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開
摘要:我國當前醫患關系緊張,所以醫務人員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醫術技能,還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因此本文就從醫學人文角度對醫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醫學人文;醫學生;職業精神
一、醫學中的職業精神和人文的聯系
醫學人文內在表現是醫務人員的個人價值觀,這其中的內容還包含著醫務人員的服務理念以及工作中的責任意識。醫務人員的職業要求他們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幫助他們擺脫疾病的困擾。而醫學人文的外在表現要求醫務人員有著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和最基本的道德底線。醫學人文的內在和外在體現了醫學職業的辯證統一,兩者聯系緊密,相互促進。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醫學人文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醫學生在日后的工作崗位中就要時刻秉承著無私奉獻的精神,因此醫學人文的發展表現在醫學生職業素養的進步。在當代社會中,醫學體現著人們社會生活中的人文精神。醫學自然科學的出現標志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而社會學科則體現在職業道德的進步,醫學人文和職業道德促進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共同發展。在醫生和病人的關系中,醫生面對的不止是病人還有患者的人文情感,但能真正做到面對患者人文情感的醫生必需要有很強的責任系。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醫學不僅代表著醫術的發展,還體現了人文內在價值。因此,只有正確處理好醫學人文和醫學職業道德的關系,才能有效改善醫生和患者之間緊張的關系。
二、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不中培養醫學生職業精神
在大學學習醫學的過程中,需要涉及到多個學科的學習,例如醫用數學,醫用化學等,相比較起來專業課也非常多。但也正是如此,有的學校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開設的課程也只是為了應付規定的教學任務,進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課程考核中也沒有較為嚴格的考試制度。而且很多學校還減少了醫學道德教育的時間,刪減醫德課程,在安排上課時間時也是將這些課程安排在晚上,學生從主觀印象上認識不到職業精神的重要性。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發現,一半以上的醫學院校對學生只有一門職業精神培育課程,而且老師在講授的過程中也只是單純的講解課本內容,并沒有對學生解釋更深一層的含義,也沒有告訴學生醫學職業精神在日后的工作中意味著什么。不管是在網絡授課還是面授課中,很多學校都不重視職業精神的培養,學生對此也沒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學校最后只能培養出“智體美勞”的學生。
(二)醫學生職業精神教育渠道太過專一
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當今大學課程無論是否是專業課都有著非常多的學習渠道,學生可以選擇在網上尋找查閱學習資料也可以在選課的時候選擇自己喜歡課程,或是多門課程同時選擇,擴大自己的認知面。但是因為有些學校對職業精神的培養不夠重視,所以授課渠道也非常單一,學生們一般只能從課堂上學習到有關方面的知識內容,但是因為學習渠道少,所以對學習的內容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長時間對學生進行教育讓醫生應該具備的職業精神深入學生內心。但是醫學院只通過面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精神職業的培養,缺少多元化的教學課堂,學校對學生的專業課提供大量的資金保障,但是對精神教育方面卻不支持。在大學中長時間的學習之后,一些學校會派遣學生出去實習,但在實習的過程中也只是加深了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對于精神教育卻是毫無進展。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培養不只停留在道德層面上,還需要將價值觀和意識相結合,但很多學校只是從道德面方面出發。醫學院對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形式太過單一,內容也缺乏創新,最后培養的效果也是不盡人意。
三、醫學生職業精神培養的應對措施
(一)提高學校的重視程度
首先學校要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認識,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理解職業精神培養的深刻含義,可以先建設一個醫學人文的資料庫,學生通過在資料庫中閱讀認識到醫學職業精神培養的重要性。在安排課程時,醫學人文課程要和專業課程齊平,合理安排上課時間,與此同時學校還要多增設幾門有關醫學人文的課程,增加學生學習的渠道,提高他們的醫學職業精神。講解醫學職業精神課程的老師也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以身作則,為學生們樹立一個好榜樣,在傳授知識時可以適當的將實例和所學內容結合,加深同學們的理解記憶。老師還可以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探尋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來達到教學目的。此外,學校要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讓教育觀點和實際相符。
(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樹立正確人文價值觀
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結合醫學人文對學生進行教育,把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和職業精神上的培養加入到學習的課程中去。醫學生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所以要加強對他們的人文素質教育,并且把這種教育和醫學人文職業精神結合在一起。現在網絡技術發達,學校可以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對學生開展教育,增加學習方式的形式,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方式,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在各種教學課程中,都要以醫學道德為出發點,實現人文視角下職業精神培養的目標。
(三)加強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
職業精神是職業活動的需要,醫學生的社會實踐多于其他課程,在實踐的過程中它可以培養醫學生的職業精神。所以每個學校可以在適當范圍內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中感受醫學職業精神的深刻含義,并不斷提高職業道德。在醫學實踐中,可以組織一些社區義診活動,讓他們切身體會到醫學職業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學校要增加學生的實踐時間,完善實踐的內容,讓學生提早具備醫學職業素養,在日后的崗位中成為德藝兼備的醫務人員。
總結:
從文中分析可知,當前我國在培養醫學生的職業精神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學校要以身作則,擴大學生學習的渠道,學生自己也要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日后的工作崗位中做一個的德藝兼備的醫生。
參考文獻:
[1]于芳,徐玉梅,趙巖.基于卓越醫學人才培養的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模式探索[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6,29(05):751-754.
[2]李奎剛.醫學人文視域下醫學生職業精神培養的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16,24(05):748-750.
[3]洪梅,吳冰,周慶煥,程娜娜,劉靜.生命文化視域下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27(0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