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珍


摘要:本論文通過選取3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使用Praat語音軟件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他們在習得英語單元音時出現的偏誤,然后在對比分析理論的基礎上分析出現這些偏誤的原因,進而提出相應的習得方法和對策,以期幫助他們準確地習得英語單元音,進而提高學習英語的能力。
關鍵詞:二語習得理論;英語;單元音;偏誤;對策
一、英語單元音概況及實驗介紹
單元音(pure vowel)是指發音時音質相對保持不變的元音。英語共有12個單元音,根據發音時舌前后位置的不同,單元音又可分為前元音、央元音和后元音三類;根據舌頭上下位置的不同,可分為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和低元音四類;根據圓唇、展唇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圓唇、展唇音和自然音。本次的英語單元音習得研究將選取其中的八個單元音進行研究和分析,即?、ɑ、?、?、?、?、i和u。筆者將把通過使用Praat語音分析軟件分析獲得的標準單元音的發音舌位圖與3位大學生單元音的發音舌位圖進行對比分析,然后使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相關理論對其中的差異和偏誤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習得意見和建議。
二、英語單元音習得的實驗分析
根據元音舌位狀態說明圖(圖1)可知,標準英語元音的各個舌位區域分別是:i 是前高元音;u 是后高元音;? 和 ?是前中元音,偏后;? 是后中元音;? 是前低元音,偏后;ɑ 和 ? 則是后低元音。而根據3位大學生通過分析共振峰數據所得到指定元音的舌位區域類別分別是:i 和 ? 是前高元音;u 是后高元音;?和 ?是后中元音;? 和 ? 是前低元音,偏后;ɑ 則是后低元音。
將3位大學生的平均化之后的共振峰數據畫出舌位圖(圖2)后顯示,他們所發的I是前高元音,而標準的是I是前中元音,這說明他們所發I元音時發音舌位是正確的,但是發音高低度上則不正確,比標準的發音高度偏高了。單元音 ? 本是前低元音,而他們所得出發的位于前低區域,這個說明他們發音舌位雖然正確了,但是發音高度仍是不夠的,高度還需增加。至于英語單元音 ?,雖然舌位的位置與標準單元音的一致,但發音高度顯然偏高了。至于剩下的5個英語單元音i、u、ɑ、? 和 ?,除了單元音 ɑ 的發音高度比標準稍微偏高之外,其舌位和發音高度基本與標準的發音一致。
綜上可知,他們在發英語單元音時,只有i、u、ɑ、?和 ? 這5個英語單元音時是較準確的,I、?、和 ? 這三個單元音則不太標準,存在著較大的偏誤。在某種程度上,這與語言語素第二語言習得所研究的結論是相一致的,即在學習單元音的過程中:①舌位高低先于舌位前后;②前元音和央元音先于后元音;③后圓唇元音先于前圓唇元音;④舌面元音先于舌尖元音。
三、偏誤原因探究及相應的對策
下面,筆者將從對比分析理論的角度來探討出現這些偏誤的原因:(1)正遷移。如他們在發英語單元音 ? 時可能聯想到了漢語拼音的o,然后會不自覺地以o音來代替英語的發音;(2)負遷移。因為他們的母語是普通話,第二語言是英語,兩者的語言結構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所以不免存在著負遷移,以致對他們所發的英語單元音造成干擾。(3)難度等級,即語言差異越大學習的困難等級就越大。英語和普通話之間無論是在語言形式、意義還是文化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所以這也是可能導致造成他們產生偏誤的重要原因。
針對他們出現的偏誤,筆者將根據相關的二語習得理論來為減少他們的偏誤率而提出相應的對策:(一)“監控假說”:想要更好地學習英語單元音和英語口語,最理想的監控程度就是就是監控合理,因為合理監控是第二語言學習的目標,使我們用學得的能力來彌補習得的能力,它對我們糾正交流和學習英語單元音過程中的錯誤、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具有重要不可忽視的指導作用。(二)“輸入假說”:輸入假說對我們學習英語單元音也很有借鑒作用,尤其是其中提及的“i+1”模式。如果在學習英語單元音的過程中,大量接觸“i+1”水平的英語單元音的語言材料,這樣就可以讓我們在接收可理解信息量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地學習其他新的語言知識,從而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三)“情感過濾假說”:這一假說闡述學習者的情感因素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他們的學習成果。因而,我們在學習英語單元音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和把握好自己的情緒,適當地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和學習的動力,因為學習的動力越大、自信心越強,焦慮感越低,能獲得的輸入知識就越多,英語單元音的學習成績自然也就越好。
四、小結
綜上所述,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許多理論對我們發現和糾正語言發音中的偏誤都具有極大的意義,但在另一方面,光有理論指導而缺乏實踐是不可能學好英語這種第二語言的,只有兩者相互結合才是我們學好英語單元音乃至學好英語的理想途徑,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