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曦
摘 要:本文將分析新聞可視化傳播的概念、特點和缺憾,并提出新聞可視化傳播的一些創新途徑。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可視化新聞;路徑創新
1數據新聞的可視化
1.1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可以稱之為數據推動的新聞,是計算機互聯網傳播的一種具體應用。其主要表現形式是通過發現和表現數據之間的相互關系與模式。由于數據新聞具有多元化、可視化,在新聞學行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同時被作為一項新的新聞分支進入到新聞媒體的主流。由數據新聞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數據新聞最終要表現方式是多元化,具有互動性的可視化手法。
1.2可視化
可視化是利用計算機圖形學和圖像技術進行處理,將數據轉換成圖像或圖形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并進行交互處理的一種方法。它一般將字母、符號、或數據轉化為較為直觀的幾何圖形,有利于相關專業人員觀察其模式和計算過程??梢暬粌H是現如今這個信息時代急速發展下新聞傳播的主要形態,更是數據新聞中不可摒除的重要元素之一。
1.3數據新聞的可視化
數據新聞可視化是現今社會新聞發展的主要形式。由于數據新聞的新聞敘事簡練、明確,思維生產方式清晰,呈現的可視化效果強,加上新聞交互性表達十分豐富,使得新聞傳播方式不斷向數據時代發展。而且,可視化在這個訊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擁有自身不可被替代的優勢,儼然成為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的不二選擇。在今后發展的時間里,數據新聞的可視化將以其獨特的姿態存在于新聞媒體等各個行業。
2大數據時代新聞可視化傳播的特點
大數據時代的科學技術將數據新聞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在以往新聞工作中,主要是強調數據運用在新聞制作中的科學性與精確性,而大數據時代則是利用龐大的數據倉庫和科學的分析方法,來挖掘和預測數據背后可能存在的固定行為模式和這些行為模式發生的必然原因,再利用豐富的和具有交互性的可視化傳播工具,來達到創新新聞報道的目的。對于數據新聞的生產流程,大部分新聞工作機構主要是采取獲取數據→分析數據→數據可視化等步驟來完成。在整個數據采集、分析與可視化的過程中能充分體現數據的公共價值,并為廣大受眾提供精彩紛呈的新聞故事。
數據新聞在與傳統的精確新聞相比較的過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數據新聞是在挖掘龐大數據倉庫背后的意義,從而開發數據的預測功能與可視化功能。在以往精確新聞中新聞工作者往往將數據當作新聞內容的支撐點和判斷論據,即用數據來增強報道的準確性和可信性。而數據新聞一方面通過采集龐大的量級數據,再對量級數據進行分析,來提前預測新聞走向和事物的發展趨勢,為新聞工作者提前指明新聞采集方向,搶奪新聞報道先機;另一方面,數據新聞采用新型科技手段改變以往以文字為中心的敘事方式,將龐大的數據通過豐富多彩的、直觀易見的可視化方式展示出來,讓不同的用戶能夠獨立地去理解及參與和開發新聞內容。
3大數據時代可視化新聞存在的缺憾
3.1內涵不明確,內容實用性需提高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進步,要求新聞傳播在內容上還要更加貼近生活,更好地體現服務群眾的特性。而現實是,我國在數據時代下,在新聞節目中未形成相對規范統一的行業節目制作標準,這也從根本上給新聞節目的質量帶來了質疑和考驗,質高收效良的新聞節目量少,而貼近大眾、服務生活的、可以更好引起觀眾共鳴的實用性內容顯然更是偏少,且觀眾認可度不高,宣傳效果上欠佳。這是由于新聞媒體對上述兩個概念內涵認識的不足,對所制作的新聞節目與社會和民眾生活脫節所致。
3.2數據處理精準性低
目前,我國新聞媒體在數據新聞的制作上還處于初級水平,導致新聞的數據處理不夠精確,對事件發展的預測不夠準確,在新聞信息的跟蹤、挖掘當中容易失去先機。這對新聞媒體行業來說是十分致命的影響。另一方面,數據處理不夠精準,導致數據新聞的傳播效果受到了影響,與觀眾的互動不夠強烈,難以調動觀眾的情緒。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新聞的制作和可視化傳播具有嚴格要求,對數據的處理要求快速而精準,這是我國新聞媒體行業需要改進的地方。
3.3運作模式不完整,時效性較差
我國可視化新聞起步較晚,其運作模式還不完整,可視化新聞制作的產業鏈也并不嚴謹,許多可視化新聞的制作人都是自然人,這就造成了其無法在時間發生之后及時做出報道,從而出現導致了新聞報道的新鮮性大打折扣。加上個人所制作的可視化新聞的局限性,讓受眾群體對其進行充分的理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4新聞可視化傳播的創新路徑
4.1信息圖的運用
信息圖能夠用簡單明了的方式表達出新聞事件所涉及的所有文字信息。通過信息圖的運用,數據新聞能夠迅速將新聞事件的核心內容以可視化的方式傳遞給觀眾,具有簡單易懂、清晰直觀的特點。由于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心態越來越浮躁,信息圖的運用非常契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成為新聞可視化傳播的一種主要途徑。在各大門戶網站、各種數據雜志當中,都有專門以圖片來進行事件報道的新聞專欄。這樣不僅給觀眾帶來一種全新的體驗,也增強了新聞可視化傳播的效果。
4.2動態圖的運用
動態圖的運用主要出現在一些財經方面的新聞報道。財經新聞的報道經常會涉及大量的數字和圖表,對于大部分缺乏財經知識的普通觀眾而言,這些數字和圖表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方便大眾進行理解,財經新聞的報道當中可以適當加人一些動態圖,向現眾闡述最新的經濟政策、市場動向和股票走勢等。通過這種方式,即使觀眾缺乏深厚的財政知識功底也能夠看懂新聞節目的播報內容,增強財政新聞的宣傳效果。
4.3交互地圖的運用
在經濟、社會生活日益豐富多樣的今天,天氣狀況、自然災害、市政建設、污染事件、地震海嘯、群體事件等,成為了人們不可獲取的重要而基本不可或缺的新聞信息,而這些無疑要與一定的空間地理信息數據相關聯。這些涉及地理空間的數據報道,只運用文字加地圖的傳統新聞傳播方式,難以達到應有的理想傳播效果,也不能清晰的感受事情的發展情況對于空間地理數據的報道,通過文字和靜態地圖來描述遠遠達不到理想的傳播效果,觀眾也無法從中感受到事情的發展勢態,這時,交互地圖如果運用于新聞報到,將報道的地理、空間、坐標等數據信息在地圖上報道,便能化繁為簡,觀眾同時也自行通過點擊查詢的互動形式,就可以在交互地圖上看到所展示的具體位置以及立體逼真的現實場景,帶給觀眾以最具體真實的事情現狀以及發展態勢體驗。同樣,汶川地震發生后,記者在現場通過交互地圖的報道方式,就可以準確地進行報道,展示每一刻現場的救援情況,發展態勢,那么就能更好地幫助災區外了解情況的觀眾和等待參加救援的志愿者做出更加快捷、準確、清晰的支援行動。又如,在應對環境污染帶來的霾污染上,各地可以建立志愿者團隊,通過交互地圖與新聞記者甚至政府部門的互動,把當地污染企業的現狀分布準確進行報道,在防止不必要的大氣污染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5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新媒體產生,新媒體的產生推動了新聞可視化的發展。可視化新聞已經成為新聞發展的未來方向,其傳播的速度也將越來越快,傳播的程度也將越來越深。新聞媒體人要注重挖掘可視化新聞背后的深層含義,注重數據新聞媒體的融合,拓展新聞可視化傳播的路徑,讓可視化新聞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五彩斑斕的顏色。
參考文獻
[1]唐伶俐.數據新聞在可視化傳播中的應用[J].中國報業,2017(24):25.
[2]許昭.大數據時代新聞的生產報道與分享傳播[J].今傳媒,2016,24(12):25-27.
[3]姜長永.大數據時代下新聞可視化傳播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1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