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晶
【摘 要】在現階段各高校的教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們往往更加注重對于學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通過素質教育提升個人音樂水平。而各類院校在音樂教育方面,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個人水平的全方面發展,為了能夠培養出一批適用于社會且全方面的應用型的人才,教育工作者們應該根據分析當下各類高校聲樂教育現狀,從素質教育出發,著重培養學生全方面發展,本人也為此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策略,從而嘆息各類高校聲樂教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心得,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心得;策略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2-0169-02
如今,很多高校對于本校的聲樂教育始終是重點關注的,而為了能夠培養學生在音樂方面的造詣,教育工作者們往往會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對其聲樂水平進行培養。針對當下社會對于應用型聲樂人才的需求,本文將通過總結培養聲樂教育人才的心得,從而提出幾點針對性策略進行當下教育的探討,以適應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升高校聲樂教育教學水平。
一、當下高校聲樂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存在的問題
(一)聲樂教育培養目標落后。對于當下各類高校的聲樂教育教學水平,始終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各類高校將聲樂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技能型人才,缺乏長遠目光,為了能夠使學生適應社會對于聲樂方面的需求,各類高校應該將聲樂教育目標定位在培養應用型全方面的人才上。另外,各類高校也應該將聲樂教育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學生成為一名應用型的全面型的聲樂人才上,從而能夠適應社會對于應用型聲樂人才的需求。
(二)忽略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當下各類高校聲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育工作者們往往將理論和實踐相脫節,一方面,由于學校過分的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從而使得學生自身演奏技巧并不夠完美,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一定會出一些差錯。另一方面,由于個別學校注重學生技巧性的掌握,從而使得學生對于一些聲樂知識存在著疏漏,在面對基礎知識不能夠掌握,就算學生的聲樂技巧再高超,也不能夠成為一名應用型的聲樂人才。
二、高校聲樂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措施
(一)明確聲樂教學的目標,培養應用型聲樂人才。在現階段各類高校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將聲樂教學的教學目標定為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論知識,從而忽略了學生對于藝術技能的掌握。而教育工作者們為了重點培養學生如何進行聲樂授課,并不會去深刻了解每個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身體情況和自身技巧。為了改變當下的聲樂教學現狀,教育工作者們應該將聲樂教學目標定為重點培養學生對于聲樂教學的理解和具體的技能培養,從而使得學生適應社會對于聲樂人才的需求,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全面型的聲樂型人才。
例如,教育工作者們應該將聲樂教學融入到具體的教學體系當中,讓學生區分聲樂教學和音樂表演的差別,從學生的不同階段入手,根據學生自身能力基礎的不同,從而進行聲樂的針對性教學,通過不斷分析學生對于藝術作品的掌握程度,使得學生能夠正確掌握聲樂授課的方法。此外,教育工作者們可以通過訓練學生耳朵的靈敏程度和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順利實現將聲樂教學和真正的音樂教育理念相融合,從而促進各具特色的聲樂教學的不斷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成為一名應用型的全面型的聲樂人才。
(二)在聲樂教學中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培養應用型人才。在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過程中,部分高校往往存在著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育而忽略實際技能的培養,或許重視技能的培養而缺少了部分重要的基礎理論知識的教育,從而使得學生無法做到注重理論和知識相結合,促進聲樂教學的正常發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們應該通過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聲樂教學中更加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從而使得聲樂教學在傳統的基礎上有一個質的突破,也使得學生能夠成為一名應用型的聲樂人才。
例如,教育工作者們在對學生進行聲樂授課時,可以通過不斷給學生提供舞臺表演機會,讓學生在掌握了聲樂基礎知識的技巧之上,可以通過不斷實踐,在舞臺上能夠展現自己的實力。在理論知識教育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的對于聲樂知識的掌握能力,讓學生可以適當的做筆記,而做筆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更加充分掌握有關聲樂的知識點,從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而教育工作者們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我聲樂展示,教育工作者們可以通過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從而使得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更深的了解,促進了聲樂全面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三)更新聲樂教學內容,培養應用型人才。在現階段的聲樂教學過程當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們根據固定的教材進行聲樂的教學,然而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對于聲樂教學也應該走出傳統模式,不斷適應新時代的潮流。為了能夠不改變傳統聲樂的精髓,教育工作者們可以將聲樂教學融入當今時代潮流元素,通過不斷改編的形式使聲樂教學能夠更加新穎,從而吸引了當今學生的學習。而這種不斷更新聲樂教學內容的方式,也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加廣闊,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拓寬學生對聲樂知識的理解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名聲樂全面型的人才。[1]
例如,對于現階段的很多首聲樂歌曲,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往往認為跟不上潮流,而教育工作者們可以通過不斷鼓勵學生對歌曲進行改編,從而使得學生融入到聲樂教學的課堂當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通過將這些通俗歌曲進行老歌新唱,學生們可以不斷更新學習觀念,提升審美情趣,使聲樂教學和當下時代潮流相迎合,促使學生增加學習興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學生積累各種音樂素材,從而奠定良好的聲樂基礎,使得學生成為一名全面型的聲樂人才。[2]
(四)通過多種形式展現聲樂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在現階段的聲樂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們可以通過不同種形式進行聲樂教學,而多種形式的聲樂教學可以將學生充分吸引到課堂中來,從而提升了生對于聲樂教學的學習興趣,教育工作者們可以將自彈自唱、合唱、重唱等形式的訓練引進到課程當中,使學生能夠全面展示聲樂技巧,在學習到更多聲樂技巧的同時,也可以使自己不斷進行創新,讓學生對于歌曲的理解更加深一個層次,最終促進聲樂教學逐步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成為一名全面的應用型的聲樂人才。
例如,教育工作者們可以通過小組分組的形式進行聲樂教學,通過多種小組討論形式進行聲樂教學,在小組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們可以根據學生基礎知識的不同,聲樂學習能力的不同進行分組,針對每組的特點進行分組教學,這種針對性的教學,可以將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新穎化,促使學生能夠在不同小組中得以更好地學習,而學生也可以更好地與教師合作、溝通,在合作和溝通中不斷促進、不斷學習,形成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從而能夠更好地促進聲樂教學的發展,最終使得學生能夠成為一名全面的應用型的聲樂人才。[3]
三、結語
在現階段的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們應該不斷加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通過將聲樂教學安排在聲樂實踐課中,使得學生能夠提高音樂組織能力和音樂創造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自主學習能力,使得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聲樂應用型人才,在學生步入社會之后可以不斷地適應社會發展,解決當今社會的矛盾需求問題,從而為今后的聲樂演唱和聲樂教學等社會活動奠定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雪.高校聲樂教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 (3):160-161.
[2]唐博.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地方高校聲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音樂時空,2015,(23):45.
[3]劉瑤.藝術實踐在培養高校聲樂表演人才中的重要性[J].時代文學(上半月),2012,(6):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