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婷
摘要:北洋政府時期,中西文化激蕩發展到了巔峰,這個時期教育制度的制定和發展在中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和教育近代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新學制的頒布更是在促進了全國外語教育的發展以及其課程設置到總體學科體系的建立。而這一時期湖北省外語教育也得了很大發展,并對中國外語教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北洋政府時期;湖北省外語教育
一、北洋政府時期教育政策與改革
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中國社會正在經歷著激蕩起伏的社會變革。北洋政府時期,整個社會在外交、軍事、經濟、政治以及教育等方面都經歷著一系列變化。這一段時期的教育發展和教育改革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而跌宕起伏,整體看發展比較緩慢,甚至出現過倒退,但不論是教育方針、教育宗旨還是教育思想等都有相當大的進步,已經邁向了近代化的民主主義教育。在向西方學習的社會氛圍中,各種舊式書院逐漸被新式學堂取代,封建禮教文化逐漸被民主科學的現代文明代替。中西文化激蕩發展到了巔峰,而處于歷史跌宕潮頭的北洋政府時期的教育就成為中國教育現代化轉型的關鍵時期。
北洋政府時期新的教育宗旨、新學制等紛紛確立起來,以教育為業的知識階層與新知群體成為教育變革的主體推進力量。前期的北洋政府教育制度雖然受到袁世凱的封建復古教育的影響,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對北洋政府后期的教育改革起到很大的作用。這個時期教育立法深受西方歐美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影響,其教育改革主要是師范教育改革、修正和制定一些教育法令,制訂適應新形勢的學制。“壬戌學制”的形成和頒布是他們追求造就新國民,建立一種全新的社會秩序的努力,也是學習、借鑒西方特別是美國教育制度并與當時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成果。新學制及相關后續文件的陸續頒發在總體方向上引導著外語教育的發展以及其課程設置到總體學科體系的建立。
二、北洋政府時期的外語教育發展
北洋政府時期,西方文化的傳播促使外語教育迅速發展,特別是英語教育的發展。隨著西學在中國的傳播不斷深入,英語學習熱潮也不斷高漲,也促成了西學傳播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并出現了一批以嚴復、梁啟超等為代表的中西貫通之士,英語教學取得的成績斐然。外語教育出現了民辦、官辦、教會三種并存的辦學主體,涵蓋了小學、中學、大學幾乎所有現代教育的辦學層次,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轉變。英語教育在教學內容上采取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明兼容并進[1]“壬戌學制”更是對中學校的英語教育做出了明確的要求與規定,在《中學校令實行規則》中第四條規定:“外國語要旨在通解外國普通語言文字,具運用之能力,并增進智知。外國語首宜授以發音拼字,漸及簡易文章之讀法、書法、釋義、默寫、進授普通文章及文法要略、會話、作文。”新學制實施后的英語課程廣泛涉及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領域并且是英語和專業課程相結合,即專業課程用英語教學,這一特點在新式學堂頗為突出。在這樣動蕩的社會背景下,民間自編教科書迅速發展,英語教科書的編寫與發行,獲得了較好的發展空間。隨著當時社會變革的加深加劇,英語教科書更加融合本土文化,英語教科書種類多祥化,出版數量增多,呈現多元融會貫通甚至“百花齊放”的現象。
北洋政府先后頒布實施了一系列的出國留學政策,還設置了中央和地方兩級機構來專門管理留學派遣活動。這些留學教育政策不僅對自身的留學教育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也為外語教育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北洋政府時期湖北省的外語教育
北洋政府時期湖北教育在全國出類拔萃,其民主性、科學性體現在廢除科舉制。這一重大變化為確立新的學生培養目標和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提供了契機。而湖北教育發展的規模和學制也發生變化,學制分為可分為普通教育、實業(職業)教育和師范教育等。湖北從 19 世紀 90 年代后成為全國新式教育的中心之一。在張之洞的外語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湖北省新設立的許多實業學校,其課程設置雖仍以忠君、尊孔為前提,但增加了算學、格致等一系列自然科學和外語課程。同年開辦的湖北方言學堂,以講授英、法、德、俄、日5 國語言為主。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在教學內容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湖北不僅創辦了各級各類新式學堂,而且全面深入地對學堂的外語教學和管理等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規劃。湖北省建立了一些新式學堂,教會學校主張以學生自身發展為目標,積極創辦中英文版的學生報紙書刊,以培養學生的各種實際能力,有些教會學校還與國外知名大學建立了聯系。當時高校外文系的課程體系是在仿效歐美大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開設的選修課也比較多,有利于學生廣泛涉獵各學科知識[5]。這時期的湖北省高校英語教學側重英文讀寫能力和英語文學素養的培養,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也不完善。張之洞所積極倡導興辦外語教育,以及湖北省的外語教育實踐,奠定了湖北乃至中國近代外語教育的基礎。
在北洋政府中央制定留學政策、派遣留學生的同時,許多省份也制定了自己的留學政策,積極向國外派遣留學生,這成為這一時期一般官費留學的重要內容。較早制定留學政策、派遣留學生的,有湖北、廣西、河南、江蘇等省。湖北省在年初即有了以省費派遣百名留學生出洋的計劃。留學生派遣的時間,湖北雖不為最早,但派遣數量之多,卻逐漸為各省之冠。湖北省費派遣歐美日本之留學生,以養成專門人才供給地方需要為目的。湖北留學生雖在國外學習,但許多事務也與省的教育有關。
總的來說,北洋政府的教育徹底瓦解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教育體系,結束了清末以來中國教育上的混亂狀態。雖然這一時期的教育制度受到袁世凱的封建復古教育的影響,甚至許多制度不合理不合時事,但不可否認這個時期教育制度的制定和發展在中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作用,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和教育近代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新學制的頒布更是在促進了全國外語教育的發展以及其課程設置到總體學科體系的建立。而這一時期湖北省外語教育也得了很大發展,并對中國外語教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琴江.北洋政府高等教育改革述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周文佳.北洋政府時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3
[3]付珊珊.晚清到北洋時期高等英語教學政策研究[J].蘭臺世界.2016(15)
[4]劉紅.張之洞與湖北省外語教育[J].人文視野_歷史·文化.2014(11)
[5]王玉靈.試論北洋政府的教育革新[J].蘭臺史話,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