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慧娟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新一輪產業革命推升出了新的經濟及業態。分享經濟理念現在正在全世界范圍之內悄然興趣,這預示這一個全新的時代——“分享時代”的到來。本位主要以分享經濟時代為大背景,基于目標融合視角之下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的路徑與思維進行分析,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目標融合;分享經濟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新思維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驅動之下,我國經濟也逐漸進入到共生共享新態勢之中,很多傳統企業開始走向分享型經濟模式之中,很多新創分項經濟平臺企業也在蓬勃發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國企業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緊抓時代發展的機遇,進行人力資源改革及創新,這樣才能更好的迎接分享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新挑戰。下面主要以目標融合視角為出發點,對分享經濟時代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思維及新思路進行深入分析,以幫助企業更好的應對當前人力資源管理所面臨的新挑戰。
1 分享經濟的優勢分析
首先,互聯網技術的運用是分享經濟方式的關鍵。當前分享經濟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鄰里之間會對一些物品、資源進行分享,但是其分享范圍、共享的數量與頻率都是固定的,并未形成經濟規模,隨著后來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擁有的資源在互聯網共享平臺上分享,共享擱置資源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其次,分享經濟共有三個主體:供應者、消費者及共享平臺。其中供應者是指擁有資源并愿意分享的人,消費者則是指通過分享供應者資源之后,達到自己需求的人,共享平臺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的網絡共享平臺,供應者將擱置資源放于網絡平臺上,就可以達到低成本、高效率的對接,將擱置資源的價值發揮出來,滿足顧客提出的要求。第三,在滿足需求的同時,創造出了更多的經濟及社會利益。傳統經濟管理模式下,由于受到生產經營模式、制度等因素的影響,其自身生產效率、發展速度及成本投入等都很難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隨著分享經濟時代的到來,該缺陷得到了很好的彌補,同時在該時代下供應商可以按照產品生產時間、意愿為顧客提供服務,資源利用率大大提升,企業經濟及社會利益均得到顯著提升。
2 分享經濟時代背景下的人力資源管理挑戰
2.1 職工穩定性受到影響
企業管理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屬于分享經濟時代,這一背景下每個員工都作為市場經濟發展主體而存在,這直接影響了企業職工隊伍建設,深入分析這種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探究:第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受到了明顯阻礙,在分享經濟時代大環境之下,各企業之間的合作都在網絡平臺上完成,雙方面對面交流與溝通的機會非常少,這樣一來長此以往,企業之間就會缺少理解和支持,一旦其中一方出現了問題,就會對人員關系造成嚴重影響,職工也會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影響而離開企業;第二,網絡平臺中職工價值的發揮出現了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在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的支持之下,職工價值實現均可以通過互聯網得以體現,職工可以通過互聯網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平臺,這種情況下職工隊伍穩定性將受到打擊,隨著人員流動愈發頻繁企業發展也會停滯不前。
2.2 工作效率與員工利益受到影響
在互聯網時代中,計算機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無疑為分享經濟時代的構建奠定了堅實基礎。每個時代分享經濟的方式都是不同的,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企業分享經濟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手段在市場經濟活躍的背景之下,在法律法規未得到及時更新的情況下,使得企業發展受到了明顯阻礙,不斷朝著不穩定的方向發展,同時,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企業利潤的獲得呈現出可持續發展的態勢,這無疑為雙方利益的獲得造成了不利影響,嚴重影響著企業人力資源合理配置。
3 分享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轉型的路徑
在分享經濟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必須實現轉型,在轉型過程中我們應緊緊把握好“人”目標與企業之間融合這一核心問題,朝著共生、共享、共擔等方向發展,最終達到目標融合的目的,這是當前最為根本的問題。下面主要依次為出發點,針對分享經濟時代下如何迎接人力資源管理的挑戰進行深入分析。
3.1 企業與用戶共創價值
在當前的新態勢之下,企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單純創造利益的機構,而是要回歸到與用戶共同創造價值、互利共贏的層面上。當前互聯網時代中,企業對用戶依賴程度不斷提升,如果得不到用戶選擇企業只有走向死亡,所以企業必須綜合考慮用戶需求,從最大程度上為用戶創造價值,如小米公司秉承“讓每個人享受科技的樂趣”的企業愿景,為廣大用戶創造出更多性能好、價格低的科技產品,而贏得了億萬粉絲。分享經濟時代同時伴隨著多方依賴、互利共贏的發展態勢,該時代企業組織與用戶之間的邊界變得異常模糊,人們不僅可以是企業員工,同時也可以是企業用戶。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企業與用戶之間沒有邊界,利用互聯網即可與用戶隨時展開交流與溝通,用戶可以為企業產品創造提出建議,為其創造價值。
3.2 管理工作上堅持以人為本
分享經濟時代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最主要在于人才的競爭,優秀人才對于企業的存續來說至關重要。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存在對員工個性發展及自我實現造成了嚴重阻礙,同時也導致了組織目標很難實現,從本質上來說,人都是為著某種目標所驅動,人工作與生活的意義主要在于心中目標的實現,同時從生活中體會快樂與幸福。所以,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必須緊緊把握好人性的根本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同時注重目標融合。當前企業員工已經不再是企業創造價值的工具了,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在傳統薪酬方式、激勵方式下,員工的需求和個人發展目標很難得到滿足,而新時期人力資源管理立足于當下員工的需求及目標,重視對員工工作動機的激發,并結合員工自身情況制定了激勵措施,充分認可優秀員工的同時盡量挖掘其潛能。
3.3 組織上發展自組織管理
分享經濟時代下機制逐漸替代了組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力資源管理正朝著自組織機制方向發展,縱觀整個高度扁平化的組織結構,人與組織之間的關系不再是服從、依附的關系,組織對員工的直接監控越來越少,更多的是實行一種對員工授權、自我管理的方式,使員工實現高度自我管理,每個員工在組織之中都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立足于對自主追求價值的創造。小米公司也實行這樣一種扁平化管理模式,充分體現了分享經濟時代下企業全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所以,人力資源管理轉型必須綜合考慮到組織結構創新,各人力資源工作者都要參與到組織設計工作之中,通過組織機構變革的落實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分享經濟時代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應關注企業與“人”目標二者的融合,從企業層面上力爭做到與用戶共同創造價值,從管理層面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大力發展自組織管理模式,最終促進人力資源管理轉型的實現,在此基礎上積極應對分享經濟時代下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為此,企業管理工作必須不斷創新,在有效把握住新時期機遇的同時,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轉型方式,這樣才能不斷推動企業的生存及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超民.分享經濟模式下半契約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研究——基于6家企業的多案例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23):16-21.
[2]張馳,王丹.分享經濟下的組織變革和員工角色定位——基于海爾車小微的案例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6(06):12-19.
[3]程熙鎔,李朋波,梁晗.共享經濟與新興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以Airbnb為例[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6(06):20-25.
[4]王勇,葛蘇瓊.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效能感與知識分享行為關系的跨層次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6,30(09):125-133.
[5]張曉芹,李志梅.共享經濟平臺的挑戰與運行策略——以云鳥配送為例[J].工業經濟論壇,2017,04(03):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