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王盼盼
多家美國媒體9日引述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官員的話稱,美方認為,中國違反了兩國2015年達成的“反網絡竊密共識”,一直在對美國企業進行“網絡竊密”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9日回應說,美方有關指責缺乏事實根據,中方堅決反對。中美在網絡安全領域擁有重要共同利益。近年來,雙方在2015年網絡安全共識基礎上開展了有效的交流合作。我們敦促美方停止對中方的無端指責,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維護兩國網絡安全領域交流合作勢頭。
2015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了深入、坦誠、建設性的會談。雙方達成廣泛共識,其中之一是:中美雙方同意,各自國家政府均不得從事或者在知情情況下支持網絡竊取知識產權,包括貿易秘密以及其他機密商業信息,以使其企業或商業行業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安局網絡安全高級顧問喬伊斯8日在參加一場網絡安全會議時稱,該協議達成后,來自中國的網絡竊密行為數量“明顯下降”。他語焉不詳地稱:“中國是否遵守協議不是非黑即白的事,但很明顯,他們今日的行為遠超出兩國達成的協議范圍。”
美國“國會山”網站8日稱,喬伊斯認為,當年同中國就網絡竊密問題達成協議沒有錯,但現在不能排除特朗普政府就該問題對中國實施制裁的可能。報道稱,喬伊斯此言的背景是,美國司法部近日以“涉嫌竊取美國企業知識產權和商業機密”為由對中國福建晉華及其合作伙伴提起訴訟。剛辭職的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當時稱,中國的行為“已經對美國經濟繁榮和競爭力構成現實威脅”。面對美方的起訴和打壓,福建晉華稱不存在竊取技術行為,并要求美方停止錯誤做法。
美國網絡媒體Axios8日稱,塞申斯任職期間,美國司法部對中國“網絡間諜”問題采取了史無前例的強硬做法,這一路線已超越行政范疇,預計新司法部長上任后仍將持續。8日,美國司法部宣布從美國各州選擇5名檢察官組成“中國小組”,專門處理“中國經濟間諜和網絡竊密”案件。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刁大明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特朗普政府在網絡安全方面確實有對中國施壓的傾向。長期以來,網絡安全領域作為國與國之間新的合作點以及普惠全世界的領域,中國在其中一直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未來如果網絡安全領域出現矛盾或分歧進一步升級,我們要更加確定地表達中方在網絡安全領域的積極主張。▲
環球時報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