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民辦高校課程考核中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為保證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采用實證分析法對西安民辦高校大學生對現行課程考核體系的認知進行研究,試圖得出客觀真實的結論,以利于民辦高校課程考核改革的推進。
【關鍵詞】創新創業 西安民辦高校 課程考核
【基金項目】論文為校級課題項目《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民辦高校課程考核改革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為XJY171026。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028-01
1.西安民辦高校課程考核方式現狀
1.1西安民辦高校學生對現行課程考核方式的認知
問卷中被調查對象回答的客觀性問題,主要目的是調查各個民辦高校現行的課程考核方式事實和存在問題以及被調查者對考核方式的客觀評價等。通過問卷獲得的基本數據反映了學生對現行課程考核方式的評價。
1.2西安民辦高校學生對課程考核改革的認知
問卷數據顯示,民辦高校大學生對現行課程考核方法持不滿意態度(含很不滿意和不滿意)的有162人,占總人數的35%;持一般態度的有209人,占總人數的45%;僅有96人最現行課程考核持滿意態度,占總人數的20%;認為現行課程考核方式需要改革的有366人,占總人數的78%。民辦高校大學生對課程考核改革有強烈愿望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問卷調查中設計了2道關于課程考核具體方法和成績評定構成的主觀性問題,學生的答案匯總如下:①在課程考核方式上,大部分學生都提出了考核方式要全面化,多樣化,注重過程性考核。具體方法上,大部分學生都建議增加實踐環節考試,增加隨堂考試或測驗,多些作業,多討論,參加活動等。②考核成績的構成。大部分學生建議,增加平時成績占的權重至40%,降低期末考試成績的權重至60%;有個別高校的學生反映不能過于平均化,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的比重平均為50%,會產生不公平現象,因為很多教師在評定平時成績時操作性較差。
2.學生對課程考核改革表明了明確的態度
對表1-1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發現當前民辦高校的課程考核方式已經不能符合教學評價的要求,甚至引起學生的反感。在滿意度方面,只有20%(96人)的學生對當前民辦高校的課程考核持滿意態度,即有高達80%的學生是不滿意的;在改革的必要性認識上,有78%(366人)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可見學生對課程考核改革產生了強烈的愿望。在某一所民辦高校參與調查的對象中隨機抽取了20個女生和男生在課程考核滿意度方面的回答,對數據采用t檢驗分析,結果顯示女生和男生對現行考核方式滿意度存在顯著性差異,應引起重視。
3.結束語
針對研究結果,本文認為教師應轉變教學評價理念,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考試。⑴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思維能力。民辦高校的教師應當摒棄教師專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教學評價。⑵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加大課程的改革力度,使課程教學服務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使學生所學有用,考有必要。充分體現實踐教學理念,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多采用啟發式、探究式、合作式、答疑式、討論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⑶創建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整合各種學習媒介,充分發揮過程性考核的作用。①教師應創建自主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進行記錄,作為成績評定的依據;運用小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②當前學生可獲取信息資源的媒介更加豐富,民辦高校應創建數字化、網絡化的學習環境,利用移動終端(比如:手機APP等),整合各種學習媒介,將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相結合,使學生獲取豐富的知識,拓展知識面,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宋娜.高校課程考試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
[2]王衛霞.民辦高校課程考試及評價體系的改革與探索[J].學校管理,2015.
[3]李冬梅,陳東彥,宋顯華.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數學建模考核方法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07).
[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Z].國辦發〔2015〕36號.
作者簡介:
郝柯羨(1983.3-),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