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
你知道嗎?人的一些姿勢、動作可預防疾病。下面介紹一些可防治疾病的姿勢和動作。
1.仰臥治呃逆 仰臥有和胃、降逆、止嘔的功效,尤其對飽食或食后過度運動出現的呃逆治療效果特佳。
2.跪膝預防痔瘡、頸椎病 每日堅持跪膝姿勢伏在床上兩次,每次約30分鐘,不僅對痔瘡有預防作用,而且能預防頸椎病。
用腳尖支撐身體走路預防痔瘡、脫肛 每天早晚兩次在家中走約100米,走路時,抬起腳后跟,用腳尖支撐身體。這樣練習,既可預防痔瘡,又可預防脫肛。
轉頭緩解頸椎病 不管是坐著還是站著,只要有空就可閉上眼睛,先抬頭盡量向后仰,再低頭使下巴盡量靠近胸前,這樣,可使頸背肌肉先放松后拉緊。接著,頭緩慢繞圈,做圓周運動,正反方向各繞圈10~15次。最后將腰背挺直靠在椅背上,兩手交叉放在頸后片刻。這些動作可改善頸背部血液循環,緩解頸椎病。
5.踢小腿肚子緩解疲勞、祛濕氣 一手扶住固定物,一條腿站立,用另一條腿的腳面踢打站立腿的小腿肚子,踢打的力度視個人承受能力而定。在踢打的過程中,可以加速、緩慢交替進行,每次5~10分鐘。這些動作可緩解疲勞、祛體內濕氣。
右側臥治腹痛 由胃腸痙攣引起的腹痛,可采取微屈雙膝向右側臥的姿勢,保持10~30分鐘,可緩解腹痛或使腹痛消失。
平躺、雙腿上舉有助于治療失眠 平躺在床上,雙腿上舉,最好是雙腿直立、貼墻,堅持此姿勢一定的時間,可使人體進入身心放松模式,有助于治療失眠。
高舉手緩解腿麻 人坐的時間過長,腿就會發麻。如果感到左腿發麻,就高舉右手10秒,然后放下,反復3次;如果右腿發麻的話,就舉左手。此姿勢可緩解腿麻。
旋轉雙腳改善全身血液循環 全身血液循環不佳,內臟功能容易失調,出現頭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可仰臥在床上,先讓雙腳在空中晃動,然后像蹬自行車一樣讓雙腳旋轉,持續5~6分鐘,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環。
10.半蹲、低頭彎腰治頭暈眼花 有的人蹲得過久,突然站立就會頭暈眼花,甚至站立不穩,這屬于體位性低血壓。年老體弱者、病后體虛者、低血壓病人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屈膝半蹲,同時低頭彎腰,氣血就會上升,頭暈眼花癥狀消失。
11.常踮腳改善性功能 經常踮腳,可疏通經絡,益腎壯陽,改善性功能。具體動作是:站立,抬頭挺胸,雙眼平視;雙手自然下垂或握拳,肘關節屈成90度。雙足并攏、放松,慢慢地用力抬起腳跟,以至于完全用足尖支撐身體,1~2秒鐘后,腳跟緩緩放下。長期堅持,可改善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