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帶一路”倡議重要的現行和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能夠有效推動廣大南亞區域經濟的發展,光明前景被各國看好。然而巴基斯坦國內政治環境不穩定,極端勢力的頻繁活動導致其國內安全形勢依然處于局部動蕩之中,加之周邊區域爭端沖突未能得到有效遏制,造成了巴基斯坦短期內無法擺脫的安全困境。及時正確評估目前所面臨的安全風險,是目前我國建設中巴經濟走廊相關部門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中巴經濟走廊;極端主義勢力;國內安全困境;安全風險;負面影響
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巴基斯坦時確定了首批圍繞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合作項目,重點工作方向是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口的建設工程,以及從我國新疆喀什至瓜達爾港一線的道路、鐵路工程。隨著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有序推進,兩國所取得階段性成果也令人振奮,除了中巴經濟走廊的公路工程基本貫通,具備了成熟的交通貨運職能外,能源建設成效也十分明顯。卡西姆燃煤電站、達蘇水電站、太陽能工業園等大中型各類發電站先后投入運行,卡拉奇、伊斯蘭堡等巴基斯坦大城市的電力缺口已經基本填滿,未來全國范圍內缺電問題的解決已在規劃之中。
一、巴基斯坦的國內安全困境分析
多年來,巴基斯坦一直保持著“強社會、弱政府”的社會局面,并且到目前未得到明顯改善,導致其國內政治局勢的長期不穩定。本文簡要分析目前巴基斯坦國內安全困境的數種表現形式,以此作為分析中巴經濟走廊面臨安全風險的前提條件。
(一)巴基斯坦民族分裂勢力的威脅
中巴經濟走廊的終點瓜達爾港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端,瀕臨阿拉伯海,在政治經濟發展領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西部發展較為落后的一個省,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中必經之地,同時也是巴基斯坦國內民族分裂活動最為活躍的地區。
在今后越來越多的項目建設過程中,巴基斯坦政府很難保證民族分裂主義勢力不會對我國在俾路支省境內投資的眾多工程項目發動恐怖襲擊,以此作為對巴基斯坦政府的報復行為,以及驅趕我國在當地極端勢力范圍內投資工程所使用的極端手段。
(二)巴基斯坦宗教極端主義的威脅
巴基斯坦自“9·11”事件以來就長期深陷恐怖主義旋渦,國內安全局勢動蕩,國內的恐怖主義勢力難以得到有效遏制。自2016年以來,巴基斯坦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遍布全國各個地方,恐怖襲擊的風險區域上呈現擴散蔓延的趨勢。此外,由于歷史原因,巴基斯坦國內教派紛爭持續不斷,衍生出伊斯蘭教派恐怖主義勢力也持續造成國內安全的困境。
中巴經濟走廊的項目規劃總共分為東、中、西三條線路。謝里夫政府改變以往立場,將走廊西線與其他線路置于同等優先發展地位,并將投資幾十億美元用于走廊西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我國大量道路、鐵路工程以及沿線投資的能源、礦藏開采項目將在今后具體實施,不可避免需要涉足一部分巴基斯坦國內恐怖主義組織的勢力控制范圍??植乐髁x勢力將這些工程人員、設備視為襲擊目標的可能性也必須納入我國政府相關部門的考慮范圍之內。
(三)外來恐怖主義滲透的威脅
目前巴基斯坦國內極端組織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隨著美軍撤出阿富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兩國政府對兩國邊境地區的暴恐活動都更加無法控制,也無法鏟除非法武裝組織滋生的土壤,不僅給當地治安行動帶來嚴峻挑戰,也給巴基斯坦的恐怖主義崛起提供了滋生空間。當中巴經濟走廊的各種項目開始運作后,其諸多工程和人員都極有可能成為國際恐怖主義襲擊的潛在對象,必須時刻警惕其生命財產安全。
“強社會、弱政府”的國家構成導致了巴基斯坦面對組織完善、實力雄厚的ISIS表現出應對疲態,加之整個南亞地區恐怖主義勢力的跨國內外聯動,既有沖突,又有合作,甚至相互整合,總體國內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面對國際恐怖主義勢力向國內不斷滲透,巴基斯坦境內恐怖主義勢力內外交織,其安全困境愈發復雜已是不爭的事實。這也給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帶來嚴峻的安全挑戰。
二、中巴經濟走廊存在安全風險
(一)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存在風險
巴基斯坦國內的反恐行動,成功地打擊了國內極端勢力。但強硬的軍事打擊行動也會激怒巴基斯坦國內極端組織,增加其對本國政府的仇恨,原本尖銳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爭端進一步激化。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中的主要合作項目側重于經濟領域,其中電站建設、能源管道建設、科技產業園建設等重大投資項目,容易變成恐怖組織的襲擊對象,尤其是經濟走廊項目下的工程及相關工程人員極有可能成為襲擊目標。
目前,在巴基斯坦境內參與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中國工作人員大約3萬人。巴基斯坦國內恐怖主義造成的這些惡劣影響,直接威脅到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項目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打消了中方人員在巴境內工作的熱情,同時也破壞了巴基斯坦的國家形象,兩國在其他領域的人員交流也受到嚴重影響。
(二)雙邊經濟貿易存在安全風險
中巴兩國經濟貿易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都表現出中國出口多,巴基斯坦出口少出失衡的現象。兩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不一致,又導致這種不平衡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有拉大的趨勢。這種尷尬局面又反作用于中巴戰略伙伴關系,阻礙了兩國發展的正常推進進程。
時至今日,中巴兩國的經貿發展都不甚理想,縱觀這些年的經濟數據,貿易額總數一直徘徊在100億美元到120億美元之間。
巴基斯坦國內的反恐斗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國家常年處于沖突狀態之中,且國內恐怖襲擊事件不斷發生,導致巴基斯坦國內的投資環境欠佳。世界銀行在2016年最新發布的營商環境排名中,巴基斯坦在18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138位。
在巴基斯坦的商業運營面臨獲得經營許可、進行施工、電力供應、資產登記、繳納稅賦等方面的眾多困境,使得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對在巴基斯坦進行投資時疑慮重重。
(三)“全天候”友誼存在安全風險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困難時期,我國在外交領域孤立無援,巴基斯坦就堅定不移支持中國。從1951年兩國正式建交至今,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關系,進一步發展成為“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而兩國之間的友誼也被引申為“全天候”友誼。
巴基斯坦對其境內出現恐怖主義勢力的打擊力度不夠甚至無作為,一直令中國表示憂慮。已發生的恐怖襲擊來分析,恐怖組織常常在中國相關工作人員遠離工作和生活地點時采取行動,使得各施工項目方需要額外準備資金和方案來解決安全問題。
目前,中巴經濟走廊的工程建設中,我國承建或援建項目主要有兩類:一是水壩、發電站、運輸管道等基礎建設項目;二是自然資源的開采項目。這些項目的共同特點就是施工人員眾多,工程地點偏遠、遠離人群密集的居住區域。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們極易成為恐怖分子襲擊的目標??梢灶A見,巴基斯坦在這些保障安全方面碌碌無為,一旦恐怖襲擊給中方投資項目帶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就直接將給兩國“全天候”友誼造成破壞。
(四)“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存在風險
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將不單惠及中巴兩國,還將輻射周邊沿線國家和地區,對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有重大積極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巴基斯坦國內恐怖主義勢力的橫行不僅對于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形成嚴重阻礙,也對“一帶一路”沿線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往來與人員交流產生了的負面影響,這也給我國政府敲響了。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也將充滿著嚴峻的現實挑戰。按照既定發展規劃,整個戰略的實施路線將貫穿亞、歐、非三個大陸,主要經過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歐洲南部以及非洲東部等地區,沿線覆蓋超過40個國家。其中很多地區處于不發達的狀態,內部民族關系復雜,宗教紛爭不斷,恐怖主義勢力活躍。盡管這些國家相距千里,但是以恐怖主義思想和極端組織的恐怖襲擊方式會彼此迅速傳染和效仿,必然對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構成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也需要我國政府面對時謹慎處理。
三、面對安全風險的應對之策
(一)建立新型安全合作機制
目前為保護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順利進行以及中國工程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巴基斯坦軍方積極在所在地區進行戰略行動,打擊各類極端主義勢力活動。除了軍事行動外,巴基斯坦政府還部署了一支1.5萬人的特別安全部隊,專門用以保護建設中巴經濟走廊的工人。
從政治現實角度出發,巴基斯坦國內恐怖主義勢力短期內無法有效解決,由于形成因素多,宗教、民族、地區等各種問題相互交織,使得其國內安全困境還會長期存在。隨著中巴經濟走廊的項目開展逐漸增多,安全部隊的作用將會被縮小,捉襟見肘的問題也會隨著時間、地域的擴大而增大。
“強社會、弱政府”國家政府的執政力存在這局限性。譬如俾路支省的大部分落后地區,村落族長、宗教首領的領導力更為集中,與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主義結合起來,實際的局面更為混亂。中巴兩國建立新型安全合作機制已經成為迫切需要。巴基斯坦政府可以通過成立專門的安全部門,下設個地方的安全機構;增加安全部隊數量;與當地警察、民間組織展開合作等新型方式來保證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正常推進。
(二)中方加強沿線地區的互動
中巴經濟走廊使巴基斯坦擺脫了國際經濟領域的孤立狀態。在大多數西方國家都不愿意在巴基斯坦投資之時,中國慷慨伸出援助之手,使巴基斯坦人民看到了希望,獲得了實惠,國家走上了經濟中高速發展的道路。這對于促進巴基斯坦逐漸擺脫國內安全困境,恢復經濟等,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巴經濟走廊得到了巴基斯坦國內大多數民眾的支持,但許多項目建設過程中,總有一部分民眾無法獲得經濟走廊帶來的益處。由于恐怖組織對“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大多持反對態度,散播中國進行“資源掠奪”的謠言,受教育水平不足的民眾往往容易被這類極端思想蠱惑,從而采取零和博弈的態度,如果不能從中得利,就寧愿破壞兩國的合作。
中方政府以及項目承建公司主動加深與沿線地區互動。在工作開展的同時積極宣傳中巴經濟走廊給當地可以帶來的經濟收益和物質基礎,努力向當地百姓及有威望的氏族、宗教領袖主動示好,盡可能提供當地百姓可以勝任的工作崗位。中方主動示好的行為,不僅可以改善與當地百姓的關系,也可以對預防極端主義勢力的襲擊,更可以解決部分項目地區勞動力緊缺等實際問題。
(三)雙方積極參與國際安全合作
巴基斯坦面對國內極端主義活動和外來恐怖組織滲透的兩難困境,多年來,只依靠自身政治手段和軍事打擊并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因而作為非傳統安全合作重要內容的合力反恐也已逐漸成為中巴雙邊關系的新支柱。
近年來,上海合作組織是我國在反恐領域一支重要力量,是區域反恐在機制化層面的有力體現。巴基斯坦作為上海合作組織的觀察員,應該打擊“三股勢力”、情報分享和聯合反恐軍演方面的努力與我國尋求安全合作。不但有助于其加強和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關系,而且也為中巴兩國的傳統合作提供了新的機制性平臺。它將決定中巴經濟走廊沿線安全局勢的力量部署,而且在今后對推動區域合力反恐也將會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姚蕓.中巴經濟走廊面臨的風險分析[J].南亞研究,2015(02)
[2]李麗.巴基斯坦安全形勢對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影響[J].國際經濟合作,2015(05)
[3]王奇,梅建明.中巴經濟走廊沿線恐怖威脅分析及對策[J].南亞研究,2017(04)
[4]張杰,徐瑞.試析巴基斯坦對“中巴經濟走廊”的立場及對策[J].當代世界,2018(01)
[5]黃平.“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宗教風險——以巴基斯坦為例[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3)
作者簡介:
陳峴(1986.9- ),男,漢族,江蘇淮安,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國際政治、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