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秀
摘 要: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一種極普遍的現象,也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尤其對于高中數學學科而言,提問是開啟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思維的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從目前的高中教學情況來看,教師雖認可“生本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課堂提問環節卻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沒有很好地掌握這一門“技術”。本文將論證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怎樣進一步優化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生本教育”;高中數學
一、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1.輕質量重數量
有些教師曲解了素質教育,錯把課堂提問問題的數量作為了衡量一節課是否生動豐富的標準,然后,由于課堂上提問太多,學生疲于應付,看似師生交流頻繁,實際上學生對問題缺少深入思考的過程,最終的結果是學生無法獲得完整的知識。
2.重提問而輕思考
為了追求課堂教學進度,不少教師一提出問題,就讓學生立刻回答,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短,如果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不高時,教師就會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打斷學生,自行回答或者自問自答,如果學生回答錯了之后,不去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而是立即予以糾正,給出標準答案。長期下去,學生會不再重視老師提出的問題,對問題不再積極的思考,這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3.盲目提問,讓學生無從下手
有些老師的問題設置沒有經過精心地設計,提出的問題缺乏探究性和啟發性、梯度性,為了體現師生的互動活躍,過多地提一些諸如“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缺乏一定的難度和深度,有時提問的跨度又太大,已經超出了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導致教師講的乏味,學生學得辛苦,徒勞無益。
二、如何在“生本課堂”理念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的策略
(1)注重問題的探究性和啟發性,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引入生本教育的精髓是推動學生轉變以往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讓其發散性思維和靈活性思維得到培養,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的問題時,應設計出具有較強探究性和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如,教師在進行《雙曲線》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應該在和學生共同獲得雙曲線的定義之后,再進行一系列演示實驗,巧妙地設置相關問題。
(2)注重問題的梯度性和開放性,促使學生全面發展。要想在生本課堂理念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還應該精心地設計出一系列具有梯度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促使學生能從多個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引導他們在各自原有的知識層面上進行自我挑戰。
以《函數概念》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設置出以下幾個問題,1、在初中階段,我們是如何認識函數的,問題2、認真觀察課本中列出的幾個例子,思考是否具有函數關系,并說明理由。問題3、如何借助集合的概念來進一步理解函數這一理論。然后教師就可以結合問題的難易程度,找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不同的問題,這樣,不僅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現的機會,同時,有助于全體學生對函數概念進行逐步理解,有助于他們從多個角度對函數問題進行分析,使得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嚴密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3)注重問題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高中數學課程知識本身來看,課本上的知識不僅抽象而且較為復雜,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則應努力創設出趣味性和生活化相關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開展探究活動,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充分的激發出來。
例如,教師在進行《等差數列》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時,可以充分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積極創設出具有趣味性和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比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爸爸今天去銀行存了10000元錢,每年的利率是0.26%,如果按照單利進行計算,那么每年的本利分別是多少?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將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激活,同時能使學生能在非常輕松的狀態下進行學習。
(4)課堂提問要適時。一般來說,當學生的注意力不太集中時要提問,這樣就可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課中,學生的思維產生障礙,發生偏差,或受到思維定式的干擾時,要及時提問,以便排除障礙,當講授時間太長,學生產生倦怠、麻痹情緒時,要及時提問,以便學生重新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學習中去。
(5)問題要難易適度,對于學生的回答要有積極地反饋。問題的深度和難度相對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而言不能過高或過低,因為如果問得簡單,就不能引起學生思考,這樣就等于白問,如果問得太難,超出了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就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最好是讓大多數學生“跳一跳,夠得著”即大多數學生通過努力就能回答上來,
在處理學生的回答時,要對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要適時、適當的分析、評價,不能不管學生回答如何就一味較好,不給予學生中肯的評價,此外,有的學生剛剛回答,老師就接過學生的回答,一講到底,長此以往,學生非但不能積極參與到問題的思考和回答中,還容易造成學生對問題的麻木和對老師自問自答的依賴。
總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十分重要。課堂提問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如何精心設計和有效提問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應轉變以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擔任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其主動性與創新意識,這已經成為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的主要發展趨勢。
三、結束語
“生本教育”理念是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的必經之路。因此,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設計,不斷探索和優化課堂提問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逐步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學習能力,新形式下的高中數學教師任重而道遠,要掌握這門技術,需要精心設計、反復推敲、長期磨練,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