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笑
摘 要:在我國,誠實和信用是民商法的基本要求,這對規范市場經營行為、凈化市場風氣、約束群眾言行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還是從經濟活動的開展,構建一個風清氣正的民商法信用體系勢在必行。
關鍵詞:民商法;信用體系
1民商法的信用特點
1.1進入市場的先決條件
在交易中,信譽高者會有很大的優勢。現如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持有高資質的企業才能在大型工程項目中獲得競標資格。由于缺乏信用發生惡性事件屢見不鮮,并使公眾的神經被時刻刺激,因此,應當創建一個良好的市場信用體系,對市場行為進行規范,讓市場環境得到凈化,樹立人們優良的價值觀。
1.2信用的評估性
如果公司在運轉的過程中,需要貸款可以憑借信用程度進行貸款,創造企業自身的財富。使用貨幣能夠衡量企業的信用。公司的信用在合并或者轉讓的過程中需要作為公司財產的一部分參與評估作價。企業經營者如果損害了他人的商業信譽和聲譽,應當賠償被侵犯者一定的額度。
1.3信用的可量化
在民事活動中,民事主體權衡雙方利益時就是對誠實信用的原則的體現。實現雙方利益平衡其實就是平衡當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這樣才能使社會穩定和諧發展得以實現。信用體現了企業資產和資本狀況,法官在司法活動中公平公正的執行,民事主體才能夠在行駛權利的過程中用誠實守信的態度履行義務。
2構建民商法信用體系的重要性
2.1對市場經濟活動起到規范作用
我國經濟發展之所以如此迅猛,正是因為社會經濟活動的活躍。但市場經濟魚龍混雜,大部分活動主體都能按照道德、法律的約束自覺履行合同條款,共同努力完成預計項目,但也有不少違法亂紀的活動主體將市場經濟搞得烏煙瘴氣。民商法信用體系的建設對規范市場行為、維系市場發展秩序、確保市場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得到有效管控和約束都能起到較為理想的積極作用。所以,必須建設好民商法的信用體系,保障我國市場經濟機制的發展更為有序高效,避免出現更多的經濟事故問題。
2.2便于消費者進行維權
民商法的信用體系建設從微觀角度講,也能對各個經濟活動主體,包括消費者群體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民商法的信用體系建設會對商家的行為起到約束作用,促使他們更注重自己的誠信,進而也就能夠相應減少經濟活動糾紛。對于消費者來說,信用體系建設的作用也有兩個方面,即在發生經濟糾紛時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維權的依據;同時也是要求他們注重個人信譽,對自身經濟活動中的行為進行規范,最終有助于交易的規范進行。
3建立民商法的信用體系的策略
3.1推動民商法信用體系中的誠信建設
民商法自身能夠很好的穩定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加強其中的誠實守信,可以更好的提升民商法的實際操作性與有效性。基于當前現狀強化誠實守信原則主要在于以下方面:其一,合理劃分民事活動以規定雙發的權利與義務。在各類民事活動中,雙方在享受義務的同時需承擔相應的義務;其二,基于憲法的基礎之上不斷強化地方商法,進而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為執法部門提供執法依據,以引導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其三,基于公開化和透明化原則,進一步完善司法制度建設,民商法信用體系的建設同樣如此。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及時將民商法信用體系相關內容向社會進行公布,不僅可以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而且利于提升社會大眾對于法律權威性的認可以及政府的認可。與此同時,誠實信用的信用體系建設能夠提升民商法的執行與操作,更好的實現當事人民事活動的權利與義務,提升民事活動的責任,完善司法制度的改善,增加法律的透明度,同時誠實守信還能加強法律在經濟發展中的可操作性。
3.2強化民商法中的信用權建設
我國政府在構建民商法信用體系時,應加大信用權的建設力度,將其從其他法律中獨立出來,從而形成新的人格權,有利于更好的保護民事主體的信用權益。例如,一是,當市場主體參與經濟交易活動時,需要分析自身信用情況可能帶來的影響,經過綜合評價下,有利于市場主體了解信用建設的重要性,促使其尊重信用市場的規則與要求,避免出現失信行為。同時,對于企業來說,它實際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需要各利益主體共同經營與發展。因此,企業應了解各利益主體的需求情況,保障各利益主體的均衡性,從產品的采購、生產、銷售,到員工福利待遇的發放等,都要注重信譽,有利于強化企業品牌的建設效果。二是,自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WTO以來,增進了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外國企業到我國投資提供了便利,但也加劇了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度。一些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經常會出現一些失信行為,如薪資拖欠、貸款拖欠、產品質量低等,不僅會影響自身企業的發展,還會損害國家信譽,甚至會受到國際上的處罰,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及國際地位的提高造成了影響。對此,在構建民商法信用體系時,需要將信用權及其相關法律滲透到各個行業中去,從而不斷提高我國信用市場的建設效果。
3.3強化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就當前我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現狀來講,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有待解決,現階段,國內市場經濟缺乏健全性,而且相關體系制度也不完善,難免會出現惡意欺騙、信用喪失等現象,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或者確實必然會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到我國經濟體。而作為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主體,企業信用也會對社會整體信用體系產生影響。換句話說,構建企業信用機制,對構建社會整體信用體系極為有利。就法律角度來說,作為市場經濟發展主體的企業同樣必須履行信用責任,否則就會受到法律懲罰,此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關鍵問題。現階段,我國信用短缺現狀對企業信用保護傾向具有決定性影響,而企業債權人信用也會對經濟交易安全性產生影響,在這一環境下,就需要不斷強化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3.4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
信用體系的建設不僅涉及到企業,對個人而言也非常重要,我國民商法對企業或者公民信用情況與個人資料的采集方式做出了明確規定,從而確保不會泄露企業或者公民的信用信息,若出現侵害他人隱私的行為,就必然會受到民商法的制裁。個人信用體系完善與否對社會經濟有著直接性影響,所以,建設個人信用法律,也必須充分考慮到社會經濟影響與個人權利。所以,應該嚴格遵守憲法中所規定的個人資料與權利條例。當前,我國律法中還未創建個人隱私保護條例與規定,僅僅個別律法中提出了名譽權,由此就會對促進我國信用體系工作產生嚴重阻礙。要想獲取公民或者企業信用,就必然會涉及到隱私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創建相關律法機制,從而解決相關隱私問題。還應該提升信用體系建設中政府的引導作用。就本質而言,政府信用對社會發展趨勢具有直接引導作用,所以,應該創建有效、科學的行政法律體系。社會信用機制中,政府信用是其重要內容,創建權威性律法體系對政府經濟與信用行為進行評估,對規范市場與引導社會經濟活動極為有利。
4結束語
從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與社會安定和諧來看,信用體系的建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企業、政府、個人而言信用體系建設都是十分必要的,想要構建完善的信用體系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養成誠信的社會環境,完善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等策略都能很好的促進我國信用體系建設,進而促進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婷婷.芻議民商法與個人信用體系現實融合障礙[J].新西部(理論版),2016,No.37815:77+80.
[2]李東.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J].人民論壇,2012,No.38129:88-90.
[3]牟晨,王茹雯,劉增儀.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和完善路徑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4,15:13-14.
[4]余靖.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與完善[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v.34;No.14803:121-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