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茜茜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先聲奪人、妙在其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導語設計策略,提出四個建議:層層遞進設計導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劃分知識種類,便于學生重點把握;創設充滿激情的語言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用游戲導入法,豐富課堂教育的趣味性。希望能為關注此話題的研究學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語言情境;游戲導入法;導語設計
引言:
一篇文章有一個精彩的開頭是十分重要的,同樣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也少不了一個動人的開頭。語文課是老師精心設計的“作品”,在導語的設計上應該是先聲奪人、扣人心弦,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要能夠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內容的學習中,融入到課堂教學的情境中,實現情感教學和知識教學的有機融合。
一、層層遞進設計導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導語是對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換句話說,導語是課文內容的窗口,是課文內容的眼睛。在解釋導語的涵義時學生能夠感受到課文的中心思想,能窺見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在語文課堂上通過課題導入式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有助于學生分析課文內容中體現出的作者匠心獨運的構思[1]。學生通過循序漸進學習課文內容的方式會更加容易全面的理解課文的內容。以《美麗的小興安嶺》為例,可以首先以“嶺”作為這篇課文教學的開頭,這個字高度概括了這篇課文的內容。老師可以向學生們提問“同學們,你們說什么是嶺?”,然后再在“嶺”的前面加上兩個字“興安”,向學生們介紹興安嶺位于我國的黑龍江省,是一座大山,接著在“興安嶺”的前面加上一個“小”字,為同學們具體介紹小興安嶺的位置。最后在“小興安嶺”的前面加上“美麗的”,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小興安嶺究竟有多么美麗呢?”以這一問題,引出課文的內容。這一導語設計使用的方式是解題導入式,用逐層解釋的方式,一步一步的揭示課文的中心內容,這種層層剝筍的方式富有藝術特色,便于學生的理解,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
二、劃分知識種類,便于學生重點把握
在小學語文的課程學習中知識的種類有很多。可以把重點與非重點知識劃分明確,讓學生方便把握重點。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組單元導語為例,其中有一句話是:“在本組的課文中包含著多方面的知識,會把我們帶入到神奇的世界中。”還有一句話是:“我們來學習課文,看看那些課文講述了宇宙的知識,其中還描述了什么科技成果。”在這兩句話中,都提到了本單元的重點知識。可以讓學生做出標記,代表重點知識要重點學習。在多個重點知識中哪一個更為重要需要學生進行再次的思考。要根據實際在重點知識中確定第一重要知識,確定第二重要知識。標記的方式可以是“重1”、“重2”。這樣詳細確定出語文課文單元學習的重要知識。讓學生的學習不再目標模糊。這一方法讓學生能夠比較容易的發現一定要掌握的內容,領會教材編寫者的真正意圖,讓學生能夠區分主次,鍛煉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系統體系的能力。在單元導語中,會介紹本單元要學習的具體內容,會明確學生對知識掌握應該達到的程度,導語重點的劃分減少學生學習的繁蕪,弱化學生學習的阻力。
三、創設充滿激情的語言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創設激情式的課堂導語要結合課文的內容,要符合課文的情境,適宜的激發學生的興趣。老師使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優美的語言完成新課的導入,會讓學生的思想跟隨導語完全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以《做一片美的葉子》這篇課文為例。可以在課堂伊始讓全班學生在紙上畫出一片葉子,并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老師挑選出其中優美的葉子為學生用優美的語言描述講解:“這里的每一片葉子如星星燦爛的思想火花,姿態各異生動美好,展現小朋友美麗的內心世界。同學們,也讓我們做一片美的葉子吧!”通過這樣的導語為學生創設美麗的意境,使用文學的語言、優美的語言、激情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到課文蘊含的情感,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另外還可以發揮情感的作用激發學生內心,在導語中滲透道德美,促使學生內心思想的健康成長。緊密的結合學生的情感體驗,設定課文學習的感情基調,打動學生的內心,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四、使用游戲導入法,豐富課堂教育的趣味性
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做游戲。因此可以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加入游戲,實現課堂趣味性的增加。在設計導語的過程中,加入簡單的游戲元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2]。以《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為例,老師可以請幾個小朋友演一個情景劇,讓其中一位同學扮演蝌蚪媽媽的角色,讓兩三為同學扮演“假媽媽”,其他的同學扮演小蝌蚪,讓“真媽媽”和“假媽媽”通過一些表述,向小蝌蚪證明自己是“真媽媽”,作為小蝌蚪,根據“媽媽們”的描述,判斷哪一個才是自己的“真媽媽”。通過這樣的游戲活躍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積極的參與游戲,同樣也會積極的參與學習。老師結合教學的內容精心的設計游戲,較為緊密的貼合教學任務,鍛煉學生的身體活動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提高綜合素質。在學生做完游戲之后,老師順勢引出《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內容。由于游戲的內容和課文的內容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能夠順利的進入到課文的閱讀中,進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總結:
本文探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導語設計策略,發現老師在設計語文課堂的導語時,要注意與課文內容的結合。使用層層遞進的方式設計導語,有助于學生理解,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使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創設語文課堂的導語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使用游戲導入法實現課堂導語的引入,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好的進入到課堂內容的學習中,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譚豪.開卷有益,引人入勝——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導語設計[A].《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年2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論文匯編[C].《教育科學》編委會: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2017:1.
[2]黃滿.義務教育語文實驗教科書單元導語研究[D].聊城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