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
摘 要:數學閱讀是一個被忽略的話題,從早讀課多數都是語文、英語這一現象足以見證學校對數學閱讀的重視程度。重新審視我們的數學教學,課堂也鮮有數學閱讀?!伴喿x”,好像是語文課中的專用名詞。其實不然,“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A·A·斯托利亞爾語),而語言的學習是離不開閱讀的。閱讀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數學解題能力和主動思考的能力。讓數學閱讀“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感受閱讀的魅力,師生在閱讀中共成長。
關鍵詞:數學閱讀;內外兼修
有效個別學習的關鍵是教會閱讀。研究表明,構成一些學生學習數學感到困難的因素之一是他們的閱讀能力差解。數學閱讀被忽視太久,以至于很多教育者都不知道什么是數學閱讀,怎能怪家長不了解數學讀物呢?參與課題研究以來,我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了解了數學閱讀的重要性,提出了讓數學閱讀“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研究方法。
一、數學閱讀,魅力數學活水來
《回文數》《神奇的莫比烏斯帶》《數獨》《涂色正方體》……因為系列叢書《數學文化讀本》進入教師和孩子們的視野,數學研究課堂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小學生數學報》成為孩子們的睡前好伙伴,數學故事成為每節課的期待。閱讀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每個假期的數學專著閱讀,《數學基本思想18講》《數學素養的生成與教學》《智趣數學課》《做“業高一籌”的小學數學教師》讓我不斷咀嚼這句話:“你覺得數學不美,那是因為……你在數學花園的外面!”要做一位有魅力的數學教師,數學閱讀才是源頭活水;要把孩子引進數學花園,數學閱讀才是甜蜜花蕊!觀李培芳老師的課,魔術、神奇的數字黑洞、神奇的完美數……老師沒有充分的數學閱讀和研究,怎能把這些高深的數學知識恰當地融入小學課堂常規教學中,讓孩子欲罷不能,下課還要自己去揭秘魔術呢?我校老師執教的《神奇的莫比烏斯帶》讓多少聽課老師回家自己嘗試把莫比烏斯圈4等分、5等分……多少孩子思索為什么二等分剪出的是一個更大的圈,三等分剪出的卻不是3倍大的圈呢?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數學閱讀,課堂更有數學味、更有深度,學習中能融入自己的閱讀見解,師生共同創造精彩課堂。
二、課內閱讀,深度學習好方法
(一)數學語言的提煉與轉化
1.數學語言的提煉。如《1~5的認識》中,教師啟發:擺圓片時,數字2表示2個圓片,在生活中2還可以表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盡可能多的數量是2的物品,老師選擇板書幾個,寫累了還寫不完,怎么辦?順勢介紹省略號。教師小結:每一個數字都很奇妙,所有個數是1的物品都可以用1表示,所有個數是2的物品都可以用2表示……(至此完成對數字“2”的建模)一個簡單的數字就能表示這么多的意義,多簡潔呀!回家再畫一畫數字“2”,要求盡可能畫出你知道的能用2表示的物品。這是模型的應用,也培養了孩子的發散思維。
2.數學語言的轉化。要重視圖形、符號、文字的轉化。低年級用圖表示的情景,一定要教會孩子讀圖,把圖形語言轉化為文字表達;高年級文字呈現的情景問題,又要學會保留數學主干,轉化成圖示幫助理解(如線段圖)。數學符號背后的內涵要充分挖掘,如“≈”對應的三種可能:去尾法、收尾法,四舍五入法。
(二)閱讀方法的指導
數學閱讀“讀寫算”。由于數學語言的高度抽象性,數學閱讀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必須認讀感知閱讀材料中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理解每個術語和符號,并能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最后達到對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識結構,這中間用到的邏輯推理思維特別多。一年級數圖形時,把同一類圖形標上相同符號數,數完加起來看看總數是多少,再把所有圖形數一遍,看總數對不對。統計表的閱讀也適用此法,先從左讀到右,計算橫欄合計;再從上讀到下,計算縱欄合計;最后把幾行的橫欄合計相加得一個總合計,幾列的縱欄合計相加得一個總合計,兩次計算的總合計相同,可以初步確定所有計算是正確的。
三、課外閱讀,數學王國大探秘
越來越多的國際大規模學力測評已經證明:數學閱讀與數學學業成就成正相關,也就是說會閱讀的人成績更好?!皵祵W閱讀”不僅是讀數學,而且是數學、科學、人文、藝術的整合閱讀;“數學閱讀”不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發展。因此,基于核心素養的“讀學”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數學“大閱讀”,拓展學生視野,培育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思考,改變思維方式,陶冶學生情操。
孩子在幼兒階段就應該看一些繪本。而我對一年級新生的調查,媽媽喜歡講童話故事,看數學繪本的很少。因此,從一年級開始,我班孩子訂閱了《小學生數學報》,每周用兩天的早讀教孩子們讀報,午休可以看報。對孩子們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要求孩子看完一張,講一個最喜歡的數學故事,結合我校的小課堂的要求完成。從學校圖書館借閱適合本年級孩子閱讀的數學讀物,放在班級圖書角,供孩子們閱讀。讓孩子們從小窗口感受數學大世界。當然也鼓勵家長給孩子訂閱數學期刊,網購數學讀物。家長咨詢應該訂閱哪些,我幫著收集了一些適合各個階段孩子適合的數學課外讀物目錄,家長可以聯合訂閱,親子閱讀。
受“數學步道”的影響,我還通過“小眼找數學”活動,讓孩子每天記錄一個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問題,每期辦一次數學小報,以此把閱讀圖書拓展到閱讀生活,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從小培養數學素養。未來科學越來越數學化,社會越來越數學化,將來要想讀懂“自然界這本用數學語言寫成的書”,沒有良好的數學閱讀基本功是不行的。
參考文獻
[1][美]Eric Jensen等著,溫暖譯.深度學習的7種有力策略(創智學習)[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3-4.
[2]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3.
[3]李培芳.小學數學魅力課程思與行[R].重慶市當代教育科學研究院.
[4]李培芳.用字母表示數[R].重慶市當代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