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劍魁
摘要: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既要注重生活,又要注重實踐。但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一定難度。特別是一些物理現象,它們不僅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甚至還跟一些表面現象相背離,這就更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難度。久而久之,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覺得物理越來越深奧。那么,物理課堂就需要多姿多彩,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怎樣使物理課堂活起來,是老師們上每節課前都苦苦思索的問題,也是老師們最費神的問題.而有的學生提到物理也是搖頭,有的雖然很感興趣,但是成績卻不理想,.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讓高中物理課堂“活”起來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起來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過去習慣了聽教師講課,自己當了教師后,也習慣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講好課上。但是傳統上課模式,許多學生容易走神,課堂氣氛往往比較沉悶,教學效果不怎么理想。其原因之一是,課堂之外的精彩事物實在太多,課堂之外的魅力實在太大,把心交給課堂的學生越來越少。高中物理既是一門學科,又是一門藝術,怎樣才能在課堂上吸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呢?這就需要教師想辦法改變死氣沉沉的的課堂氣氛,需要教師適應改革的需要,積極探索,敢于打破不合理的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成為傳授知識、培養技能、激發動力的過程,以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一、改變教學理念,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
作為高中物理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從以往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要用全新的思想武裝自己,用新穎的教學理念真正走進新課程,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主動的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讓學生改掉以前依賴教師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課前做好預習,讓學生在課前把要學習的內容仔細的預習了,找出重點和難點,把不懂的做好標記,以便于在課上時重點聽,要引導學生集中精力聽講,緊跟教師的思路積極思考記憶,并能夠大膽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問題,盡量在課上把問題解決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在就是課后讓學生學會復習鞏固已學過的知識,還要及時的整理自己的課堂筆記,把前后的知識聯系起來,把所學的知識消化吸收,使所學知識納入知識系統中。在整個的學習過程,始終讓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的積極狀態。
二、使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高中物理的課堂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有飽滿的熱情和愛心,利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和應變能力,進入課堂,飽滿的激情和高昂的熱情感染學生,讓學生能夠緊跟教師的思路去思考、理解和記憶。還要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通過學生的自我展示,展示學生思維過程,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規范書寫,鍛煉學生的堅忍不拔的學習精神,逐漸形成認真踏實的學習品質。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在課堂上按照自己的思路講解,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講,教師很少關注學生的掌握情況,對學生的課堂接受情況顧及不多。實際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嚴重脫節。誠然這樣的課堂效率的不盡人意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思路,教師要多設計具有梯度性的問題,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注重知識之間的絲絲相扣以及嚴密的科學關系。避免教師講得很多,而學生掌握的卻很少,避免造成學生“上課聽得懂,課下不會做”的局面。要讓學生真正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問題的解決的過程,在關鍵的地方設置疑問,誘導學生逐步的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解決問題。
三、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展現課堂魅力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是教給學生知識的主陣地,是學生吸取知識的主要場所,但是學生的學習是終身性的。所以教給學生學會學習是事半功倍的。誠如俗語而言“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予魚”不如“授漁”。怎樣才能更好地““授漁”呢?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好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好參謀,好答疑者,不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有樂學逐漸地變為活學,教師盡情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盡可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高中物理課堂形成學生情緒高昂努力學習的場所,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發揮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在作用,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誠然,高中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難度上都比初中加大了很多。所以我們要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之間的合作,要發揮學習小組在作用,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小組之間的相互競爭。小組長要認真負責,發揮他們的“領導”的作用,讓他們有責任感,幫助小組成員共同進步,實行小組長負責制,小組長負責教會不會的學生。這樣全班學生形成了“兵”幫“兵”,“兵”教“兵”的學習氛圍,使物理課堂充滿了活力,使學生對物理課堂充滿了期待。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這樣在小組長的帶動下,全班學生慢慢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體學生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形成了學習的良性循環。
總之,只有充分重視課堂教學的設計,并不斷優化,充分尊重學生在認知活動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學習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主角”,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在親自動手探究,主動交流、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極大的滿足,創造師生情感交融,學生真實體驗、自主學習的環境,就一定能夠提升學生的真實本領和“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