療照護計劃主要原因為:患者有權選擇、無治療意義及臨終時應減輕痛苦(9)。而家屬贊同實施預立醫療照護計劃主要原因為:臨終時應減輕痛苦、疾病長期折磨及患者有權選擇(9)。
其次,醫護人員不支持實施預立醫療照護計劃主要原因為:沒有法律支持、應救死扶傷及倫理道德(8)。而家屬不支持實施預立醫療照護計劃主要原因為:倫理道德、沒有法律支持及相信醫生有能力醫治(9)。
3.3 我國鄉鎮衛生院醫療環境現狀
3.3.1 預防保健功能差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我國多數鄉鎮衛生院的預保健設備缺乏、簡陋,疾病檢測體系落后,業務人員缺乏,技術素質差,不能滿足向農民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需要。而且在內部資源配置上,傾向于醫療科室而忽視防保科室,在防保業務開展中輕無償,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最終導致農村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偏廢。
3.3.2 放棄對村衛生室的管理職能 近年來,向農村社區居民提供綜合的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公益性鄉鎮衛生院已被異化為營利性醫療機構,與同樣失去任何財政補償渠道、基本為私人舉辦的村級衛生所成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競爭者,自然也就既無權力也無必要去履行對村級衛生服務機構的管理了。
4 總結
目前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預立醫療照護計劃能夠很大程度緩解該情況。然而預立醫療的推行和實施涉及經濟、文化、社會、法律和科學技術等方方面面,國家盡快完善預立醫療的法律法規符合國際趨勢;地方醫院也應承擔起提高其轄區醫療意識和醫療水平的職能,使預立醫療的理念深入千家萬戶;而作為一名基層醫療工作者,應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相關知識科普,幫助患者建立科學的生死觀,從而減輕無效益的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 Perspectives On advance directives in Japanese society: A population—based questionnaire survey[J],BMC Med Ethics,2003,31 (4):E5.
[2] Brown BA. The history of advance directives. A literature review [J]. J Gerontol Nurs,2003,29(9):4—14.
[3] Bums JP,Edwards J,Johnson J,et al. Do—not—resuscitate order after 25 years[J].Critical Care Medical,2003,31(5):1543—1550.
[4] Germain MJ,Cohen LM,Moss AH.Strategies for timely and effective hospice discussions:end—stage renal disease[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7,146(6):443—449.
[5] Douglas R,Brown HN.Patients attitudes toward advance directives[J].J Nuts Scholarsh,2002,34(1):61—65.
[6] Frank C,Heyland DK,Chen B,et al.Determining resuscitation preference of elderly impatient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2003。169(8):795—799.
[7] 王麗英,胡 雁,陸箴琦等.腫瘤科醫護人員對晚期腫瘤患者實施預立醫療照護計劃態度及影響因素調查 [ J ]. 護理研究,2012,26(5):1177-1180
[8] 王麗英,胡 雁,陸箴琦等.晚期腫瘤患者及家屬對生命支持治療預先委托接受度的調查分析 [J]. 中華護理雜志,2012,47(3):197-200.
[9] 李宇芳,鄒劍瑩,駱堅,謝秀英,袁艾東,劉美梅. 醫護患對實施預立醫療照護計劃的態度及影響因素調查[J]. 護理學報,2014, 16-0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