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岑 趙新宇 王夢嬌
摘 要:微生物肥料,具體指基于環境保護理念下的滿足再生條件的一種肥料。將其應用于土壤改良及農作物生產中,能夠發揮出顯著的功效。日前,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糧食作為當前生活的重要條件,需求數量越來越多。因此,為了避免過度種植造成土壤營養超負荷供給,應當著重加強土壤改良,即利用微生物學原理制作可再生肥料,從而實現增產、減負目的。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以微生物肥料對土壤改良作業及在農作物生產中的主要應用展開具體分析。
關鍵詞:微生物肥料;土壤;改良;農作物生產
中圖分類號:S1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012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尤其是在食品方面,更加注重食品健康。而為了追求綠色生產,農業方面將微生物手段用作肥料制作上,從而實現健康、綠色農作物的種植及生產,同時也能夠有效改良土壤營養結構,實現環保的綜合發展。
1 微生物肥料的概述
1.1 概念
微生物肥料,具體指一種建立在生物學科基礎上的一種肥料,經過不斷研究、使用,此肥料在農業中的使用范圍十分廣泛。土壤中包含眾多數量微生物,并以十分活躍的狀態存在著。在土壤內部,微生物同真菌、細菌共同構成生命系統,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充足養分[1]。
1.2 特點
據了解,相比傳統肥料,微生物肥料呈現的特點十分顯著。
1.2.1 安全性
即微生物肥料中存在的物質均具有安全性,不會影響土壤的酸堿性。
1.2.2 循環性
因為微生物是具有生命力的,在土壤中不斷繁殖,可以實現循環施肥、改良土壤的效果。
1.2.3 無污染性
使用微生物肥料,不會對農作物種植范圍內的生態系統造成污染和破壞,有效促進了農業生產領域的可持續性發展。
2 微生物肥料對土壤的改良作用
2.1 有利于改善土壤結構
微生物肥料在農業領域發揮的作用,主要呈現在改良土壤結構方面[2]。微生物肥料作用于土壤之中,能夠使農作物周邊的土壤內部結構更加松軟。通常情況下,土壤結構屬于團粒性質,但是由于大面積、高頻率種植農作物,再加上大量化學肥料作用下,土壤內部團粒結構很容易遭到破壞,像N、K等肥料都有可能造成土壤結構發生破壞。如果氮肥施加過量,將會導致土壤內部碳化物含量明顯降低,最終導致土壤中的營養含量供應不上農作物具體生長要求。而磷肥過量將會導致有機物發生沉淀,從而影響農作物正常營養吸收。
而微生物肥料在農作物種植中的使用,所呈現的施肥效果是傳統肥料所不能比擬的。因為此種先進肥料具有循環性,每年可以減少很大一部分的肥料資金投入,這對于維護農業人員經濟利益具有重大好處,還能夠防止傳統肥料對土壤結構造成破壞。同時,肥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與土壤中原本存在的有機物一起,共同確保土壤水含量穩定。因為微生物在土壤中是以生命運動狀態存在著,因此,能夠顯著改善土壤內部的團粒結構,確保農作物所需養分充足。在微生物的促進下,農作物根系會獲得顯著生長,根系發達也是實現農作物營養充足的重要路徑。
2.2 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
將微生物應用于農業作業中,呈現的另一顯著效果便是可以增強肥力。即微生物在生物學領域,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其在土壤中會發生代謝反應,在反應過程中,有效吸附土壤中的有害殘留物質,并將其轉化成一種新的無污染的營養物質。這樣的效果便是,在微生物的促進下,肥料所產生的肥力效果將會更加顯著。尤其是在菌類、藻類中,所呈現的肥料肥力更為顯著,利用微生物肥料施肥,能夠讓土壤中包含的營養物質更加豐富。這樣,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便能夠獲得充足營養物質,從而實現增產目的。這對于農業在未來實現深入、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 微生物肥料在農作物生產中的應用
將微生物肥料投入到農業實踐生產當中,相較于傳統肥料,在肥料功能發揮上十分顯著。
3.1 增加產量
據了解,此種全新的農業肥料,在農業生產中,所發揮的增產效果十分明顯。微生物肥料的類型有很多種,不同類型作用于農作物生產中,所呈現的施肥效果也存在較大不同。通常,肥料可以分為單一作用,和復合作用。在單一肥料中,為了實現固氮效果,通常所使用的微生物類型是能夠起到固氮作用的菌劑做肥料。而要想增加土壤中的鉀元素含量,便可以利用硅酸鹽菌劑,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符合農作物生產的肥料。而在復合菌劑中,以EM為例,該肥料所呈現的增產效果能夠達到20%左右。除了肥料類型之外,外界的環境氣候、以及土壤結構狀態,都可能會對微生物肥料的肥力效果造成一定影響。同時,雖然此種肥料所呈現的效果十分顯著,但也不能單獨進行施肥。正確的做法應該,將其與其他有機肥料相融合,根據農作物類型、土壤狀態,科學安排肥料比例并正確施肥。
3.2 改善品質
據了解,將微生物肥料具體應用于農業生產中,能夠促進農作物品質提升[3]。尤其是對于那些種植周期較短的農作物生來講,在品質提升方面所呈現的效果十分明顯。對于某些農作物來講,人們更加關注農作物品質,像一些人們經常使用的蔬菜瓜果等,不僅要確保此類作物營養含量充足,比如說蛋白質、維生素等,同時還要確保農作物農藥殘留幾率最低,這樣才能夠保證人們食用安全。比方說像西紅柿這類作物,在種植與生產時不妨使用微生物肥料加以施肥。在微生物促進下,西紅柿無論是在含糖量還是在果實大小上,均能夠有效滿足人們實用需求。同時,在梨樹、桃樹種植上,利用微生物肥料,能夠顯著提升農作物品質,并在削弱含氮量的同時,提高水果作物的營養成分。
3.3 抑制病害
病害問題一直是農業領域的重點問題,在作物生長階段,常伴隨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問題,對作物健康生長十分不利。常見的病害問題主要有,玉米作物的玉米螟、黑穗病。果蔬作物生長中,常伴隨有青枯病。這些病害的存在,對于農作物生產是極為不利的。而將微生物肥料應用于農作物生產中,將能夠使病害問題得到顯著改善。比如茄子,應用微生物肥料前后,茄子作物的病害發生幾率顯著減少。黃瓜也是一樣,應用了微生物肥料之后,黃瓜的抗病率獲得顯著增強。所以說,將微生物肥料具體應用于農作物生產中,不僅能夠改良土壤、提高農作物品質,還能夠有效防蟲治病。
4 微生物肥料的發展前景
最近幾年,我國農業領域發展十分迅速,在生活品質不斷優越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越發重視。如何才能夠實現高產、高質,一直是農業領域重點思考的問題。而微生物肥料一經推出,便受到廣泛的好評。在未來的農業發展中,微生物肥料將獲得顯著發展機遇。在此條件下,農業研究者應致力于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從而進一步貼近綠色農業發展要求。同時,在未來的微生物肥料應用領域,應當確保新型肥料與生態環境發展相一致,維護農作物土壤結構穩定、生態環境平衡,促進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進程。
5 結語
現在社會農業發展趨勢良好,尤其是在肥料的改進上獲得了顯著成效。微生物肥料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國農業未來深入發展需求,同時,也為人們的食品安全從根本上提供了保障。為了能夠有效發揮微生物肥料的價值,我國農業人員應抓緊時間致力于微生物肥料的進一步研發。
參考文獻
[1]樊軍生,賈麗霞,樊文梅.微生物肥料對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在農作物生產中的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7):47.
[2]段恩忠.微生物肥料對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在農作物生產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16,34(11):108.
[3]胡可,王琳,秦俊梅.菌肥與有機無機肥配施對石灰性土壤生化作用強度和微生物數量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5,44(10):76-80.