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萍
摘 要: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不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等方面的銜接,如果銜接工作做的不好,不僅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還影響了中小學生的應用能力及實踐能力的提高,最終導致中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性下降。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性,不僅能夠連接和統一中小學英語教學整體過程,還能夠幫助學生銜接好英語知識及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及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小英語;過渡銜接;問題;對策
1中小學英語銜接現狀
1.1英語過渡中學習現狀
通過對調查數據的總結分析,有40%的學生感覺初中階段英語學習吃力,跟不上上課進度,不如小學輕松,成績停滯不前,80%的學生表示初中英語與小學英語相比學習內容變多變雜,教師授課的方式也有明顯變化,要求學生掌握的重難點與小學相比也有所不同。
1.2英語過渡差異
1.2.1單詞
據統計,小學單獨課文單詞容量5~8個,且每個單詞較短,單詞與實物相關易于聯想,識記難度小;初中單詞容量大于10,且單詞字母較多,種類復雜,涉及面廣,較為抽象,需要經過反復記憶練習才可掌握。
1.2.2課文
小學課文內容以對話形式出現且配有豐富的插圖,在單詞理解的基礎上將句子在具體語境中進行簡單解釋學生即可理解,而初中課文篇幅變長,圖畫變少。
1.2.3上課方式
小學課文容量小,課堂時間充足,老師可通過做游戲,猜答案等多種趣味性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課堂活動中掌握新知。初中由于教學任務的限制,課堂以傳統授課的形式進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
1.2.4課后練習
小學練習題以補全單詞,句子為主,學生通過對課內單詞及課文內容的理解即可輕松完成基礎大題,閱讀理解與判斷正誤可通過對句中個別差異詞的比較完成。相較而言,初中習題在書本知識基礎上,偏重于語法考察,閱讀理解涉及到課外詞匯和文章理解,寫作部分開始考察學生的知識整合和邏輯思維能力。
1.2.5課后作業
小學學習以課內單詞和課文對話為主,課后作業布置偏重于讀和寫,即對于課內單詞的記憶與課文對話的理解,初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單詞和課文內容之外,還需要學習者對于課文出現的語法,新的語言運用加以分析總結,更加注重于語法及語句的學習,掌握和運用,注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及發散性思維。小學至初中課文量的變化,不僅使課堂容量的增加,更是課后學習任務的增加。
2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對策
2.1注重學生的情感銜接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主要目標,而且小學生沒有升學的考試壓力,心態也比較放松,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都較高。而進入初中以后,相對于小學英語中只需要直觀了解的簡單知識,學生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需要消化大量的知識,但是,由于課時的限制,一來,不能給學生提供太多的知識消化時間,需要他們在課下進行,學習壓力徒增;二來,也注定了初中英語課堂不能再像小學課堂那樣有較多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課堂氛圍整體較為嚴肅,此時學生極易出現學習焦慮狀態。因此,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首要任務是實現學生英語學習情感的銜接。而小學生積極英語學習情感體驗的延續需要學生對初中英語學習和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體驗,以消除他們的未知恐懼心理。
2.2增加課外閱讀
閱讀是積淀知識,增長見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初中生水平已經可以通過對整體英文課文的閱讀有自己的理解和思想,通過不斷的閱讀累計出來的英文素養也會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
2.3不拘一格的教學策略
英語教學銜接,保持小學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初一英語如問候、借物品、看醫生、購物等,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模擬,激發并保持學生對英語的熱情。在語法教學上,課前引入學生熟悉的小學課本內容,降低學生的接受難度,以后再逐步深入;閱讀教學,先從小學學過的短句及場景出發,從單詞、短語到句子、再到短文,循序漸進;語音教學,可參照小學生非常熟悉的漢語拼音拼讀規則,編排英語音標讀音規則口訣,利用口訣教會學生劃分音節;詞匯教學時,把小學英語詞匯整理歸納,采用音形結合、分類、對比、聯想等多種記憶法記單詞,初中在學習動詞的三態變化時,可以采用分式記憶法(AAA式、ABB式、ABA式、ABC式),最后達到連詞成句成篇記憶法,使中小學英語教學順利銜接。
2.4建立中小學校溝通機制
為了實現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不論是九年一貫制學校,還是處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中小學,都必須搭建兩者教學間的常規溝通機制,中小學英語教師定時定期組織教學交流活動,促使中小學英語教學互通有無、無縫融合。例如,實行中小學英語教師“一對一”的“教師結對”模式,可以彼此上對方的課,也可以彼此相互觀摩聽課,通過上課和觀摩共同尋找小學英語和中學英語教學的契合點,一來可以讓教學氛圍相互滲透,教學方式有效銜接,以維持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后的學習興趣,二來可以加強中小學英語教師之間的溝通往來,同時增進情感的互信和友誼,通過彼此的觀摩和學習相互提出自身的教學建議和意見,以改良和修繕中小學英語教學,從而打破中小學英語教學“各自為戰”的局面,真正實現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共同進步、教研合一。
3結語
需要注意的是,小學和中學的銜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遵守循序漸進和連貫性的原則,在逐漸、逐步增加學習內容和難度的同時,要注重教學方式、學生情感和所學知識的連貫性,如此,才能消除學生從小學到初中英語學習的陌生感和未知感,幫助他們樹立起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最終實現小學英語和中學英語的順利過渡和有效銜接。
參考文獻
[1]張麗萍.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張媛,孫東方,吳曉威.中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銜接探索[J].英語教師,2017,17(02):34-38.
[3]張瑩.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難的研究概述[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7(05):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