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這個偉大思想的提出,是站在中國處于國家整體轉型上升期的歷史節點,精確掌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發生轉化的歷史定位,結合我國正處在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深入把握我國所處進行偉大斗爭時期的時代背景下的最新理論成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是促進世界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劑良藥”,必須深入剖析其內在的理論創新點,以彰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時代價值。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創新;世界價值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原則,主要從“八個明確”體現其豐富的精神內涵,針對國際國內新形勢國家發展提出的重大時代課題,著眼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與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提出了“新時代”“新目標”“新矛盾”“新方略”“新要求”的理論創新點,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對社會各方面發展的新實踐做出頂層理論分析,以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1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創新點
(1)立意鮮明性。鮮明的主題立意是科學的理論解決其時代所提命題的前提。黨的十九大莊嚴宣布中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時代”的歷史定位意味著黨面臨新時代新階段的諸多新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課題的挑戰,必須依據新形勢從理論和實踐方面回答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命題,這一鮮明主題的確立,是以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表達主題在新時代的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2)邏輯系統性。任何經典理論的形成總能高度整合思想理論精髓和基本原理,形成具有嚴密內在邏輯的有機統一體。新的歷史時期,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提煉創新,高瞻遠矚,立足新的時代起點,著眼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發展布局,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持續推進謀劃了全新的戰略發展藍圖,關乎治國理政的諸多宏觀把握分析,是系統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嚴密的思想體系。
(3)內涵科學性。理論的科學性在于對客觀事物固有規律的研究、把握與遵循,在于其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論基礎上并確保其合理性、有效性。而科學的學說蘊含的真正價值在于其思想內涵的科學性,在于其對于認識改造世界的效用發揮,以及在此過程中所凸顯的解釋力與實用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適應當今形勢發展的科學的理論體系,它是對當今發展規律的總結與揭示,能合理解釋當今中國發展過程中的難題,同時又能前瞻性的預測未來社會發展趨勢,折射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內在規律和本質特征。
(4)體系開放性。任何理論的形成發展并非教條僵化地自我封閉、閉門造車,而是能站在時代的前沿,隨實踐的變化而不斷開放和發展的理論體系。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不斷總結其他國家社會發展實踐經驗,汲取優秀理論成果的精華,豐富其內在時代精神內涵,探索時代發展新方略、解決社會進步新課題的交流發展的開放體系中形成與發展的,具有內容的豐富性與開放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系統回答并解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一系列理論與實踐問題,而且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發展經驗,創新出中國逐漸走向世界強國的新路徑,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貢獻了中國力量,為解決人類問題展現了中國智慧。
(5)實踐指導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的顯著特點就在于它的實踐性和指導性,能夠指引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動,指導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獲得成功。新時代要求體現新思想,新思想適應指導新實踐。新時代背景下發展的新思想是在中國開啟新的發展征途的科學行動指南,必須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同時運用于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指導當下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早日實現新時代偉大中國夢,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向前邁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6)歸屬人民性。“馬克思主義學說中的主要一點就是闡明了無產階級作為社會主義社會創造者的歷史作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站在人民立場,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為人民謀福祉。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黨依據新的時代背景對其宗旨所做的全新闡釋。比如,“新矛盾”的提出,是為切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在各方面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需求,更好地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2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價值
2.1 從人類歷史發展趨勢來看,為世界傳遞了中國理念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摒棄了弱肉強食的自然生存法則,強烈譴責推行霸權主義的舉動,自覺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原則,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肩負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使命,倡導全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增強了世界各國追求和平與發展意識,沖擊了世界發展以西方主導的強國發展模式,摧垮了以美國為價值主導下的霸權強權等,越來越多的向世界主動傳遞中國的和平、合作、共贏和諧發展理念,積極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爭取更多的國際話語權,謀求更廣闊的國際生存空間。
2.2 從世界格局調整的發展現狀來看,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方案
當今世界發展呈現波動與平穩并存態勢,和平與發展依然是當今時代主題,復雜多變國際環境中,我國正處于風險與挑戰并存的時代的風口浪尖,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持久的內驅動力,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亟需解決,地區熱點沖突頻繁,生態氣候治理形勢嚴峻,全球治理危機凸出地擺在人類面前。諸多問題的解決需要國際各國共同努力,共同解決,任何國家都無法置身事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倡導了世界各國共同參與的協作共贏理念,同時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給新時期世界格局調整優化貢獻了中國力量,給世界共同發展進步開出了“治理良方”。
2.3 從理論體系的創新豐富來看,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馬克思主義科學內涵也不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系統科學思想理論。馬克思社會主義建設學說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的核心指導思想。縱觀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以其真理性的觀念至今仍有現實意義,仍舊能經得起實踐的考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真理在新時期的中國所彰顯的新的時代價值,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在新的歷史階段的豐富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王麗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吉林美術出版社,2013-09-01.
[5]張艷玲.《馬克思唯物史觀”以人為本”思想的形成軌跡探析》,《學術交流》,2010年11期,P7—P11.
注釋
1.王浩斌.《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學說發展史的歷史貢獻》,《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5期,P112—P116.
2.含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連干部學刊》,2017年10期.
作者簡介
杜高峰(1993-),女,漢族,山西省呂梁市,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