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民
摘 要:近年來,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迎來了新的建設高潮,人們的思想觀念進一步加強,價值取向進一步完善,理想信念進一步堅定,對黨的信仰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同企業的中心業務工作同布署、同檢查、同考核真正得以落實,但因工作任務、性質、地域的不同也存在著一些差異,遇到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如何抓住機遇,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把企業基層黨的建設工作推向深入,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是值得我們黨務工作者繼續探索的。在此,筆者結合崗位實際,就企業離退休黨建工作做一些粗淺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企業;離退休;黨建;探索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人口漸趨老齡化,企業離退休職工隊伍不斷壯大,他們接收新事物、新信息渠道不斷多種多樣,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與現實發生著激烈的碰撞,給企業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增添了管理難度。為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進一步做好企業離退休職工政治思想工作,發揮時代正能量,是離退休工作者們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1 企業離退休黨建思想工作的現狀
企業離退休職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企業發展穩定的基石,他們曾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奉獻青春、揮灑熱血、盡職盡責。現如今離開了工作崗位,社會角色發生了轉變,內心深處也產生了些許不舍與徘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體質的下降,離退休群體及其管理服務工作也面臨著以下幾種現實狀況:
1.1 社會角色轉換,產生失落與孤獨
企業離退休職工從熱血沸騰的青年參加工作,到耄耋的離退休老人,斗轉星移,風雨兼程,奔波忙碌近40余載,養成了日出而作的勤勉性格和生活習慣,退休后放下工作的羈絆,“負閑”在家,心理一時難以適從,產生一些失落等負面情緒。有的老人身居高樓,與子女分開,缺乏親情交流和鄰里聯系,生活空間變窄,思想上有空虛感;有的老人體質下降,外出及下樓次數有限,慵懶的在家看電視、睡覺,思想上產生孤獨;有的老人重復著日常買菜做飯,照顧晚輩,接送孫子上下學,周而復始,單調而又枯燥,久而久之思想上會產生寂寞;有的老人心理調適不到位,難以忘卻曾經的負出、艱辛與勞累,產生攀比與自責,缺乏包容,常常產生心理失衡、情緒急躁等。這些負面情緒的產生,影響著離退休老人的身心健康,有時會出現嚴重的心理疾患,問題不可小覷。
1.2 住地分散,參與活動難集中
現社會發展快,城市日新月異,曾經住集體房、大雜院的老人跟隨子女,散居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有的跨市居住,有的回農村老家頤養天年,雖然交通便捷,但年齡增大、體質減弱、照顧晚孫輩等原因,難于出門或遠行,老朋友聚會少,鄉愁增多,組織活動難集中,思想狀況難把握。
1.3 生活重心轉移,組織意識、率先意識談化
企業離退休職工離開工作崗位,生活重心轉移到照顧子孫、鍛煉體魄、健康保養、外出旅游等活動上,對參加政治學習和組織生活的興趣不在,主動性明顯下降,對學習會、情況通報會、討論交流會、談心談話等組織活動不愿參加,有的認為退休了,徹底自由了,工作上不便多言多語,將組織的事放在了腦后,缺少了之前的責任和主人翁意識。有的離退休職工自恃經歷豐富,資歷老,不愿放下架子,推辭參加組織活動,率先意識談化。
1.4 高齡增多,體質逐年下降
隨著離退休時間的增長,老年朋友的年齡不斷增高,體質不斷減弱,健康狀況逐年下降,身體各種疾病和傷痛開始出現,有的長期住院,聽力和視力出現障礙,溝通交流有困難,精力和行動能力受到極大的限制,只能長期呆在家里,難以參加政治學習和組織活動。
1.5 重視不夠,支部自身建設力量薄弱
企業離退休支部作為基層黨組織,近年來與在職黨員黨組織一樣得到了應有的重視,但由于離退休群體的特殊性,管理上和思想認識上還是存在差異。認為離退休職工都是老領導、老前輩,資歷深、閱歷豐,黨性觀念和自律意識強,不用花太多經歷去管理,思想上有放松,存在重在職人員黨建工作,輕離退休人員黨建工作的現象,對離退休黨支部的指導和管理缺乏建設力度;學習場所、活動場地受限制或被擠占;經費投入不足;對活動的組織和質量無明確要求;離退休黨員中選出的支部委員、黨小組長年齡偏高,精力不濟,激情不足,病痛、傷痛等原因影響工作開展;支部自身建設力量薄弱,沒能很好的堅持組織生活制度;少數離退休職工認為退休了就不需要組織過多管了的錯誤認識沒能及時予以糾正,造成一些離退休職工很少參加政治學習和組織活動。
1.6 工作人員綜合能力欠缺
老年群體是一個特殊群體,與在職員工的管理存在差異,工作人員在面對資歷深、閱歷豐富、曾經擔任過領導、有一定威望的長者時,組織活動瞻前顧后,特別是在面對批評時畏首畏足,不能正確引導情緒,做好老人思想工作,本著怕得罪、服務好的心態,做好醫療、福利的報銷與發放,放松要求與管理,對政策的宣傳與解釋工作還應有加強的地方。
1.7 組織活動方式單調,吸引力不強
為照顧大多數離退休員工,離退休黨支部開展組織活動時大多以室內為主,通報情況、學習文件、傳達會議精神等,時實會組織一些文體比賽及戶外踏青活動。但由于費用有限,外聘師資講解一些老同志比較關心的衛生、保健、養身等方面的知識較少,活動的方式比較單調枯燥。工作人員一般都是從業務口過來的在職人員,對吹拉彈唱等文藝類的知識欠缺,不能有效利用和調動老同志的特長愛好,組織他們和發動他們,內容不夠豐富多彩,老生常談,滿足不了離退休職工的個性化需求,吸引力不強。
2 企業離退休黨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做好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重要的是落實好離退休干部的“兩項待遇”,做好離退休職工服務管理。概括來說:一是及時向離退休干部通報單位發展情況、傳閱網省公司及國家相關政策文件會議精神,讓老同志及時了解黨的方針政策,了解網省公司和本單位的發展概況,使老同志的思想觀念和行動始終與時代同步、與企業發展同心。二是加強離退休黨員的政治學習和管理,注重思想引領,定期開展組織生活活動,不斷提高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提高黨員的歸屬感。三是做好走訪慰問工作,開展好傳統節日慰問、生日慰問、生病住院上門探望慰問等活動,及時關心了解離退休職工的生活狀況,做好困難幫扶,使離退休職工感受到組織的關心與關懷,體會到組織的溫暖。四是開展好各類文化體育活動,做到戶外與戶內相結合、動與靜相結合、趣味與益智相結合,陶冶性情,積極促進離退休職工的身心健康,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養成健康陽光的良好心態。五是及時為離退休職工報銷醫療類發票,做好其他管理類服務工作,力所能及的幫助離退休職工解決一些生活實際困難和思想困惑。但在實際工作中應做到原則中有靈活,靈活中有側重,注重工作的實效。
2.1 提高認識,優化管理,加強支部自身建設
企業離退休職工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是企業發展建設的堅定支持者和擁護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做好他們的工作即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離退休職工的關心與關懷,也是企業和社會的責任。認為離退休職工離開了工作崗位,思想政治工作無關大局,不緊要的想法是極其錯誤的,老同志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筆寶貴社會財富,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要做,而且還要會做、做好。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管理,重視對他們思想工作的引導,使他們的思想能與時代同步,行動能與企業發展同心。選好配強支部班子,將思想覺悟高、黨性觀念、組織協調能力強的在職黨員選任支部書記,將熱心、思想覺悟高、群眾基礎好,自身身體條件也還行的離退休黨員選任支部委員,這樣搭配既能及時掌握單位相關政策和發展動態,又能有效聯系離退休職員,工作時互補性比較強。同時,注重支部成員的教育培訓與管理,提升綜合業務素質,認真落實基層組織生活會制度,定期組織開展支部其他文體活動,不斷加強支部自身建設,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2 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方式方法
企業離退休職工年齡普遍較高,體質較弱、流動性大,居住分散,無形中增加了管理難度,這就要求廣大離退休工作者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按照《關于加強和改進離退休老干部工作的意見》精神,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發揮作用、有利于參加活動的原則,在繼承過去好經驗、好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工作方法和內容。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與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積極調動離退休職工,建立片區聯絡服務小組,以就近就便、結對關懷、一對一幫扶等形式,建立黨內關懷機制。定期對高齡、行動不便的老員工進行上門走訪,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讓老同志減少后顧之憂,時刻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關懷。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與健康有益的活動結合起來,根據老同志的生理、心里特點,開展一些簡單易行的文化體育健身活動(如:主題紀念活動、文體競技賽、書畫作品展,觀看主題展覽等),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寓教于樂中,促使他們在參與中獲得快樂,在參與中提高思想覺悟和幸福指數。三是將思想政治工作與老同志的心理、生理特點結合起來。將情況通報與座談交流、征求意見建議相結合,將慰問活動(如:生日慰問、傳統節日慰問、生病住院慰問、上門走訪等)與思想溝通相結合,將傳統學習與健康知識講座相結合等。通過這些方法的改進,不斷提高老同志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引導好老同志,合理利用老同志資源,利用退休干部熟悉政策、群眾基礎好、溝通能力強的優勢,組織他們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宣傳企業法規。協助支部委員化解鄰里糾紛與家庭矛盾,維護好社會穩定和家庭的和睦。鼓勵老同志發揮不同的專長、特長,參與技術攻關小組、活動興趣小組等,參加單位技術革新,發揮余熱,參加單位文體活動和社會聯誼活動,激發老同志們的熱情和活力,活躍身心,傳遞社會正能量。
2.3 結合特點,注重思想引領,提高思想工作的有效性
企業離退休職工年齡跨度大、健康狀況不同、文化差異大、思想、訴求各不相同,支部應注重在思想上加以引導幫扶,有效利用老同志相對集中的時機(如:組織生活會、座談建言會、紀念日、文體活動、醫藥費用報銷日等)和新技術平臺(如:飛信群、微信群等),宣傳好人好事,宣傳身邊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唱響社會主旋律,教育引導他們遵章守紀,信念永存,信奉科學,遠離迷信,發揚傳統,傳承美德,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正派的行為作風,把老同志們的心緊緊地凝聚在一起,樹立活潑樂觀、健康向上的陽光心態,真正做到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感受到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幸福生活,平安愉快的度過晚年。
2.4 重視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認識和服務水平
企業離退休職工人數多,服務管理工作繁而雜,而工作人員少,工作環境與離退休職工經歷的相差大,對一些相關政策、原則性問題做溝通解釋時,常常遇有障礙,不被理解,心中常有委屈,心里負擔大。而作為企業主要精力集中在主營業務上,對離退休工作人員培訓少,關心不足,重視不夠,年輕人往往不愿意到這些崗位上來,認為沒有舞臺可以施展,沒有機會可以發揮,致使離退休服務管理工作按部就班,缺乏生機與活力。為此,應增加對離退休工作人員的培訓與教育,認識到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社會責任,創造交流學習煅煉的機會,消除工作中的畏難、顧慮和擔憂,不斷提高離退休管理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松松. 中國共產黨老干部政策的歷史演進[D].武漢理工大學,2010.
[2]單豪杰.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研究[D].蘭州大學,2017.
[3]張靜.發電企業離退休工作面臨的問題及管理創新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6(2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