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軍
(陜西省西安市鐵一中學 710054)
傳送帶問題是高中物理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的模型,也是高中物理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學生對于物體運動的過程不是很清楚,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以2014四川理綜多選題傳送帶V-t圖像問題為例.

圖1
如圖1所示,水平傳送帶以速度v1勻速運動,小物體P、Q由通過定滑輪且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t= 0時刻P在傳送帶左端具有速度v2,P與定滑輪間的繩水平,t=t0時刻P離開傳送帶.不計定滑輪質量和摩擦,繩足夠長.正確描述小物體P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可能是圖2中的( ).

圖2
錯解分析學生對于物體在水平面上的運動的狀態比較熟悉,但是在運動的傳送帶的時候,則很容易在分析的時候分析的不全面,只考慮到兩個速度大小不一樣的時候,容易忽視兩個速度不同的時候,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也要進行分類分析,這樣就造成了所選擇的選項少選.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用”在物理的教學中,與我們的生產、生活以及高科技相聯系的比較密切.所以在現在的高考題目中也出現的幾率比較高.但是在現在的題目中,有一些知識點容易混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一些錯誤,下面以2015四川理綜多選題7中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打板問題進行分析.

圖3
如圖3所示,S處有一電子源,可向紙面內任意方向發射電子,平板MN垂直于紙面,在紙面內的長度L=9.1cm,中點O與S間的距離d=4.55cm,MN與SO直線的夾角為θ,板所在平面有電子源的一側區域有方向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B=2.0×10-4T.電子質量m=9.1×10-31kg,電量e=1.6×10-19C,不計電子重力.電子源發射速度v=1.6×106m/s的一個電子,該電子打在板上可能位置的區域的長度為l,則( ).
A.θ=90°時,l=9.1cm B.θ=60°時,l=9.1cm
C.θ=45°時,l=4.55cmD.θ=30°時,l=4.55cm
錯解分析學生在看到這道題目的時候,一般是明白運用洛侖茲力充當向心力.但是在學生分析的時候,由于不明確粒子運動的圓心和半徑,則很容易造成錯選或者是漏選.
正解分析先由洛侖茲力充當向心力,求出半徑R=

總之,學生在這兩類題目中也不是因為太難,而是對一些概念沒有理解清楚或者是對一些運動過程沒有進行全面的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能夠重視這些易錯點,幫助學生全面分析地分析物體運動的過程,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從而在分析題目的時候避免漏洞,讓學生能夠更全面認識這些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