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對通用技術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門課程就是要全面提升學生技術素養。如何利用通用技術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就是擺在每一個通用技術教師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筆者看來,除了緊扣教材,以《技術與設計一》和《技術與設計二》為載體,夯實學生的技術知識基礎外,開展適合高中學生的科技實踐活動不可或缺。那么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如何開展呢,下面我結合我的一些經驗,簡單說明一下。
一、組織學生制作實物模型
實物模型:根據相似性理論制造的按原系統比例縮小(也可以是放大或與原系統尺寸一樣)的實物,例如飛機模型,軍艦模型,建筑模型(可以就本地的一些經典建筑進行模仿制作),學校大門設計等。學生可以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也可以個人開展,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模型種類,通過查閱資料,上網搜索,獲得模型制作的基本知識和方法,設計模型草圖,制定所需材料,然后準備材料,學校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制作工具進行模型制作,教師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在制作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技術工作的特點,經歷設計的一般過程,感悟技術文化。活動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科學評價,可以采取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法,總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在此類活動中,教師要負責學生的安全,制定電動工具的使用管理辦法并嚴格落實。
二、組織指導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China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est,簡稱創新大賽,CASTIC)是一項具有20多年歷史的全國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項目的綜合性科技競賽,是面向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導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動之一,是目前我國中小學各類科技活動優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種形式。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一項具有示范性、導向性和群眾性的活動,該項活動的目的是促使青少年深入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激發其對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通過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和活動的參與,使廣大青少年初步領會科學的方法論,提高其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其科學素質的全面提高。
從以上對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簡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無疑是給通用技術的成果展示和學生的學習實踐提供了一個高規格平臺,通用技術課程中學習的設計的一般過程: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和優化—編寫使用說明。在這里正好得到體驗。因此,通用技術教師要積極利用課程優勢,組織學生學習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相關內容,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大賽相關活動,使學生在通用技術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組織學生進行北斗導航科普活動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廣泛應用于地理測繪、工程建設、交通運輸、精準農業和氣象預報等各行業,深刻改變了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同時,衛星導航正和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將在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各個領域促進產業信息融合,實現衛星導航價值的驅動創新。開展“北斗領航夢想”青少年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向青少年展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應用的最新進展和科技成果,激發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培養青少年科學興趣與創新能力。本活動符合2017年9月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設計制作活動信息技術部分推薦主題,符合2018年1月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地理/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部分課程模塊要求。各校可結合其相應的課程開展活動。
通用技術課程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開展北斗導航系統科普活動,讓學生體會我國在衛星導航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配合開展北斗領航夢想相關活動:如“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我是北斗觀察哨活動”“北斗智慧生活活動”“北斗走天下”科技實踐活動“我的北斗夢”科幻畫活動等,在活動中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對學生遇到的困難積極幫助,尋求解決辦法。
四、組織學生開展“科技活動周”
1.利用學校周邊社會資源,對學生進行技術教育,包括:參觀科技館,技術類企業(化工廠,煉油廠,高科技企業),工科院校,航天城等。
2.組織學生開展科技比賽活動,高中通用技術課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課程,可以利用學生課堂所學理論知識開展一些比賽活動,比如,“水火箭制作與發射比賽”“建筑模型設計與制作比賽”“雞蛋撞地球比賽”等活動,通過活動,激發學生技術探究的興趣,鞏固學生在技術課堂所學的“技術與設計”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勤于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3.組織學生觀看一些技術教育類視頻,如《我愛發明》《超級工程》《超級建筑》等,使學生學會正確的使用技術,管理技術的能力;養成積極參與技術的習慣;培養熱愛技術的感情并形成正確的技術觀;通過了解中國過去和今年來取得的技術成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參考文獻:
姚申萌.高中通用技術必修課與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的整合[J].科技創新與平業發展,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