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莉
摘要:近幾年,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使得基于都市的現代農業也有了較大發展,并且具備先進的生產水平。同時借助都市聚集海量人口的優勢,使得基于城市農機培訓工作也發生一定的變化。本篇文章基于農機培訓的角度,分析這些常規農機培訓工作帶來的影響和變化,然后提出其新的培訓思路和教學模式。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讀者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農技培訓;都市;現代農業
前言:
都市現代農業主張采用高科技種植技術,搭配先進的農用機械設備,實現農業生產更高的效率和質量。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并圍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提升農民職業技能,要求都市整合農業技能培訓資源,通過培養農業實用型、技術型人才,促進都市農業現代化、高科技化。
一、都市農機培訓面臨的形勢與存在的問題。
中國大部分的都市,都呈現著“去農業化”或者支柱產業不是第一產業。以北京為例,在上世紀90年代,北京還具備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等操作技術的培訓條件。但是到了21世紀,隨著北京城區擴展,以及產業機構發生變化,使得大規模應用農用機械的農田減少,大型農機的保有量逐漸減少。
同時在北京接受農機培訓的學員也逐年減少,根據2010年的數據,某農機培訓學校的拖拉機、收割機駕駛員分別是1016名、293名;到了2016年,這些農機的駕駛員數字分別降到了589名、43名。在2015年,北京全年才培訓了4名的拖拉機駕駛員,至于收割機駕駛員的培養數量為零。
二、改善都市現代農業在農機培訓方面的對策
(一)堅持傳統農機培訓項目
傳統農機培訓項目,主要是拖拉機以及聯合收割機的駕駛和操作,這是每一所培訓學校或機構的傳統科目。為了改善都市農機培訓方面的劣勢,首先要立足于此基本項目,具體操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配合農機監理部門,遵循注入《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和要求,加強對安全駕駛、操作農技的宣傳,要求培訓人員持有農機駕駛證件上崗。對于來農機培訓學校的學員,也動員其“畢業”時也考取相應農機駕駛證。第二,爭取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讓農民少花錢或者不花錢獲得培訓的機會,使其能夠操作和使用農機,并在出現簡易故障時能自行修理。第三,嚴格按照國家關于使用和操作農機的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考試大綱,同時在培訓過程中嚴格把控質量,以此才能培育出合格的農用機械駕駛和維修人員[1]。
(二)拓寬培訓渠道和項目范圍
基層主管農機培訓工作的干部,要破除“等靠要”的消極工作方式,要加強自身的工作意識和危機意識,不斷學習最前沿的農業知識,從而優化農機培訓模式,促進都市農業現代化發展。鑒于此,需要了解所負責區域對于農機使用的需求,根據了解或反饋的情況,制定更具針對性、實用性的培訓項目。同時拓寬培訓渠道,主動與需要使用農機的單位、企業聯系,向其推薦農機培訓的項目。
加強農業機械的知識培訓,都市發展伴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在農用面積上或多或少地發生一些變化,從而改變了產出的農產品。以北京為例,2015年通州區總體農用面積為0.27萬公頃,其中果樹種植規模呈現增大的趨勢,加大了對林果農業機械的需求,間接改變了北京地區關于農機培訓的需求。林果業涉及的農機種類多,針對不同生產環境還有特定的機械。例如在溫室大棚使用微耕機、滴灌設備,在種植過程使用的施肥、打藥機械。這些機械設備若是操作不當,則影響農產品的產出質量,甚至在操作和駕駛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
針對這一問題,當地的農機培訓或學校,應積極改變培訓項目,通過與當地農業主管部門合作,開展針對性的農機安全使用培訓班。就機械設備的常規操作、維護和修理進行講解。
時刻關注國家頒布的都市現代農業政策,并根據政策的調整改變自身的培訓項目。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加強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調重和整合社會教育資源,培育技術型職業農民,具備職業技能。所以基層農機培訓單位,應積極轉變工作思路,與當地農業局、人力資源局等加強聯系,通過合作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積極參與農機服務組織帶頭的培訓[2]。
(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農機培訓質量
大部分接受農機培訓的人員為農民,他們整體素質相對偏低,主管學習意識不強,學員的年齡也不同意,個體差異較大,使得常規的課程很難保障培訓效果。基于問題導向,從農業生產實際需要出發,引導和鼓勵受訓人員提出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并在培訓過程中著重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使課程實用性與知識性兼具。
在培訓過程中注重多種方式和手段運用,強調機械設備實操而非理論學習,將課堂搬到農地,進行手把手演示。常規的農機培訓班人數在20~30人左右,所以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以此有利于培養受訓人員的上手能力。根據培訓需要,適當改變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可以將圖片、視頻、文字相結合的方式,讓受訓人員更直觀地認識農用機械的結構,以及運作原理。
結論:
隨著都市產業結構的調整,第一產業在生產總值里的比重有所降低,因此對于農機培訓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本文提出了堅持傳統農機培訓項目、拓寬培訓渠道和項目范圍、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農機培訓質量三項措施,促進都市現代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代大軍.強化農機科技教育培訓 全力打造農機人才隊伍——農安縣農機培訓工作的調研報告[J].吉林農業,2015(21):58-59.
[2]趙天鑫.加大農機培訓 促進農業發展——推動陽光工程農機培訓工作的對策和建議[J].中國農機監理,201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