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雪
摘 要:隨著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緊張,高職學生在畢業后針對就業問題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狀態,本文以當前高職大學生的就業局面為研究背景,通過問卷和量表的形式對河北六所高職學校的355名大學生進行測驗,探究其就業焦慮、心理彈性與社會支持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與相互作用。通過分析可以得出高職學生在后兩者方面具有明顯的正向相關關系;三者之間呈現明顯的負向相關關系。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就業焦慮;心理彈性;社會支持
基金項目:社會支持對高職新生入學適應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17SKG267
1 研究手段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利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從河北省的六所高職學校中隨機調查大三學生346名,發放問卷并進行回收,其中獲得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問卷共325份,無效問卷21份,有效率為94%.
1.2研究工具
1.2.1高職大學生就業焦慮調查表
本調查表為自編式自陳量表,其中包含面臨壓力、就業支撐、自信心匱乏和對未來迷茫四個因子,經過對問卷不斷地完善和測評,該問卷的穩定性系數為0.78,同質性系數為0.73,這些數據表明此問卷為合格的測量工具。
1.2.2心理彈性量表
這一量表由布洛克編制而成,屬于自評式量表,總計十四道題目,采用四點計分的方法,分數高低表明心理彈性程度的高低。這一量表的同質性系數為0.83,具有比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在研究調查中的應用非常普遍。
1.2.3社會支持評定測評表
這一量表總計十道題目,包含客體支撐(3項)、主體支撐(4項)和支撐使用度(3項)三個因子,參考分數說明指導,分數越高代表個體擁有的社會支持的數量越多并且質量越高,分數越低代表個體擁有的社會支持數量越少并且質量越差。后期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該量表進行了一些調整,修改后的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7-0.9之間,這說明修訂量表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
本研究數據通過SPSS16.0軟件進行整理分析。
2 研究結論
2.1就業焦慮和心理彈性二者的關系探究
通過統計分析高職學生就業焦慮和心理彈性二者之間的關系(表1),得出心理彈性與面臨壓力、自信心匱乏和對未來迷茫三個因子以及焦慮分數之間存在明顯的負向相關,與求職者帶來的壓力不存在明顯關系。
2.2就業焦慮和社會支持二者的關系探究
通過統計分析高職學生就業焦慮和社會支持二者之間的關系(表2),得出就業焦慮與社會支持的各個因子之間都存在明顯的負向相關。
2.3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二者的關系探究
通過統計分析高職學生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二者之間的關系(表3),得出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的各項因子及其總分之間呈現明顯的正向相關。
3 討論分析
通過本次研究調查表明,心理彈性與就業焦慮的各個因子和焦慮分數之間總體上呈現明顯的負向相關關系,這個結果說明心理彈性的程度越高,能力越強,就業時產生的緊張焦躁情緒就越少,這一研究結論與前期學者的研究成果相同。
社會支持的各因子和總體分數與心理彈性呈現明顯的正向相關,這說明社會支持的數量和質量越高,心理彈性的程度就越高。從前人的調查分析中得知,個體的心理彈性程度越高,越能自如地調節社會支持與情緒情感體驗和外在表現之間的相互關系,如果提高社會支持的數量和質量,心理彈性的能力也會大大增強,從而降低負面情緒對行為產生的不良影響。
社會支持和就業焦慮的各項因子及總體分數之間呈現出明顯的負向相關,這說明社會支持的數量和質量越高,就業時產生的緊張不安的情緒就越少。高水平的社會支持可以促進高職學生在面對緊張局面時合理調節情緒與行為,積極處理就業挫折帶給自己的影響,減輕就業壓力對自己生理和心理造成的不良效應。
參考文獻
[1]吳佳.自我分化在高職大學生就業焦慮與心理彈性關系中的中介作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2017,(1)
[2]張本鈺, 張錦坤, 陳夢玲.師范生就業焦慮及其與自我和諧、心理彈性的關系[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9)
[3]張巧燕, 程紹珍.大學生就業焦慮和社會支持的關系:就業認知評價的中介作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