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鋒
【摘要】藝術生在學習數學方面的能力總比工科學生的學生差,隨之對口高考競爭的白熱化,藝術生數學成績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他們的升學。如何正確培養他們解題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職業高中 藝術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144-01
大量事實和調查數據表明,隨著數學內容的逐步深化,職業高中藝術生數學能力逐漸下降,他們越學越用功,卻越學越吃力,出現了部分藝術生嚴重偏科的現象。因而,對職業高中藝術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應引起重視。
一、“棄重求輕”,培養興趣
藝術生數學能力的下降,環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視,目前社會、家庭、學校對學生的期望值普遍過高。而藝術生性格較為文靜、內向,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加上數學學科難度大,因此導致她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淡化,能力下降。因此,教師要多關心藝術生的思想和學習,經常同她們平等交談,了解其思想上、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幫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學習計劃,清除緊張心理,鼓勵她們“敢問”、“會問”,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要求家長能以積極態度對待藝術生的數學學習,要多鼓勵少指責,幫助她們棄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輕松愉快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還可以結合女性成才的事例和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她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開門造車”,注重方法
在學習方法方面,藝術生比較注重基礎,學習較扎實,喜歡做基礎題,但解綜合題的能力較差,更不愿解難題;藝術生上課記筆記,復習時喜歡看課本和筆記,但忽視上課聽講和能力訓練;藝術生注重條理化和規范化,按部就班,但適應性和創新意識較差。因此,教師要指導藝術生“開門造車”,讓她們暴露學習中的問題,有針對地指導聽課,強化雙基訓練,對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的問題,指導她們學會利用等價轉換、類比、化歸等數學思想,將問題轉化為若干基礎問題,還可以組織她們學習他人成功的經驗,改進學習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三、“笨鳥先飛”,強化預習
藝術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影響,對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相對要差一些,對問題的反應速度也慢一些。因此,要提高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數學能力,課前的預習至關重要。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指導藝術生課前的預習,可以編制預習提綱,對抽象的概念、邏輯性較強的推理、空間想象能力及數形結合能力要求較高的內容,要求通過預習有一定的了解,便于聽課時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難點。認真預習,還可以改變心理狀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因此,要求藝術生強化課前預習,“笨鳥先飛”。
四、“固本扶元”,落實“雙基”
藝術生數學能力差,主要表現在對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應用上。只有在鞏固基礎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藝術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要加強對舊知識的復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結合講授新課組織復習;也可以通過基礎知識的訓練,使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提高,使他們具備學習新知識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從而對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起到促進作用。
五、“揚長補短”,增加自信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藝術生在運算能力方面,規范性強,準確率高,但運算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強;在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條理性強,但間接推理欠缺、思維方式單一;在空間想象能力方面,直覺思維敏捷、表達準確,但線面關系含混、作圖能力差;在應用能力方面,“解模”能力較強,但“建模”能力偏差。因此,教學中要注意發揮藝術生的長處,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視挫折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決心。特別要針對藝術生的弱點進行教學,多講通解通法和常用技巧,注意速度訓練,分析問題既要“由因導果”,也要“執果索因”,暴露過程,激活思維;注重數形結合,適當增加直觀教學,訓練作圖能力,培養想象力;揭示實際問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培養“建模”能力。
六、“舉一反三”,提高能力
“上課能聽懂,作業能完成,就是成績提不高。”這是職業高中階段藝術生共同的“心聲”。由于課堂信息容量小,知識單一,在老師的指導下,藝術生一般能聽懂;課后的練習多是直接應用概念套用算法,過程簡單且技能技巧要求較低,她們能完成。但因速度和時間等方面的影響,她們不大注重課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因此,教學中要編制“套題”(知識性,技能性)、“類題”(基礎類,綜合類,方法類)、“變式題”(變條件,變結論,變思想,變方法),并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詳盡的剖析,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這有利于提高藝術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奠宙《數學教育學》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2]王成霞《高中數學教與學》2010.4
[3]奚定華《數學教學設計》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