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
摘要:數學學科需要學生們掌握很多學習能力,先從理論知識入手,打好數學基礎,將所學習的理論應用到實際數學問題當中,不斷強化練習,這樣學生才能夠提高自己的數學實踐能力,增加對數學知識點的熟練程度,學生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習效率,提高對知識點的敏感程度。本文以小學數學學科作為研究對象,提出幾點運用學具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數學教師們改善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具;數學概念;算理;化難為易
小學數學是學生們必須經歷的基礎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們需要掌握各種學習能力,從而更加了解自己,形成自己學習數學學科的方法,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們需要掌握的數學內容非常多,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學生們需要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本質上講,小學生需要鍛煉數學思維能力,所以正確地運用數學學具能夠幫助學生們改善自身的學習現狀。
1 如何在數學學科中運用學具
增加對數學概念內容的理解需要教師用引導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們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們掌握這種學習數學學科的方法,當他們獨自面對陌生的數學內容的時候,學生們能夠按照之前學習的策略把知識進行歸納、匯總。老師要了解學生們的想象方法和內容,并在這一過程中將學生們引入正確的思考方式上,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們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概念類的知識是學習數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小學生要在這一方面打下堅實基礎,從一開始學習就牢牢掌握、記住正確的內容,盡量不要混淆知識點,不然學生們學習了之后會出現迷茫的狀態,從而產生很多數學知識方面的疑惑,導致自己學習的自信心嚴重不足,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思考,學習數學學科的過程中學會運用學具。
舉例說明,當小學生學習平均數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用學具為學生們演示,先要為學生們分組,按照每一小組的人數分發教具,或者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分配,然后老師講平均數的相關理論知識引入進來,讓學生們進一步了解平均數的概念。對于有疑問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耐心指導,比如,平均和相同是否含義一致,老師也可以進一步深入拓展數學知識。
2 運用教學模具講解計算原理
小學數學知識離不開數字運算,把數字跟圖形進行結合能夠增強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字也是一種圖形,把數字跟圖形聯系起來,學生們的想象空間就會得到提升,所以在進行數字運算方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教學模具來幫助學生們提高理解能力。初學數字運算的時候,學生們需要從本質上了解運算規律和方法,不論是數值大的數字還是數值小的數字之間的運算,只要學生們學會并掌握了數字運算的原理,那么學生就能夠非常輕松地進行運算了。十以內的加減法是非常基礎的知識了,學生們可以將身邊的模具作為演示運算過程的輔助工具,例如鉛筆、火柴之類的物品,當學生們獨立進行解題的時候,學生們可以想象到自己運用火柴進行解題的過程,那么學生就會掌握這種方法,練習的次數、想象的次數多了,學生們對運算的規則就能熟記于心了,這樣就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解題速度。
3 運用教學模具解決難題的過程
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學生們掌握了運用教學模具解決基礎的數學問題之后,學生們可以進行深入練習,運用教學模具去解決稍有難度的題目。比如,教師在教授體積方面的知識點時,用教具給學生們的演示過程就會有稍微的改變,老師可以對學生們提出一些問題,將有難度的物體的體積切換成不同的其他圖形的時候,這個圖形的體積是否有所變化,然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一同進行驗證,學生們有了剛開始自己的猜測之后,一定會投入到驗證過程中,這樣能夠增加學生們的參與程度,同時還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各個小組學生們用相同數量的積木拼成自己喜歡的圖案,然后把積木放在裝滿水的杯子里面,觀察每個小組當中水溢出來的量,這樣就能夠驗證學生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4 運用教學學具帶動學生的方法
學習數學學科必須要掌握的是數學思維,邏輯性強的數學思維能夠幫助學生們提高學習效率和思考的完整性。數學老師不僅要學會思考,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們如何進行思考,如何提高思維的嚴謹程度。數學教師要通過數學學具來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比如,當數學教師教授圖形方面的知識時,可以為學生們制作相應的數學圖形,或者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為自己準備學習圖形,因為圖形會跟數學運算聯系起來,重復做數學道具可以幫助學生們提高數學知識的熟練程度,在解答問題的時候,學生們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總而言之,在教學的過程中,數學老師應熟練掌握教學學具,幫助學生們更加了解數學學科,讓學生們也能夠擅長使用數學用具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復習效率,從而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張繼革.淺析數學教具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科學中國人.2015(17)
[2]黃卉佳.小學數學學具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