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孟春
摘 要:學習語言的目的即為交際。不管哪種語言的學習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交流。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中國在世界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英語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必要存在,同時英語口語的教學重要性也愈顯重要。
關鍵詞: 課堂教學;口語教學;多媒體教學;文化差異
自新課改以來,現階段的教學模式已漸漸的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目的就是不斷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而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口語教學就變得愈加重要。學習一門語言的重要作用即為交際。那么,如何在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口語交際水平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 鼓勵學生開口說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不怕犯錯誤,多開口。課本中有許多情景對話練習,既有同伴練習,又有小組活動,活動豐富多彩,那么如何能夠在課堂上將這些活動順利展開,這就需要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教師創設語言情境,可以就一個知識點,一個短語結構或是一個句型結構,反復練習。比如在學習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及教學大綱,設置如下的語言情境,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互相采訪小組成員,詢問其如何去學校,讓組內記錄員統計,最后全班范圍內發言總結,這樣的活動既鼓勵了學生在小組范圍內大膽說,也同時鼓勵了學生在班集體里大膽說。鼓勵學生開口說也就成為了提高口語交際水平的前提條件。而這樣在學中用,在用中學,會使語言形式與語言運用相聯系,是培養學生形成開口講英語的好方法。
2 拓展學生多元化文化視角,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
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導致人們的思維習慣的不相同,那如何讓學生能真正的將所學習到的第二語言運用到生活中呢?這就要求學生能夠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巨大文化差異。比如,在學習到詢問天氣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時,教師應該對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講解,為何在平時的交際中,中國人很少會談論天氣,而在西方文化中,這確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而在學習到How old are you?這個內容時,又需要讓學生額外了解,“What is your salary here? ” 、“Are you married? ”之類的問題也是不能隨便問別人的,因為這些問題在西方文化中是屬于個人隱私,而西方人很注重隱私,所以在漢語文化中,有些平時經常使用的話題或是句子,實際在口語交際中是不太合適的。
3 組織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
課堂教學畢竟是稍顯死板的,如何讓學生能在課外將課堂所學加以使用,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外多組織些豐富的活動來訓練學生的口語,提高其口語交際水平。比如開展一些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還要在班級范圍內開展英語角活動,每周一次,每次一個話題,初中階段,學生的詞匯量和文化知識儲備還不夠豐富,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比如Talk about your summer holiday, 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等等這些話題,也可以以分組形式表演英語話劇,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學生有了興趣,必然能夠積極準備,積極參加。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點,也通過這些有趣的活動再次等到了鞏固加強,學生的口語水平也通過自己的“說”得到了提高。
4 堅持口語測試
教師應該在學生進入初中階段伊始,就開始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音標教學,并且這樣做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學習音標,學生可以漸漸的脫離必須依靠教師教授才能學習新單詞的困境,在此之后,才能實現學生課后通過自行閱讀擴大詞匯量,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內容,讓學生的開口說變得有內容說。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口語測試呢?教師可以遵循音標測試——單詞測試——句子測試——短文測試這個過程循序漸進,同時注意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教師也可以在每節課開始前,邀請一位同學做一次演講,內容自由準備,時間為兩分鐘左右,然后讓全班同學參與,討論該同學演講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前進入學習狀態。
5 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因為個體存在差異性,學生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該充分考慮到這個因素,提出問題應該優先考慮提問基礎中等的學生,然后讓中等偏上的學生進行補充。舉例來說,如果是直接在課本上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就可以讓中等基礎的學生回答,而如果需要總結概括的問題,可以考慮讓中等偏上的學生來完成,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全班級范圍內的學生都可以參與課堂問答活動,讓大多數同學能夠享受完成課堂任務的喜悅,增加其成就感,這也間接的鼓勵了他們在課堂上敢于說,從而形成了良好而積極的心態,健康向上的班風。
6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科學技術日益先進,多媒體教學已漸漸深入課堂。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利用好多媒體,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呢?教師可以把課本中的內容形象化,生動化,在PPT中穿插使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話題或者音樂等各要素讓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樣做的目的就在于能夠把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把重難點內容通過多媒體展現出來,然后讓學生不停的操練,在操練中把重難點內容消化掌握,最終轉化為成功的口語教學。
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們老師在學校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英語的氛圍;在家,家長要配合老師督促孩子們的英語學習;而學生自身也要對英語口語以及英語學習重視起來。英語口語是教師需要花大力氣的難點。只有老師抓好學生的特性,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出發,才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