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乾 伍娟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競爭激烈,年輕人迫于工作的壓力己是自顧不暇。很多老年人得不到家人足夠的關心。繼而向外尋求精神安慰,因此來自老年小組工作的支持顯得尤為重要。作為社會工作的一種專業方法,老年小組工作中有針對性的互動設置是進行有效小組工作的關鍵,通過小組互動提升小組動力、達成小組目標、獲得更多來互動中的群體支持,這樣的支持可以使得他們獲得更好的心理與社會發展。
關鍵詞:老年群體;小組工作;互動設置
時至今日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如何在新時期有效合理地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使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成為目前受到學者普遍關注的問題。李春立指出,“我國老齡化速度明顯快于發達國家,老齡化現象與經濟發展具有不協調的特點等。人口老齡化影響著就業結構、產業結構、消費結構的變化并提高了社會負擔的系數,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①。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客觀上需要開展老年社會工作。本文著重討論在老年社會工作中運用小組工作方法為老年群體開展服務時,需高度關注“互動設置”與服務目標的契合度以及是否適合在老年群體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中去開展工作。
1 背景概述
1.1 老年社會工作介入的緊迫性
現目前由于老年諸多問題的普遍化與特殊性,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漸進入公眾視野,也是開展老年社會工作的背景之一。到目前為止,我國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根據六普公布的數據,201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1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1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1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191個百分點,目前我國處在老齡化社會發展階段②。由此可見,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客觀上需要開展老年社會工作。此外,中國的養老模式也是開展老年社會工作的背景之一。目前,中國的養老模式以家庭養老為主、以機構養老為補充,家庭養老使家庭成員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家庭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提高,空巢家庭比例增加,致使老人容易產生孤獨感、失落感。再有空巢家庭的數量也愈來愈多,這導致獨居老人的數目也逐漸增多,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的需求也逐漸從物質需求慢慢轉向精神需求。如何在新時期有效合理地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使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成為目前學者普遍關注的問題。
1.2 互動設置
互動可以說是小組工作活動過程中的“游戲”活動,比起游戲直白的趣味性與娛樂性外,互動更加強調社會工作者與小組成員、小組組員之間的互動性?!盎印笔怯幸巹t的“游戲活動”。這句話表明,互動有一定的規則可循,同時,小組工作中的互動的選擇又有一定的目的性。在開展小組工作中,互動是一種情緒釋放的工具,藉以愉悅身心,舒緩郁結,也可以提升組員的溝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訓練小組成員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還能提升組員解決問題的能力。
2 老年小組工作互動設置內容總述
互動設置是開展老年小組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甚至可以說,許多小組工作的展開和繼續下去,需要豐富多彩的活動支持。因此根據服務對象的年齡、性別、教育、職業等特點,設計具有針對性的互動,就成為小組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般而言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破冰活動,破冰活動也被稱為熱身運動,它通常是較短、具有結構性的活動,只需要很少準備就可以開始進行。雖然破冰活動常常被安排在小組工作之前,但是實際上,每當小組凝固或出現冷場時都可以使用。因此,破冰活動對于小組工作的開展至少有一下三個作用:讓組員相互介紹認識;引導組員進入主題;強化組員對小組聚會的投入和參與。二是主題互動,小組過程進行中需要領導者根據互動主題,事先悉心設計,其每一項活動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具體的互動內容包括:配對或三人組討論、書寫、肢體移動、美術與工藝技能的使用、回饋活動、幻想活動、繞圈發言、小組決策(其探討的主題,主要以小組合作、小組思考、小組討論、小組競賽等方面有關的訓練活動為主)。除了上述類型外,還有一些活動,如接觸活動、經驗性活動、信任活動以及創造性道具使用活動等,都可以供我們在開展老年小組工作時酌情采納。當然,這里的“酌情”十分重要。換而言之,互動的安排一定要考慮其適當性以及天、地、時、事、物等主客觀影響因素。
3 老年小組不同發展階段的互動設置
上述互動設置的分類,更多的是整理與歸納適合老年小組工作進行互動設置的總體內容,然而小組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需的不同互動設置,并不完全一樣,因而接下來需要思慮與斟酌的則是依據小組不同發展階段設置相應的互動內容。
3.1 小組開始階段的互動設置——契合目標、打破僵局
小組開始階段是組員的認識階段,主要設置一些破冰互動,但是破冰互動的設置最好要契合小組目標,并且結合小組互動目的。社會工作者也要觀察小組成員的各種表現,藉以了解小組成員的基本特征,作為小組活動的“前測”基礎。
3.2 小組開展過程中的互動設置——察言觀色、表情達意
可以協助社會工作者對小組運作情況以及小組成員表現進行觀察,主要包括:1.觀察小組結構。即小組成員在互動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即誰是領導者,誰是追隨者,誰表現活躍,誰相對沉默;2.觀察小組動力因素。小組成員如何理解并執行小組規則,小組互動過程中如何做決策,如何解決小組沖突,小組領導如何帶領小組成員進展,小組溝通是否能夠進行順暢,小組凝聚力如何;3.觀察組員之間的人際互動狀態。比如,小組互動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小組成員的性格,情緒狀態以及心理狀態等;在溝通過程中小組活動會折射出小組成員的心理狀態,內心未解決的矛盾和沖突,而這些恰恰都會成為我們“治療”的切入點;我們說社會工作者在互動開展過程中要非常注意各種“語言”以及“非語言”的全方位“傾聽”,小組互動中會有很多小組成員肢體上的接觸,肢體語言可以表情達意,傳遞思想;此外,“潛語言”中還包括組員的眼神,語氣,表情,臉色等;而小組互動過程都有利于捕捉組員的這些基本信息。
3.3 小組開展后期的互動設置——檢驗目標、助其自助
小組后期主要目標在于檢測小組目標的達成,以及確定小組成員的成長,完成助其自助的期望。所以,小組后期互動的設置要結合小組目標設定一些情境,便于檢驗小組成員的目標達成情況;也可以設置與小組開始之初的互動,作為小組的“后測”。
4 老年小組工作互動設置實踐探索
基于小組互動設置種類繁多,而且小組不同發展階段對應設置相應互動,那么在實踐的操作過程中它的實施效果以及面臨的困境又會是怎樣?筆者懷著這樣的疑慮,在社會展開互動設置實踐探索。
通過在龍泉驛北泉路書南社區進行的老年陪伴小組實踐后,筆者發現小組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的一些互動設置不盡如人意,因此意識到有目的有規劃的開展小組互動的重要性。通過此次不同互動類型,筆者將互動的實踐結果分為三類,即成功、失敗、“第三類”互動類型。前兩種類型是以開展小組活動時組員臨場反應、參與積極性作為衡量標準;“第三類”則是指鏈接各互動的“次級互動”,即規則說明、分享、交流等?;趯嵺`,筆者發現在老年群體中開展小組工作時,互動設置還需盡可能滿足以下內容。
4.1 分組競爭,適當激勵
通過前期實踐,我們發現由于老年群體個性上的特征,如果一次互動勝利中沒有或者沒有能夠引起老人感興趣的互動獎懲時,老年組員們的參與積極性較低,在互動過程中可以適當給予獎勵,如小橘子、小面包等,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組員再次參與的積極度。但是不能一味的利用物質獎勵“誘惑”組員參與,不然會使得工作初衷發生質變,組員們也會對物質獎勵形成依賴,將會導致沒有獎勵物品發放就不會參加活動的消極抵抗行為。為了避免組員產生偏離“軌道”的消極行為。社工可以運用分組競爭的方式,激勵組員,鼓勵其通過團隊協作贏得勝利。享受該過程帶來的喜悅、滿足與自豪感。適當時社工可以采取口頭表揚的形式,沖淡對物質獎勵的依賴性。
當然,懲罰也可以適當設置,懲罰內容可以是自我介紹,若如此組員名字被不斷重復,從而被小組成員熟知?!皯土P”也可以變相的達到互動目的,“懲罰”作為負向詞語依然可以轉變為正向激勵。
4.2 難度適中,杜絕挫敗
考慮到老年組員身體機能,身體素質以及行動能力等因素,較劇烈的互動不宜出現,如本次小組工作中設置的互動,“丟手絹”。實操過程中不難發現,老人運動緩慢,不適合互相追逐,因此該互動效果不佳,引起組員的強烈不滿情緒。但難度適中的“左手右腳”、“你來我往”等互動設置,卻備受組員歡迎。另外,“幸福拍手歌”由于動作節奏過快,部分組的;行動遲緩錯過節拍,產生挫敗感。為避免此種負面情緒,社工在設置互動時,一定需注意避開節奏過快操作難度較大的互動設置。應盡力結合老人自身特點開展適合老年組員的互動環節。最后,不論怎樣的難度,總有不盡如人意的結果,出現年齡較大卻樂意參與其中的組員時,社工可在其旁耐心引導,讓其在一旁扮演觀賞者的角色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4.3 規則澄清,裁決有度
小組開展過程中,因為對規則的不甚了解,常常導致對規則進行無數遍重復演練,更有甚者無法全情投入到互動中去。出現此種情況,社工需耐心講解互動中的注意事項,如若組員內部以方言交流居多,社工在講解規則時務必以方言解讀之方可。其次,為防止組員注意力沒有完全集中的情況出現,可以多遍重復講解規則,必要時社工需親自示范要領。最后,部分老人患有聽力障礙,社工需分派助理社工上前單獨解釋互動要領,以防其因自身聽力障礙,阻礙其正常參與其中。
另外對于規則的把控,需時緊時松,如“會動的鼻子”,該互動的要求是帶上眼罩后可以將小丑鼻子貼到規定區域即為挑戰成功。如果嚴格按照互動規則處理,則很少有組員可以挑戰成功,這樣將會使得其他組員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很難將互動順利持續下去。
4.4 添加意義,持續鼓勵
無論是精神獎勵還是物質獎勵,社工不可忽視的一個難題就是怎樣才能形成良性互動。一味的依靠“小恩小惠”,難以真正打動組員使其真心融入小組工作中,通過長期小組互動達到治療和發展的目的更是無從談起。因此,設計一項有意義的互動且該互動可令組員獲得情感認同,是一項考驗社工綜合素質的挑戰。社工可以通過引導組員自己動手完成手工作品,并將手工作品的用途意義化,使得制作的過程具有儀式感。如,本次實踐中“秋天別走”的互動設定,社工利用收集到的銀杏落葉,讓組員在紙上繪制屬于自己的銀杏圖畫作品,制作完成后由社工收集起來將其作為禮物贈予社區中的小朋友。這樣組員會非常認真且真誠的完成作品,在此過程中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因此最大限度的看到自身優點,認為自己在做一件十分有價值的事情,重拾自信,感受價值。
4.5 靈活多變,事半功倍
小組活動的開展,大多安排在室內進行。如若室內場地有限,可變通的安排在室外進行,當然室外活動會有一些弊端,比如人員嘈雜,組員容易分心。但真正在室外進行時,會發現意想不到的妙處。組員U型排列圍坐在一起,有趣的互動會吸引路人圍觀,組員內部會產生莫名的自豪感,會更加積極的投入到互動中。此外,該類型的戶外活動可以吸引更多潛在組員自動加入。當然,利弊參半,在戶外進行互動時天氣條件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天氣條件太差會影響組員的心態情緒繼而影響參與熱清,會大大降低互動效率。另外由于戶外雜音太多,為更好的集中組員注意力,務必聲音洪亮,最好隨身攜帶擴音器。戶外開展互動時,部分互動邊界易被組員模糊,社工需靈活多變,隨時調整狀態。如出現緊急狀況,需第一時間啟動救急方案。如原先的互動游戲并不為組員所接受,社工需看情況隨時更換。
5 總結與反思
互動設置是小組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小組互動的設置具有目的性,因此互動的選擇,也要遵守一定的規則。根據小組開展規律以及老年群體的特殊情況需要有針對性的設置互動,才能充分發揮小組活動的功效。下面將重點討論小組工作中的互動設置的總結與反思。
5.1 小組互動需依據群體特性而設置
互動設置要根據不同的群體特性而定,迎合群體特性設置互動,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互動的功效。本文實踐的基礎是圍繞老年群體開展小組互動,對于老年群體而言。他們則需要選擇一些動作幅度較小的或是敘事類的互動,而避免選擇活動量大,過于新奇的互動盡可能注意安全以免在互動的過程中發生意外。
5.2 認清互動設置的目的
在開展小組互動前,需要跟小組成員講清互動目的,不同小組互動的設置具有不同的目的。如在本次小組實踐工作中社工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建立小組成員的同伴支持系統?;硬粌H是要引領出小組的主題,同時還能夠起到發展和支持的目的。如低層次的互動目的是營造輕松熱鬧的氣氛,改變尷尬,僵持的場面;使組員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下活動;高層次的互動則能夠促進人際交往,促進組員的社會化成長,如溝通、信任訓練等;小組工作者開展活動之前,要認清小組互動設置的目的。
5.3 在互動中適當創造競爭機會,激發參與者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小組互動要尊重組員意愿,不做強制性的參與,在本次小組實踐中,部分老人行動不便,無法參與某類互動,但由于其熱情高漲不愿意退出該互動,可有讓其在旁擔當觀賞者或者“裁判官”等角色;互動的設置要能激發組員的興趣愛好,同時互動最好要有一定的難度階梯,追求變化性;必要時,適當增加互動難度,更具有挑戰性;同時還要請請組員參與制定規則和改變玩法,創造選擇和修改互動。
5.4 恰當運用小組互動的解說功能
講解,帶領和解說是小組工作互動中的基本方法之一,引入互動解說實有助促進從互動中學習。從互動前的提醒與關注,互動中處理突發事件以及改善更正的介入,到互動后期引導從互動經驗中學習、促進小組發展、提升個人能力及處理關鍵事件等引導組員思考學習到了什么,為什么是這樣的,以及此經驗是否可以復制等。
互動是小組工作的方法或工具。小組互動的設置需要具有目的性需要綜合考慮更方面的因素,因此小組互動的選擇,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則、事項等。根據小組開展規律以及群體特性設置小組互動,才能充分發揮小組互動的功效。
注釋
①李春立.人口老齡化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理論觀察,2009(1).
②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及其戰略應對,2012.10.17.
參考文獻
[1]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2006: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2]尚靜.小組工作中的游戲解說[J].社會工作方法,2012,12(012).
[3]翁嘉慧.小組工作籌備過程的技巧探究——基于S大學小組工作實務的反思,2015,05,20.
[4]周爽.小組工作的游戲設計,中國校外教育,2015,06.
[5]甘炳光.小組游戲帶領技巧——從概念到實踐[M].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9.
[6]呂新萍.小組工作[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06.
作者簡介
趙曉乾(1994-),女,漢族,貴州省遵義市,碩士研究生,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研究方向:社會行政與社會組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