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榮玉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當今社會,人才是創新的根基,而創業教育作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途徑,已經受到各國的高度關注與重視。美國許多高校在創業教育方面的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在創業教育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本文基于2017斯坦福大學創業影響報告的分析,著重探究了斯坦福大學創業教育對創業實踐的影響,希望可以為我國的創業教育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借鑒。
關鍵詞:斯坦福大學;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影響
創業教育最早起源于1947年哈佛商學院邁爾斯·梅斯(Myles Mace)教授開設的第一門創業課程—“初創企業管理”。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始于 1997 年“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起步較晚、發展也較為緩慢。近幾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李克強總理多次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將創新創業作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成為當代大學生培養的重要目標。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各高校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加大對大學生自主創業資金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2015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兩次提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及創業問題,“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可見,國家對創業問題的重視程度。本文通過探究斯坦福大學創業教育對創業實踐的影響,希望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從而為我國的創業教育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借鑒。
1 斯坦福大學創業教育現狀
1.1 課程設置
作為涵養“硅谷”的動力源,斯坦福的創業教育逐步形成了獨具一格、內涵豐富的理論體系與實踐體系。斯坦福大學具有較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在課程體系構建中一直堅持三個基本原則,即文科和理科結合,教學和科研結合,文化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斯坦福共設有七個學院,在商學院的引領下,其余六個學院均結合專業教育開設了多類型、多層次、跨學科的創業課程。根據課程內容可劃分為理論性創業教育、專業創業教育和實踐性創業教育三類。商學院是斯坦福最早開設創業課程的學院,創業課程資源豐富、課程梯度合理,課程內容理論性較強。共開設 10個大類、574 門課程,包括:會計類:38 門;經濟分析與政策類:69門;金融類:55 門;通識與跨學科類:89門;人力資源管理類:23 門;市場類:37門;運營信息與技術類:58 門;組織行為類:85 門;政治經濟學類:31 門;戰略管理類:89 門。今天,隨著大學的迅猛發展,大學開始提供小型企業和創業培訓課程,它提供了數十個培訓和支持潛在企業家的課程和計劃,其中包括:商學院和工程學院都提供創業課程。所有這些課程都對大學的學生開放。
1.2 師資隊伍
在擁有一流的學者的基礎上,斯坦福大學的創業教育還有經驗豐富的創業教師,從而保證了創業教育的師資質量。其創業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教師積極帶頭、師生共同參與創業實踐活動。斯坦福大學的很多教師本身也是創業者。教師在創業教育中處于主導地位,積極帶動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當中,在實踐中全方位給予指導。斯坦福大學的創業教育方法是將課堂上的尖端理論和現實世界的專業知識結合在一起,課程可由擁有終身職位的教師講解,并且經常會邀請經驗豐富的企業家、企業高管、成功創業者以及著名的創業投資人來校擔任客座講師、課堂嘉賓來分享他們的經驗。斯坦福大學的許多教職人員都是企業家,斯坦福大學許多教師也參與創辦了多家初創公司。對于斯坦福大學的教師來說,教學和研究被認為是不可分割的。斯坦福大學的經驗是,最成功的研究是由知識、激情和好奇心激發的創業教師完成的。
1.3 資金支持
通常,斯坦福大學的創業教育有專門的資金來源,其中一項就是來自基金會。“考夫曼基金會”和“科爾曼基金會”是支持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發展的兩個主要基金會。與此同時,斯坦福創業教育組織會不時的通過“募捐活動”來籌集資金。他們會通過撰寫創業計劃書,說明經費目的,經費需求等,積極主動尋找資金捐贈人。另外,斯坦福大學的創業組織也可以通過專利許可、投資創業公司等方式獲得較為客觀的資金支持。為了保障創業教育的質量,斯坦福大學也會直接投資于由其教師和學生創辦的創業公司。對于不同創業教育組織的經費支出,斯坦福大學也有相應的保障政策。例如,斯坦福生物設計獎學金嚴格用于資助期限為 1 年的研究,主要為學生提供新生物醫學技術發明與商業化的知識與技巧。隨著基金會,孵化器和所謂的超級天使或微型風險投資基金的資助,這些資金來源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逐漸變得相對穩定。
1.4 社會支持
斯坦福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創業環境吸引大量的企業家和畢業校友選擇在硅谷創業,畢業的校友們盡管離開了學校,但是他們仍然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回報自己的母校。比如成立于2011 年的斯坦福天使和企業家團體(Stanford Angels &Entrepreneurs;)是斯坦福大學官方的校友聯盟組織,旨在促進潛在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的關系。這個以校友為主導的組織為學生、校友、初創公司及教育項目搭建了一座橋梁,提供了學生與天使投資人和企業家之間的交流及資助的機會。此外,校友們創立企業的行為,不僅為斯坦福大學在校生們樹立了好的榜樣,也為他們提供了研究、實習、工作等各類機會。斯坦福大學提供了與大量公司保持長期合作的機會,谷歌公司就是典型例子。產學研一體化模式是斯坦福大學創業教育的特色。不僅如此,斯坦福大學與當地的社區也保持密切的聯系,這些社區也基本上為大學、新企業提供了功能性以及支持性基礎設施。
1.5 創業教育活動形式
創業角(ECorner)是一個免費的教育和學習創業資源在線檔案庫,旨在支持和鼓勵世界各地教師教授創業精神和相關創業主題的內容。2001年推出的創業角(ECorner)網站收錄了2000多個視頻和播客。大約40%的訪問者來自美國以外,視頻由志愿者翻譯成6種語言。還有會議和研討會,創建于2007年的由斯坦福創業網絡(SEN)組織的“創業周活動”將校園、社區,當地商業領袖,社區領袖和校友匯聚一堂。創業周期間會舉行會談,焦點小組討論以及比賽,給大家提供了的充足的交流和學習創業知識的機會。俱樂部和學生團體,為斯坦福大學的創業棲息地做出貢獻,為學生提供一種自發組織活動、謀劃、制定創業計劃的途徑,滿足和吸引了大量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比如:BASES (斯坦福創業學生協會),是斯坦福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團隊,致力于支持新興企業家。
2 斯坦福大學創業教育對創業實踐的影響
2.1 培養大批創業人才
每屆斯坦福大學畢業生中都會有很多的企業家涌現出來,他們在更早的時候就開始創辦他們的第一批企業。根據報告,我們可以看出在過去的十年中,畢業校友隊伍比十年前的創業隊伍更早地開始了創業行為。這一趨勢對于21世紀之前的大部分數據都適用。斯坦福大學培養了大批的創業人才,斯坦福的畢業生創立、建立或領導了數千家企業,其中包括一些世界上最知名的公司,比如谷歌,耐克,思科,惠普,嘉信理財,雅虎和特斯拉。盡管存在各種外部因素,但我們仍然看到每個連續畢業的隊伍所創辦公司的總數在逐年增加,并且越來越多斯坦福大學的校友開始采取創業行為。
2.2 創業比率逐年遞升
根據報告,校友創辦企業以及國內和非美國校友人群創辦企業的總體比例有所增加。校友創辦企業的總體比例從1950年的6%上升到1990年的近15%。同樣,我們看到國內校友創辦企業的比例從6%上升到接近17%,非國內的校友創辦企業的比例從1950年的4%升至1990年的13%。連續企業家,即那些發現不止一項業務的企業家,在創辦企業和經濟影響方面創造了卓越的貢獻。相應地,相對于大量新手或一次性創業者而言,連續創業者創造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比例很高。而且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校友正在成為連續的企業家,而且他們能夠有效地把創業作為一種職業道路。
2.3 為企業提供優秀雇員
斯坦福大學與行業和企業合作,共同合作挑戰,并將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通過這些伙伴關系,開發出滿足現實世界需求的技術。大學對于風險投資家來說也是一個強大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的項目。有遠見的公司發現,在為創業教師提供支持方面發展起來的關系可以激發他們自己的員工的創造力,它還使企業有機會招募的優秀的員工。斯坦福研究園是一個強大的磁鐵,比如大眾、通用電氣在斯坦福研究園區建立了研發團隊,專門與斯坦福大學教師和學生建立更緊密的聯系,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學進行研發,另一方面還可以為企業發掘優秀的員工。
2.4 社會創新與服務
美國大學一直就很重視社會服務功能,這一理念不僅體現在大學的功能上,在大學教師和學生身上也體現地淋淋盡致。 除了創辦企業之外,斯坦福大學畢業生還創建了約30,000個非營利組織。據調查顯示,有 2365 位斯坦福校友表示在其職業生涯中曾創辦過1家或以上非盈利性組織。由此估算,斯坦福校友在過去幾十年創辦了超過 30000 家非盈利性組織。其中包括世界知名的組織,如特奧會,由斯坦福社會學研究生創立;由斯坦福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杰西卡·杰克利和馬克弗蘭納瑞創辦的小額信貸機構。此外,比如,社會創新中心主要解決全球社會和環境挑戰;哈斯公共服務中心是斯坦福大學對公共和社區服務的有力承諾。所有這些非營利組織它們共同對教育,全球健康或醫療保健,藝術,經濟發展,人權和許多其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
3 總結與啟示
3.1 美國政府、高校領導層的高度重視
美國政府對創業教育的大力支持,直接推動了高校領導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美國政府不僅在資金上大力支持,而且還發布了相關的創業政策,為大學生創業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1980年美國通過的《拜—杜法案》(Bayh-Dole Act)被譽為美國國會在過去半個世紀中通過的最具鼓舞力的法案。該法案的核心是,將以政府財政資金資助為主的科研項目成果及知識產權歸屬于發明者所在的研究機構,鼓勵非營利性機構與企業界合作轉化這些科研成果,參與研究的人員也可以分享利益。在這一政策激勵下,包括斯坦福大學在內的美國各個大學、國家實驗室以及其他非營利性機構都變成了科技創新的溫床。如果沒有領導者的重視與支持,美國的創業教育也不會開展的如此成功。
3.2 健全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斯坦福大學有完善的、系統科學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主要分為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理論知識主要是教授創業過程所涉及的相關知識,而實踐部分則則主要通過校內外創業大賽,研討會,學生俱樂部等形式豐富的創業活動,讓學生真實的體驗創業的過程。正是這些創業教育課程為那些具有創意的潛在的創業者提供了創業相關知識,也為他們以后的創業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斯坦福大學開設的供學生學習的小型企業和創業培訓課程,也讓學生很好地將創業理論知識和創業實踐進行結合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
3.3 多元化的師資隊伍
除了高校領導的角色之外,創業教育的成功還依賴于不斷增加的教師和企業家舉措。斯坦福大學的教師隊伍,不僅僅是終身職位教師以及經驗豐富的企業家、企業高管、風險投資家,校友,還有成功創業的退伍軍人,這使得高校的創業師資隊伍不斷多元化。大學校友是將知識基礎推向市場以獲取經濟影響和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斯坦福大學的教師不僅僅是教學者還是技術的研究者,在技術創造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他們的很多研究都可能是能夠引發社會巨大變化的發明創造,都有可能帶動企業和整個社會的飛速發展。正是教師這些關鍵因素促成了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的形成,不僅培育了大批的創業人才,而且促進新興和年輕公司的形成和快速發展。
3.4 全面的創業教育支持體系
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浩大的體統工程,不僅僅是高校的工作,也是社會、政府、高校共同的責任和義務。需要的得到高校、政府、行業和企業的廣泛支持。美國的創業教育不僅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企業和一些社會組織的支持,中小企業、基金會等都為高校的創業教育提供了免費的服務,都為創業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斯坦福大學注重與企業之間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一方面高校科研成果可以得到企業的資助,成果的轉化可以為企業帶來好的收益和發展前景;另一方面高校為這些企業源源不斷的輸送高質量的人才,可謂是互利共贏。可以說美國的創業教育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創業生態系統。
總之,通過對斯坦福大學的創業影響報告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創業教育對創業實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所大學在創業方面取得如此成功的成果,與政府、學校領導層的重視、完善的創業課程,多樣化的創業教育形式,多元化的師資隊伍以及全面的創業教育支持體系有著重大的關系。研究之,希望可以對我國的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Charles E. Eesley, WilliamF. Miller,Stanford Universitys Economic Impact vi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R]. October 2012.
[2]查嵐.創新為體 創業為用—從斯坦福大學課程設置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J].高教刊,2016(17):8-10-13.
[3]StanfordBulletin.Exploredegrees2015-2016.[EB/OL].[2016-06-18]http//exploredegrees.stanford.edu/graduateschoolofbusiness/#header.
[4] [10]鐘小彬. 美國斯坦福大學創業教育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5]別敦榮,張征.斯坦福大學的教育理念及其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4):85-90.
[6]鄭剛,郭艷婷.世界一流大學如何打造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斯坦福大學的經驗與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4,36(09):25-31.
[7]譚敏.斯坦福大學創業教育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啟示[J].中國成人教育,2015(20):119-120.
[8] [9]Charles E. Eesley, “Impact: Stanford Universitys Economic Impact vi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R].October 2017 .
[11]劉斌《拜—杜法案》的中國啟示[N]. 科學時報,2006-12-01.
[12]孫惠敏,陳工孟.全球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報告[R].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6,(10):120-122.
注釋
1.查嵐.創新為體 創業為用—從斯坦福大學課程設置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J].高教刊,2016(17):8-10-13.
2.Charles E. Eesley, “Impact: Stanford Universitys Economic Impact vi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R].October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