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軍
摘 要:在科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應與現代教育同步發展,繼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同時不斷學習現代教育理念,以德育為營養,促使科學素養開花結果,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是一項系統工程,切不可操之過急,需要長期積累,潛移默化。
關鍵詞:民族地區;教育;德育;整合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德育為本。”德育在素質教育中已成為重中之重,教會孩子如何做人是教師當前面臨的最緊迫的任務。尤其在偏遠的少數民族牧區,在科學教育中更要挖掘出各類教育的思想內涵,將科學知識的傳授與品德教育巧妙整合,不斷提高牧區少數民族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德育素養。
一、把科學觀察與環保教育整合起來
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地域、國家,甚至全球一個重大的時代問題。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牧區環境也被嚴重地破壞,草原沙漠化,植被逐年減少、草原退化、水源減少并被污染,在科學觀察中把環保意識巧妙地寓于德育之中,從而可以樹立小學生關心環境、愛護環境的意識。
生活中的環境問題是人們生活最直接的感受,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形象性。生態環境保護和牧區小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在觀察生活及生活場景中,春天來臨,天氣轉暖,冰雪消融,小草發芽,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瓜果飄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帶學生去感受草原的自然風光,感知家鄉的獨特景象。欣賞美景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受到環保知識的熏陶,同時也要在科學教學活動中,帶領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田間地頭,走近森林河流,切實感受環境污染、植被破壞、生活垃圾隨處可見,一幕幕活生生的案例,讓學生感受到環境保護迫在眉睫。兒童的內心世界是五彩繽紛的,當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接觸大自然時,便會以獨特的方式回饋到他的內心世界,以強烈的使命感給觀察到的物體賦予生命。從內心深處喚醒正在沉睡的環保意識。每當響起風吹草低見牛羊悠揚的歌聲時,他們能夠聽到森林的歌聲,能看懂小草韻律的舞步。能夠讓小朋友和大自然交心,能夠和生活中的一切為伴……大自然不再孤獨、不再悲傷,也能開啟孩子的思想和心靈。在孩子們認識和適應大自然的同時,保護大自然,讓其在發現美、創造美的行動中豐富想象,使學生萌發出對大自然的敬重,啟迪孩子們對生活的熱愛,激發學生美的信心和決心。
二、把科學實驗與習慣教育整合起來
小學科學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動手實踐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活動。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堂課下來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團糟;實驗教學不僅不能成功還有可能適得其反,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學生的科學素養很難得到發展,甚至在實驗中有時還會出現難以預料的意外情況。因此,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認真參與探究,還要滲透學生良好的品德教育。
(一)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
小學科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動手實踐為目標的科學素養,探究又是科學教育的核心,科學教育只有引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發現、探索實踐來發展其科學素養,才能實現科學素養與德育的內在統一。然而,牧區少數民族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盡管他們從學會說話開始,就可能出于好奇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父母文化基礎薄弱,受教育學習機會少,不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而是直接毫無保留地將答案告訴孩子,唯恐孩子聽不明白。進入學校后,不少教師受到現有教學條件的限制,在教學中也是“絞盡腦汁”地將知識通過語言、演示實驗等方式傳授給學生,忽略了學生思維發展的培養,只是機械地按照實驗步驟按部就班地照葫蘆畫瓢,沒有真正讓學生探究,忽視學生思維活動的參與,久而久之,孩子們習慣于從老師或家長那里“省時省力”地獲取知識,缺乏主動探究、發現、總結、整理的意識。所以,小學科學教育不能停留在以往你知道是什么就行,而不是為什么這樣。真正的科學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發現的習慣,遇到問題,自覺主動地去探究、猜想、驗證,自主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二)養成動手又動腦的學習習慣
現代教育倡導在實踐中學習,其實質是通過動起來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在“操作”中發現,在“操作”中體驗,在“學習”中感悟,會“動起來”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學生往往是手確實動起來了,但不善于動腦,面對眼前五花八門的實驗儀器,往往盲目地好奇、激動、急于操作,老師只顧實驗形式,學生只顧實驗的 “熱鬧”,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科學教育要養成學生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總結,“四動”相結合的習慣,引領學生確實動起來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動起來之前要明確操作的方法、目的,弄清要解決的問題和途徑,預測可能獲得的結果和可能出現的結果,制定好實驗方案,即眼、手、腦、口全動起來。真正的實驗操作中要提醒學生手、腦、眼、鼻、耳多種器官的并用,要及時捕捉有效的信息、細微變化,觀察分析實驗中的各類現象,從直觀形象變化中探索出想要的答案。
三、把科學探索與合作學習整合起來
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生活中探索科學是科學教學的有效手段,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中科學事件的好奇心,也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好奇心期待的謎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在科學實驗探究發現的過程中盡可能采用合作探究,眾人拾柴火焰高,各出奇招大大縮小了學生之間的距離,便于學生交流自己的思想,更能集思廣益,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成果展示時也以團體為單位,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的力量,產生集體榮辱感,增加團結意識,逐漸樹立合作學習的思想。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