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m蘭, 孫冬雪, 龐立欣, 張愛軍,3
(1.河北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河北保定 071000; 2.國家北方山區(qū)農業(y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保定 071001;3.河北省山區(qū)研究所,河北保定 071000)
硒是動植物生存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最主要的功能是抗氧化作用,主要是通過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簡稱GSH-Px)實現(xiàn)[1]。GSH-Px是生物體內一種重要的含硒酶[2],它能催化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生成還原型谷胱甘肽(GSH)[3],消除自由基,分解有毒的過氧化物。趙耀等研究表明,適量濃度的硒可提高GSH-Px的活性[4-7];趙決建等研究證明,適量硒可提高作物的品質和產量[8-12];耿建梅等研究指出,不同品種谷子對硒的敏感反應不同[13];王永會等研究不同生長期不同施硒濃度對谷子的影響[14-15]。適量施硒可增強作物光合作用,提高組織可溶性蛋白質吸收量,進而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產量,但其作用受硒形態(tài)、施用時期以及作物類別等因素影響較大[16-17]。本研究通過室內外試驗結合的方式,探索同一濃度的硒肥在不同品種谷子不同時期進行葉面噴灑,對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谷子品質和產量的影響,為探尋一種高效安全的富硒谷子生產途徑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現(xiàn)實意義。
試驗于河北省太行山東麓的唐縣丘陵山區(qū)進行,該試驗地的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試驗時間: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谷子于2014年6月4日播種,6月20日間苗。
供試土壤理化性狀:pH值為7.75,有機質含量為 12.93 g/kg,土壤全硒量為0.226 mg/kg,土壤有效硒含量為10.78 μg/kg,全氮含量為0.87 g/kg,堿解氮含量為 13.56 mg/kg,全磷含量為 0.697 g/kg,有效磷含量為 44.3 mg/kg,速效鉀含量為 50.6 mg/kg。
試驗材料:冀谷19(矮88×冀谷12),硒含量為 0.109 mg/kg;冀谷21(矮88×安472),硒含量為 0.136 mg/kg。
供試肥料:亞硒酸鈉(分析純),由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生產。
本試驗采用裂區(qū)設計,以品種為主區(qū),即選用冀谷19、冀谷21這2個品種,以谷子不同時期進行施硒處理為副區(qū),即在拔節(jié)期噴施硒肥定為T1處理,在孕穗期噴施硒肥定為T2處理,在齊穗期噴施硒肥定為T3處理。試驗中每個葉面噴施硒肥處理的濃度是固定的,為30 g/hm2,噴施500 mL。每個處理設置3次重復,共設18個處理。處理后每10 d取樣1次,并于處理前取樣對照(CK),連續(xù)取4次,其他操作同常規(guī)的管理措施,成熟期小區(qū)谷子全部收獲測產。
1.3.1 測定指標 酶活性指標:在拔節(jié)期、孕穗期、齊穗期分別取樣,測定谷子株體內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
品質指標:測定谷子籽粒粗蛋白含量。
產量指標:試驗小區(qū)實測計算產量。
1.3.2 測定方法 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的測定參照鄧修惠等的方法[18-19],粗蛋白含量的測定采用凱氏定氮法[20]。
試驗數(shù)據均采用SPSS 19.0和Excel 2007進行處理及統(tǒng)計分析。
2.1.1 拔節(jié)期施硒對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T1處理GSH-Px活性總體上呈先升后降的變化趨勢,且施硒處理后變化幅度不同,品種間略有差異。冀谷19在處理后10~40 d,施硒處理后的GSH-Px活性比CK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在9%~16%,且在30 d時增加到最大值,達423.5 U/mg。冀谷21中GSH-Px活性的變化趨勢與冀谷19相似,30 d時比CK增加19.6%。可見在酶活性方面,冀谷21較冀谷19敏感。
通過品種間對比可知,在CK組,冀谷19植株中 GSH-Px 活性與冀谷21植株中相比略低。但是冀谷19經過葉面施硒處理后,株體中GSH-Px活性高于同期CK冀谷21。進行類似比較可知,冀谷21經過葉面施硒處理后,植株中 GSH-Px 活性高于同期CK冀谷19。由此可見,在谷子拔節(jié)期進行濃度為30 g/hm2的硒處理能夠彌補谷子植株中 GSH-Px 活性受谷子品種造成的差異影響。

表1 T1硒處理對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的影響
注:同行數(shù)據后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同時間段內不同處理對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影響的差異顯著(P<0.05)。下表同。
2.1.2 孕穗期施硒對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T2處理GSH-Px活性隨時間延長呈先升后降的趨勢,且施硒處理后變化幅度不同,品種間略有差異。冀谷19在處理后10~30 d內,經過硒處理的GSH-Px活性與CK相比,均有所增加,且增加幅度分別為7.8%、8.7%、5.8%,且在 20 d 時達到最大值427.9 U/mg。冀谷21植株中 GSH-Px 活性的變化趨勢與冀谷19相似,增加幅度在9%~17%,且在20 d時達到最大值421.6 U/mg。在酶活性方面,冀谷21較冀谷19敏感。
通過品種間對比可知,在CK組,同期冀谷19植株中GSH-Px活性與冀谷21植株中GSH-Px活性相比略高。但是冀谷21經過葉面施硒處理后,植株中GSH-Px活性高于同期CK冀谷19。類似比較可知,冀谷19經過葉面施硒處理后,植株中GSH-Px活性明顯高于同期CK冀谷21。由此可見,在谷子孕穗期進行濃度為30 g/hm2的硒處理同樣能夠彌補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受谷子品種造成的差異影響。

表2 T2硒處理對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的影響
注:“—”表示數(shù)據未測。下表同。
2.1.3 齊穗期施硒對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T3處理GSH-Px活性總體呈先升后降的變化趨勢,且經過硒處理后變化幅度不同,品種間略有差異。冀谷19在處理后10~20 d內,施硒處理后GSH-Px活性比CK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分別為17.6%、29.9%,且在20 d時增加到最大值,為483.2 U/mg。冀谷21植株中GSH-Px活性的變化趨勢與冀谷19相似,20 d時比CK增加33.4%。在酶活性方面,冀谷21較冀谷19敏感。
通過品種間對比可知,在CK組,冀谷19植株中 GSH-Px 活性與冀谷21植株中相比略低,但是冀谷19經過葉面施硒處理后,植株中GSH-Px活性高于同期CK冀谷21。類似比較可知,冀谷21經過葉面施硒處理后,植株中 GSH-Px 活性明顯高于同期CK冀谷19。由此可見,在谷子齊穗期進行濃度為30 g/hm2的硒處理同樣能夠彌補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受谷子品種造成的差異影響。

表3 T3硒處理對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的影響
綜合以上分析可得,在谷子拔節(jié)期、孕穗期和齊穗期內隨著硒肥處理時間的延長,冀谷19、冀谷21植株中GSH-Px活性均有所增加,且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冀谷21植株中GSH-Px活性的增加幅度大于冀谷19,可能是不同品種的谷子對硒肥作出反應的靈敏程度不同。2個品種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在谷子拔節(jié)期30 d、孕穗期及齊穗期20 d時達到最大值,且GSH-Px活性比CK的要高。通過CK組與硒處理組不同品種谷子的同期對比可知,在谷子拔節(jié)期、孕穗期和齊穗期內進行濃度為30 g/hm2的硒處理后均能彌補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受谷子品種造成的差異影響。
由圖1可知,不同時期的硒處理對籽粒中粗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冀谷19中,T1、T2和T3時期處理作物與對照相比,籽粒中粗蛋白的含量均呈顯著增加,增幅在 20.6%~29.2%。在3個處理生長時期中,以T2時期處理作物的增幅最大,其粗蛋白含量為9.1%,比對照提高29.2%。在冀谷21中,只有T2時期的處理作物籽粒中粗蛋白含量顯著增加,其粗蛋白含量為8.7%,比對照增加12.0%。

由此可見,2個品種的谷子均是在T2時期硒處理下籽粒中粗蛋白含量達到峰值。這可能由于谷子的T2時期(孕穗期)是干物質形成的主要時期[19],在此時期硒肥的噴施有利于谷子體內粗蛋白的形成與積累,從而使得在谷子T2時期的硒處理作物,粗蛋白含量與對照相比顯著增加。而不同時期的硒處理對籽粒中粗蛋白含量影響程度不同,則可能是谷子各生育期對硒肥作出反應的靈敏程度不同所導致的。
綜合以上分析可得,對冀谷19、冀谷21 2個谷子品種,通過葉面噴施的施肥方式,在谷子孕穗期用濃度為30 g/hm2的硒肥處理谷子,可以顯著提高谷子籽粒中粗蛋白的含量。
由圖2可知,不同時期硒處理對冀谷19和冀谷21產量的影響大體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處理后,2個品種谷子產量與對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2個品種的產量均在T2時期處理后達到最大值,分別為3 923.0、3 924.3 kg/hm2,增幅分別為3.6%、2.8%。出現(xiàn)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對谷子進行硒處理的3個時期中,在T2生長時期處理的硒肥其施肥時期符合谷子的生長特點,肥效發(fā)揮較好,可以促進籽粒生長,從而出現(xiàn)增產效果最為顯著的結果。

雖然不同時期硒處理對2個品種產量的影響大體相似,但是對各自產量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在冀谷19的硒處理中,處理時期為T1、T2的作物產量同對照相比顯著增加,其產量分別為3 871.3、3 923.0 kg/hm2,與對照相比增幅分別為2.3%、3.6%;在冀谷21的硒處理中,只有處理時期為T2的作物產量同對照相比顯著增加,其產量為 3 924.3 kg/hm2,與對照相比增幅為2.8%。出現(xiàn)這種差異,可能是由于谷子的品種差異造成的。
綜合以上分析可得,對冀谷19、冀谷21 2個谷子品種,通過葉面噴施的施肥方式,在孕穗期采用濃度為30 g/hm2的硒肥處理谷子,可以顯著提高谷子產量。
試驗表明,外源硒能夠顯著提高植株體內的GSH-Px活性,這與付冬冬等研究的結論[7,21-23]相似。在谷子的不同生長時期,用同一濃度的硒肥(30 g/hm2)處理谷子,結果顯示不同生長時期的硒肥處理對谷子植株中GSH-Px活性的影響存在著時間效應。在谷子拔節(jié)期,當硒肥處理時間為 30 d 時,2個谷子品種植株中GSH-Px活性達到最大值;在谷子的孕穗期和齊穗期,當硒肥處理時間為20 d時,2個谷子品種植株中GSH-Px活性達到最大值,當處理時間延長到30 d時,其酶活性開始呈下降的趨勢。
以谷子為試驗材料,在孕穗期進行濃度為30 g/hm2的葉面施硒,可以顯著提高谷子籽粒中粗蛋白的含量并顯著提高谷子產量,這與劉慶等研究的結果[24]有所不同,其研究表明,通過葉面噴施一定劑量范圍的亞硒酸鈉溶液,對小麥產量影響不大;與不施硒相比,施硒可提高籽粒中粗蛋白含量,但差異不顯著;不同施硒時期對小麥籽粒中的粗蛋白含量也有一定的影響,但差異也未達顯著水平。這可能與作物類別、作物生長期特點等因素有關。
通過以上結論綜合分析可得,針對冀谷19、冀谷21 2個谷子品種,通過葉面噴施的施肥方式,在谷子孕穗期用濃度為 30 g/hm2的硒肥處理作物時間達20 d時,可以顯著提高冀谷19、冀谷21植株中GSH-Px活性、籽粒中粗蛋白的含量以及谷子的產量。針對谷子對外源硒的敏感程度,冀谷19在改善品質與提高產量方面比冀谷21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