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裕斐
摘要:在常山縣委縣政府建設“何處心安·慢城常山”文化大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推進全民閱讀,常山縣圖書館在吸收各方經驗的基礎上,開始探索有聲閱讀這種新型閱讀模式。通過微信平臺、讀書沙龍、文化下鄉、志愿者服務、朗誦比賽等平臺,做出了各種嘗試,拓展了閱讀空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關鍵詞:常山縣;圖書館;有聲閱讀
近幾年來,“推進全民閱讀”作為我國重要的文化發展戰略,幾乎每年都被寫入政府民生計劃當中,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各行各業的探索者們圍繞著如何推進做出了許多努力,尋找了很多方法。隨著互聯網和新興媒體的發展,有聲閱讀也在近幾年被推進大眾的眼簾。中央電視臺2016年推出《中國詩詞大會》,通過游戲競技方式帶領觀眾重溫傳統詩詞佳句,又于 2017年2月推出《朗讀者》系列節目,邀請社會各界的杰出人士和專家為觀眾傾情演繹經典美文。各種新興有聲媒體平臺也橫空出世,如“喜馬拉雅”“荔枝”等有聲閱讀app,通過讀者錄制、上傳自己的聲音,來分享、推廣閱讀內容···有聲閱讀越來越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大、中城市街頭的閱讀亭如同雨后春筍般建起,給路過的讀者提供一個分享自己聲音和心情的溫暖舞臺。
1認清形勢,提高認識
1.1推廣有聲閱讀是形勢所逼,大勢所趨。
隨著電腦、智能手機等高科技產品的廣泛運用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絕大多數讀者都成了“低頭族”,導致雙眼日益處于疲憊狀態,影響了閱讀的注意力、深刻度和持續性。因此,推廣有聲閱讀,使之成為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對無聲閱讀的重要補充和拓展,而且在很多領域有利于刺激人們的疲憊神經,增強人們的注意力,提高人們的閱讀興趣和效力。
1.2有聲閱讀作為新型閱讀推廣模式的出現,對于基層圖書館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當今,隨著有聲閱讀推廣模式的廣泛出現,基層圖書館若不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拓展創新和革舊換新,就勢必在時代洪流中被淘汰。而在意識到必須乘勢而為的基礎上,要如何去做、從何處入手,就成為基層圖書館工作人員急需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1.3推廣有聲閱讀也是常山縣建設“何處心安·慢城常山”的內在要求。
近年來,常山縣委縣政府著力建設“何處心安·慢城常山”,提出要在生活領域靜下心、深呼吸、享輕松。由于有聲閱讀有利于靜下心、享輕松、增進休閑享受的幸福感,所以,適時推廣有聲閱讀,就成了常山縣圖書館“推進全民閱讀”的重要內涵,也是常山縣圖書館在新時代的神圣使命和職責。
2線上線下,積極實踐
為了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同時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建設“何處心安·慢城常山”的號召,常山縣圖書館利用自身優勢,在有限的條件下,通過一系列舉措,將探索有聲閱讀推廣創新模式與培育特色文化結合起來,在培養讀者閱讀興趣,提升讀者閱讀質量等方面做出了許多嘗試和努力。
2.1通過微信平臺開展“慢城童聲”系列節目
常山縣圖書館致力于打造“慢城讀書”品牌,通過微信朋友圈轉發二維碼,組建線下qq群等方式,招募愛好朗讀的少兒讀者,組成慢城童聲團。每周通過常山縣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推出一期“走進慢城·聆聽童聲”節目,節目內容主要由童聲團成員朗讀的寓言故事或小短文音頻,以及朗誦者的照片和故事原文組成。朗誦使無聲的語句變得有聲有色,讓枯燥的文字變得形象、立體、更具畫面感,相比較紙質書更能激發少兒們對閱讀的興趣。同時“慢城童聲”系列節目也為少兒讀者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臺。該節目自開通以來,其充滿樂趣、互動的推廣模式,吸引了許多少兒和家長前來“捧場”,截止2018年8月底,童聲團已吸納團員百余名,推出節目二十余期,獲得數千點贊量。
2.2開展沙龍讀書會
為了滿足社員和讀者日益提高的閱讀需求,常山縣圖書館與浙江裕書坊有限公司合作在縣東方廣場三樓建設了一家城市書屋,并合作打造了“知享習堂”系列精品講座沙龍活動,每周一期,現已舉辦十三期,“知享習堂”系列精品講座沙龍活動的主要形式是邀請知名講師講課,與參與者進行現場互動。近期“知享習堂”系列還推出“東方讀書會”系列課程,學員們可以在讀書會上分享自己喜歡的書,交流心得體會。與此同時,還為參與“知享習堂”的讀者們建立了線下微信群,方便發送開課通知,以及定期推薦書目和引導讀者共讀。沙龍讀書會自開展以來參與者已達三千余人次。
2.3在村鎮文化禮堂推廣“送故事下鄉”
為滿足鄉村群眾的閱讀需求,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常山縣圖書館的“文化惠民·送書下鄉”活動已經形成機制和常態化,并據以不斷探索其他形式,如“送故事下鄉”“送展覽下鄉”等。其中“送故事下鄉”是將講故事者生動形象的表演方式和有趣的故事內容呈現給村民們,為很多不愛看書、甚至不識字的村民帶去書本的樂趣和知識。截止2018年8月底,常山縣圖書館已開展“送故事下鄉”6期21場次,并且正在探索解決此項活動的常態化問題。
2.4組織課本劇大賽、朗誦大賽
常山縣圖書館多次自發組織并積極帶隊參與省市組織的未成年人課本劇表演大賽和朗誦大賽,先后組織過“微舞臺·大人生”全縣未成年人課本劇大賽、“五水共治·兩美浙江”全縣朗誦大賽等活動,連續三年每年都榮獲市文化主管部門頒發的“最佳組織獎”。其中在2018年度還包攬了市課本劇大賽小學組的前兩名。課本劇大賽、朗誦大賽等活動旨在提高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培養他們的組織能力、創造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舞臺表演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這些活動始終得到了學校和家長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從而有效地實現了推廣有聲閱讀的目的。
3針對問題,思考整改
在探索實踐有聲閱讀過程中,常山縣圖書館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如資金短缺、朗讀者能力欠缺、推廣力度不大、服務基層水平不高和彰顯特色不夠等。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加大資金投入
積極向主管局爭取專項資金傾斜,加大對有聲閱讀的資金扶持力度。同時建立更加規范的制度體系,借助上級力量發動各相關職能部門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通過建設完善的用以舉辦有聲閱讀的沙龍、專業講座和培訓報告廳,購置專業的錄音設備,為加大宣傳力度而設置展板、橫幅、宣傳欄等措施,拓寬有聲閱讀推廣平臺,擴大有聲閱讀的受眾群體,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為他們創造更多的閱讀機會。
3.2加強專業培訓
為提高讀者的朗誦技巧和文學素養,要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一是思想上的提高。要將有聲閱讀的概念帶到基層,帶進鄉鎮。定期組織文化員培訓,讓他們加強在各鄉鎮街道的宣傳,呼吁更多朋友知悉、加入到有聲閱讀的行列之中。二是技術上的指導。通過邀請朗誦名家前往縣圖書館、城市書屋和各鄉鎮(街道)文化禮堂進行演講、指導和開展免費網絡培訓課程相結合的方式,為讀者提供與名師交流的平臺。
3.3尋求媒體合作
一方面,要加強與傳統媒體合作,如在紙媒上刊登有聲閱讀推廣文章,加強宣傳力度;與縣廣電傳媒集團聯合推出朗讀專欄節目,為讀者朗誦美句、美篇、詩歌、小說等;另一方面,要拓寬推廣平臺,如利用新浪微博進行推廣,積極尋求與喜馬拉雅、荔枝等有聲閱讀推廣平臺的合作,方便更多的讀者利用,聆聽節目。通過這兩方面的相互結合,最大限度地擴大有聲閱讀在全縣的影響力。在媒體推廣的同時,也要加強與讀者的互動,及時收集讀者的反饋意見。
3.4更加彰顯基層特色
通過文化“最多跑一次”平臺終端向基層延伸,加強與鄉鎮、村里的對接溝通,送人民喜聞樂見的有聲故事下鄉。同時,在鄉鎮本土積極挖掘和培養民間“說書人”,形成一個自上而下寶塔形的有聲閱讀推廣團體,通過社團活動的形式共同策劃閱讀推廣活動,加強活動輻射范圍,爭取每周都能在各個村鎮文化禮堂開展說書活動,為基層群眾的生活帶去精神營養,推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有聲閱讀的行列中來。
4結束語
常山縣圖書館順應形勢、切合縣情、大力推動有聲閱讀進基層,有效地提升了服務讀者的廣度和深度,是持續推進全民閱讀的有益嘗試。但目前只是一個良好開端,不能淺嘗輒止,必須多方學習、大膽嘗試,創新思維、持續推進,更要加強與社會上相關媒體和閱讀團體的緊密合作,建立一個完整的、線上線下互動的有聲閱讀推廣網絡,帶動更多的讀者參與其中,形成獨特的常山有聲閱讀品牌。
參考文獻:
[1]楊煥昌.論有聲閱讀的推廣[J].晉圖學刊,2016 (6):43-46.
[2]方建燕,趙晶晶,趙天慧.公共圖書館有聲閱讀推廣模式研究—以溫州市圖書館閱秀匯朗誦社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7(7):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