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東
摘 要:乒乓球運動趣味性強,很受中學生的喜愛,是每年高考專項中拿分比較容易的項目之一。但乒乓球運動技術性強,不經系統訓練學習,很難掌握其要領。為了能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掌握乒乓球運動的技能,在學習基本技術時應加強乒乓球意識的貫徹。
關鍵詞:體育專業生;乒乓球意識;技戰術
近年,有機會帶了一批體育專業生,其目標就是面對高考。在學生中有一部分選擇了乒乓球,初步了解到他們對乒乓球這項運動了解不深,個別有過接觸也是很不正規??梢哉f大都沒有基礎,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對乒乓球有所認識,但這種認識可能不夠全面,欠缺深刻,甚至不正確。日常的訓練中對于乒乓球意識的培養能夠較快地讓學生建立起運動技能。如何讓學生盡快地掌握一定技術動作,并能較為熟練地運用,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就訓練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同行們共同探討交流,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一、乒乓球意識的意義
意識其實就是一種習慣,對人的影響很大,人的行動是受意識支配的。正確的意識有助于行動的事半功倍,而錯誤的意識會干預行動,從而影響到結果。在訓練或比賽中,某種意識或許會對運動員產生一定的支配或指導。這種意識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正確的乒乓球意識,會對運動員產生積極的正面影響,錯誤的乒乓球意識則會帶來一定的干擾。一般來說,技術上的問題看得見、摸得著,比較容易發現或解決;而意識問題一旦形成要想改變是很難的。
二、乒乓球意識的影響因素
影響意識的因素很多,可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分析。
主觀因素包括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技能技術水平、訓練效率等。只有掌握了乒乓球專業理論知識,才能有效地提高乒乓球意識。具備豐富的戰術理論知識,有助于個人乒乓球意識的提高。而技能技術水平是形成乒乓球意識的根基。缺乏良好的技術,要培養乒乓球意識就是空中樓閣,難以實現。訓練效率則會決定訓練效果以及技戰術形成,對乒乓球意識的形成也有重要影響。
客觀因素則主要取決于訓練水平。訓練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技能形成有直接的影響,這里面包括教練的業務能力、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訓練條件的具備等。教練員應該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將意識的培養逐步貫穿于訓練的全過程,并在實施過程中,用簡練的語言提醒學生注意,及時進行更正,提高學生的乒乓球意識。
三、乒乓球意識的建立
學生面臨著學習和訓練的雙重壓力且時間有限。因此,在制定訓練計劃時要注重實效,在注重基本動作的同時必須讓學生認識到意識的重要性,并在訓練中加強意識的學習。乒乓球意識比較復雜,根據實際情況把乒乓球意識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意識基礎階段:培養學生正確的動作意識、步伐移動意識和還原意識。正確動作意識要讓學生明白動作的要領和作用。準備姿勢含胸塌腰屈膝是為了蓄力,能有效提高移動的速度。步法是乒乓球運動的靈魂,每種步法有其自身的特點,如單步一般移動簡單、靈活、重心平穩,適用于小范圍移動,有利于運動員迎擊近網的短球。并步因其重心起伏小,因此該步法穩定性較好,運動員在左右移動時通常選擇此步法。跳步移動范圍較大,有利于運動員發力進攻。墊步主要作為步法的調節,在步法移動到一定的位置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擊球點時,運動員就要通過墊步來進行調整,爭取找到最合適的擊球點,這也是眾多步法中尤為重要的一種。除了相應的步法,運動員還應具備還原意識,這種意識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出現身體還停留在上一動作的結束處,而對方回擊過來時出現“反應不過來”的情況,避免因準備不足而造成的失誤。第二,意識提升階段:動作協調用力意識、合理迎擊球意識。協調用力是打好乒乓球的關鍵,蹬、轉、收的用力銜接要順暢、自然。發力集中,動作相對放松,特別是手腕和前臂。合理迎擊球意識根據來球的特點采取相應的迎擊球措施,球速快相應的動作要快。合理擊球點位置有一定的規律,但也因人而異,需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合適的位置,這就需要平時訓練中不斷打和摩。第三,意識綜合運用階段:判斷意識、戰術意識。經過上述階段練習后,基本意識已經形成,為提高綜合能力應對乒乓球瞬間的變化,必須加強意識綜合運用能力。判斷意識可以反映出隊員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經驗,是綜合實力的一種體現。對于對手發球的正確判斷能有效地阻斷對方的進攻意圖,而對于對手特點的判斷可以擊毀對方的戰斗意志。判斷意識隨著技戰能力的提升而不斷提高。戰術意識是根據戰略目的,能夠正確地運用技術和戰術的一種自覺心理活動,具體體現在技術運用的目的性和戰術行動的預見性、準確性、協同性、靈活性等方面。
總之,教練要從根本上重視乒乓球意識的系統學習和運用,在平時的訓練當中要加大對意識的引導和應用。乒乓球意識的引領可以使乒乓球技術學習更有目的性,思路更清晰。扎實基本技術和正確意識的融合就能形成好的技戰術。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加強乒乓球意識的訓練,不僅學習乒乓球意識理論知識,還要在訓練和實戰中嚴格實施,否則,那就是空中樓閣,經不起實踐的檢驗。
參考文獻:
[1]李學砦.淺析足球意識的培養[J].網絡科技時代,2008(10).
[2]林繼宏.羽毛球意識的培養[J].湖北體育科技,2006(5):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